APP下载

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2014-11-10秦进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秦进

摘 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回顾世界各国的发展史,森林先是在人们寻求利益的洪流中遭致破坏,然后又得到努力的修复。森林是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由于其可再生性及在社会、生态、经济等各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林业必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大的位置,理应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生态环境;林业效益;可持续发展;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X2;F32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森林环境,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和正常循环的前提下,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整个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在全球化的前提下下,所有国家和人民一起努力,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等需求,对林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造成对林业生态环境等巨大破坏。截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地面积达35 600万hm?,占我国土地总面积37.18%。每年我国因水土流失而丧失耕地267万hm?,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 600万hm?,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倍多(见表1)。我国的林业资源本身就比较匮乏,而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比较低。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按目前的对森林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短短7年内被全部砍完,此后只能进口木材。此外,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他生态系统也面临退化严重,造成生态自我调节功能下降,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已对我国,国土资源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生态环境被不断破坏,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生态环境的完善管理,迫在眉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其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调理,导致近年来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人们只有通过人为的调节手段,帮助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回归到正常水平,完善生态环境的漏洞正是如今需要重视的问题,对已经恶化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失去平衡的生态环境回归,对正常自然调控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时时的跟踪保护,对已经沙漠化的林业采取先种植耐旱的草类,等到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适合林业的发展时,开始种植耐旱的树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不只能停留在对生态林业的管理,更要注重整个生态环境的协调,如林业生态环境中植物动物的种类和稳定生态环境发展所占的比例。只有不断的完善生态环境才能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 生态环境中林业效益

我国为了快速的发展,历年来不断的通过砍划树木,对其进行原料的处加工或者,直接出口到发达国家,而取得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2.1 环境效益

保护林业并不是不开发林业,也不是通过破坏环境,没有节制的开化,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应该将生态环境中林业的效益最大化,合理有效的开发。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生态效益,而这些潜在的效益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近几年,随着重工业的发展,雾霾在我国的各大发达的城市越来越频繁,而森林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处去空气中的尘埃,如果森林系统没有遭到破坏,雾霾的天气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城市中,每年都有因生活环境空气的污染导致呼吸疾病死亡,特别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林业生态环境潜在效益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如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 kg。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

2.2 生态效益

在我国林业效益中,最多的是将木材加工成生活的各种物品进行销售所产生效益。但随着城园林整形绿化的发展,林业在城市的效益更多的体现在绿化环境和观赏价值。树木不仅可以绿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2.3 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应利用天然优质的木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制作符合木材本身特点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具,减少对木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生态林业的效益,并减少对木材的砍划。

3 生态环境林业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为的就是让有限的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棵木材至少需要经过 20年成长才能成为一棵成木,如果一味的追求眼下的利益,对林业过度开采而不进行保护,将会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林业树种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危及人类生存。。而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等我生态系统,因此,对林业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对林业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在保护林业的前提下合理开发。通过以下调查数据可以进一步了解林业生态环境为什么频频遭到破坏。1992年,地球森林面积减少到350 000万hm?,此时西方的发达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大,而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没有考虑过大量的砍划林业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林业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量的砍划林业增加住宅区和为发展提供资源和资金。此时,全球的森林已经锐减到160 000万hm?,森林覆盖率为20%。短短的几十年,林业系统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忽略了对生态环境林业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自工业化初期至今,全球渔业种类减少90%;全球中1/3的两栖动物和1/5的哺乳动物和1/4的针叶树种都在濒临灭绝。如果还不对生态环境的林业进行合理化的开发,有效的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也将消逝在地球上。欧洲的发达国家初期,一味发展经济而没有考虑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对原始森林不断的破坏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如今他们正在努力的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借鉴欧洲经济发展的失败处,进行改良,在林业发展中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生态环境的林业要全面的追踪和有效的保护。

4 引导全人类对生态环境林业的重视

对生态环境林业的保护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国家所能完成的事,要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森林通过天然的光合作用,每生长1 m?的木材,就能吸收空气中1.83 t二氧化碳,释放1.62 t氧气还可以除去空气中的粉尘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生活中,很多人没有机会直接的保护森林,但是可以间接的保护森林,如减少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中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木筷子高达800亿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扩大。一次性筷子是可从新利用的,平均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资源的重新利用,减少了林业的损失。按50人的公司的用纸量计算,做出的纸张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所耗费木材166万m?,需要砍伐大约2 500万棵成年的大树。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树木的生长远远跟不上人们的消耗。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一起努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林业。以中国虽然拥有世界首位的人工林面积,但其森林覆盖率也仅为18.21%,当中还存在森林质量不高的林业和林种单一、树龄低等问题。中国长期以来的农业、经济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对森林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

5 结语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每个国家都应该重视,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的保护意识,每个国家相互督促监督,才能让全球的林业生态环境回归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潘金志,黄旺生.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哲学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13,(2).

[2]回永利.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几点建议[J].现代园艺,2013,(18).

[3]解坤梅.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4,(3).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摘 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回顾世界各国的发展史,森林先是在人们寻求利益的洪流中遭致破坏,然后又得到努力的修复。森林是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由于其可再生性及在社会、生态、经济等各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林业必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大的位置,理应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生态环境;林业效益;可持续发展;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X2;F32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森林环境,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和正常循环的前提下,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整个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在全球化的前提下下,所有国家和人民一起努力,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等需求,对林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造成对林业生态环境等巨大破坏。截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地面积达35 600万hm?,占我国土地总面积37.18%。每年我国因水土流失而丧失耕地267万hm?,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 600万hm?,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倍多(见表1)。我国的林业资源本身就比较匮乏,而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比较低。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按目前的对森林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短短7年内被全部砍完,此后只能进口木材。此外,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他生态系统也面临退化严重,造成生态自我调节功能下降,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已对我国,国土资源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生态环境被不断破坏,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生态环境的完善管理,迫在眉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其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调理,导致近年来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人们只有通过人为的调节手段,帮助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回归到正常水平,完善生态环境的漏洞正是如今需要重视的问题,对已经恶化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失去平衡的生态环境回归,对正常自然调控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时时的跟踪保护,对已经沙漠化的林业采取先种植耐旱的草类,等到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适合林业的发展时,开始种植耐旱的树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不只能停留在对生态林业的管理,更要注重整个生态环境的协调,如林业生态环境中植物动物的种类和稳定生态环境发展所占的比例。只有不断的完善生态环境才能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 生态环境中林业效益

我国为了快速的发展,历年来不断的通过砍划树木,对其进行原料的处加工或者,直接出口到发达国家,而取得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2.1 环境效益

保护林业并不是不开发林业,也不是通过破坏环境,没有节制的开化,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应该将生态环境中林业的效益最大化,合理有效的开发。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生态效益,而这些潜在的效益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近几年,随着重工业的发展,雾霾在我国的各大发达的城市越来越频繁,而森林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处去空气中的尘埃,如果森林系统没有遭到破坏,雾霾的天气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城市中,每年都有因生活环境空气的污染导致呼吸疾病死亡,特别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林业生态环境潜在效益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如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 kg。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

2.2 生态效益

在我国林业效益中,最多的是将木材加工成生活的各种物品进行销售所产生效益。但随着城园林整形绿化的发展,林业在城市的效益更多的体现在绿化环境和观赏价值。树木不仅可以绿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2.3 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应利用天然优质的木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制作符合木材本身特点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具,减少对木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生态林业的效益,并减少对木材的砍划。

3 生态环境林业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为的就是让有限的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棵木材至少需要经过 20年成长才能成为一棵成木,如果一味的追求眼下的利益,对林业过度开采而不进行保护,将会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林业树种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危及人类生存。。而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等我生态系统,因此,对林业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对林业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在保护林业的前提下合理开发。通过以下调查数据可以进一步了解林业生态环境为什么频频遭到破坏。1992年,地球森林面积减少到350 000万hm?,此时西方的发达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大,而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没有考虑过大量的砍划林业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林业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量的砍划林业增加住宅区和为发展提供资源和资金。此时,全球的森林已经锐减到160 000万hm?,森林覆盖率为20%。短短的几十年,林业系统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忽略了对生态环境林业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自工业化初期至今,全球渔业种类减少90%;全球中1/3的两栖动物和1/5的哺乳动物和1/4的针叶树种都在濒临灭绝。如果还不对生态环境的林业进行合理化的开发,有效的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也将消逝在地球上。欧洲的发达国家初期,一味发展经济而没有考虑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对原始森林不断的破坏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如今他们正在努力的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借鉴欧洲经济发展的失败处,进行改良,在林业发展中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生态环境的林业要全面的追踪和有效的保护。

4 引导全人类对生态环境林业的重视

对生态环境林业的保护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国家所能完成的事,要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森林通过天然的光合作用,每生长1 m?的木材,就能吸收空气中1.83 t二氧化碳,释放1.62 t氧气还可以除去空气中的粉尘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生活中,很多人没有机会直接的保护森林,但是可以间接的保护森林,如减少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中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木筷子高达800亿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扩大。一次性筷子是可从新利用的,平均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资源的重新利用,减少了林业的损失。按50人的公司的用纸量计算,做出的纸张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所耗费木材166万m?,需要砍伐大约2 500万棵成年的大树。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树木的生长远远跟不上人们的消耗。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一起努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林业。以中国虽然拥有世界首位的人工林面积,但其森林覆盖率也仅为18.21%,当中还存在森林质量不高的林业和林种单一、树龄低等问题。中国长期以来的农业、经济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对森林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

5 结语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每个国家都应该重视,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的保护意识,每个国家相互督促监督,才能让全球的林业生态环境回归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潘金志,黄旺生.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哲学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13,(2).

[2]回永利.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几点建议[J].现代园艺,2013,(18).

[3]解坤梅.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4,(3).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摘 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回顾世界各国的发展史,森林先是在人们寻求利益的洪流中遭致破坏,然后又得到努力的修复。森林是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由于其可再生性及在社会、生态、经济等各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林业必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大的位置,理应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生态环境;林业效益;可持续发展;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X2;F32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森林环境,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和正常循环的前提下,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整个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在全球化的前提下下,所有国家和人民一起努力,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等需求,对林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造成对林业生态环境等巨大破坏。截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地面积达35 600万hm?,占我国土地总面积37.18%。每年我国因水土流失而丧失耕地267万hm?,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 600万hm?,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倍多(见表1)。我国的林业资源本身就比较匮乏,而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比较低。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按目前的对森林的砍伐速度,我国可采林将在短短7年内被全部砍完,此后只能进口木材。此外,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他生态系统也面临退化严重,造成生态自我调节功能下降,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已对我国,国土资源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生态环境被不断破坏,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生态环境的完善管理,迫在眉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其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调理,导致近年来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人们只有通过人为的调节手段,帮助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回归到正常水平,完善生态环境的漏洞正是如今需要重视的问题,对已经恶化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失去平衡的生态环境回归,对正常自然调控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时时的跟踪保护,对已经沙漠化的林业采取先种植耐旱的草类,等到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适合林业的发展时,开始种植耐旱的树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不只能停留在对生态林业的管理,更要注重整个生态环境的协调,如林业生态环境中植物动物的种类和稳定生态环境发展所占的比例。只有不断的完善生态环境才能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 生态环境中林业效益

我国为了快速的发展,历年来不断的通过砍划树木,对其进行原料的处加工或者,直接出口到发达国家,而取得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2.1 环境效益

保护林业并不是不开发林业,也不是通过破坏环境,没有节制的开化,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应该将生态环境中林业的效益最大化,合理有效的开发。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生态效益,而这些潜在的效益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近几年,随着重工业的发展,雾霾在我国的各大发达的城市越来越频繁,而森林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处去空气中的尘埃,如果森林系统没有遭到破坏,雾霾的天气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城市中,每年都有因生活环境空气的污染导致呼吸疾病死亡,特别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林业生态环境潜在效益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如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 kg。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

2.2 生态效益

在我国林业效益中,最多的是将木材加工成生活的各种物品进行销售所产生效益。但随着城园林整形绿化的发展,林业在城市的效益更多的体现在绿化环境和观赏价值。树木不仅可以绿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2.3 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应利用天然优质的木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制作符合木材本身特点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具,减少对木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生态林业的效益,并减少对木材的砍划。

3 生态环境林业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为的就是让有限的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棵木材至少需要经过 20年成长才能成为一棵成木,如果一味的追求眼下的利益,对林业过度开采而不进行保护,将会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林业树种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危及人类生存。。而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等我生态系统,因此,对林业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对林业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在保护林业的前提下合理开发。通过以下调查数据可以进一步了解林业生态环境为什么频频遭到破坏。1992年,地球森林面积减少到350 000万hm?,此时西方的发达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大,而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没有考虑过大量的砍划林业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林业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量的砍划林业增加住宅区和为发展提供资源和资金。此时,全球的森林已经锐减到160 000万hm?,森林覆盖率为20%。短短的几十年,林业系统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忽略了对生态环境林业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自工业化初期至今,全球渔业种类减少90%;全球中1/3的两栖动物和1/5的哺乳动物和1/4的针叶树种都在濒临灭绝。如果还不对生态环境的林业进行合理化的开发,有效的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也将消逝在地球上。欧洲的发达国家初期,一味发展经济而没有考虑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对原始森林不断的破坏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如今他们正在努力的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借鉴欧洲经济发展的失败处,进行改良,在林业发展中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生态环境的林业要全面的追踪和有效的保护。

4 引导全人类对生态环境林业的重视

对生态环境林业的保护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国家所能完成的事,要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森林通过天然的光合作用,每生长1 m?的木材,就能吸收空气中1.83 t二氧化碳,释放1.62 t氧气还可以除去空气中的粉尘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生活中,很多人没有机会直接的保护森林,但是可以间接的保护森林,如减少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中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木筷子高达800亿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扩大。一次性筷子是可从新利用的,平均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资源的重新利用,减少了林业的损失。按50人的公司的用纸量计算,做出的纸张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所耗费木材166万m?,需要砍伐大约2 500万棵成年的大树。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树木的生长远远跟不上人们的消耗。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一起努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林业。以中国虽然拥有世界首位的人工林面积,但其森林覆盖率也仅为18.21%,当中还存在森林质量不高的林业和林种单一、树龄低等问题。中国长期以来的农业、经济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对森林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

5 结语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每个国家都应该重视,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的保护意识,每个国家相互督促监督,才能让全球的林业生态环境回归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潘金志,黄旺生.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哲学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13,(2).

[2]回永利.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几点建议[J].现代园艺,2013,(18).

[3]解坤梅.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4,(3).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