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江:一个县看四种民族风情

2014-11-06越声

小演奏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双江佤族傣族

越声

元月,上海冬寒料峭,大雪纷飞,而云南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的双江,得益于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却是零上二十度春意盎然,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双江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四个民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和布朗族)共同自治的自治县,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交融、平等和谐、共同发展,创造了令人神往的多元民族文化,被誉为“和谐多元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拉祜族

拉祜族是云南西南部跨境而居的山地民族,有“猎虎人”和“河头人”的释意。忠厚善良的拉祜族人是古代西北青藏高原氐羌族的后裔,于元代南迁至澜沧江流域的亚热带地区定居。

拉祜族的舞蹈“嘎克(打歌)”历史悠久,名目繁多,风格独特,舞姿古朴、豪放、潇洒,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大路歌》《追山歌》《簸米歌》等应有尽有,层出不穷。拉祜族传统节日和婚丧活动中都要打歌,而且要连续打几个昼夜。打歌时,有人以葫芦笙伴奏伴唱助兴,男女老少围成圆圈,由打歌师傅领舞。

拉祜族多数生活在高山上,其山寨多建于林木繁茂的山头或山腰,周围种刺藤或用竹桩、竹篱笆作围栏。房屋建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落地茅屋,另一类是桩上竹楼,不论哪种形式的房屋都设有火塘,白天是生活活动的中心,晚上围火塘分床而宿。

拉祜族的服饰比较独特,男子裹黑色包头,穿无领右开大襟衣和宽大的长裤。妇女因支系不同而异,双江拉祜族妇女一般缠黑色土包头,穿无领对襟短

衫,胸前袖口饰以彩色布条和几何图形的拼花布块,下着长筒裙,衣领及开襟处还嵌有银泡,内穿花格筒裙。

佤族

佤族自称“巴饶克”,鸡枞陀螺为双江佤族所独有,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是双江沙河东等村佤族最早祭祀活动的用品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形成了今天全国独一无二、富有难度技巧的民间体育奇葩。鸡枞陀螺除具有其他陀螺所具有的功能外,其独具特色的造型及高难度抛接技巧表演是其他陀螺无法比拟的。鸡枞陀螺平地旋转时犹如盛开的鸡枞花朵,抛起时似火箭腾空,坠落时又如勇士空降。

布朗族

布朗族自古就生活在云南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是一个总人口不到十万人的全国特有民族。刚刚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蜂桶鼓舞,就是布朗族独具个性色彩的典型代表。

我和上音实验中学的师生们赶去偏远的小山村邦丙乡大南直村,这里因出产蜂桶鼓和蜂桶鼓舞而远近闻名。蜂桶鼓和蜂桶鼓舞是双江布朗人的独门绝活,蜂桶鼓因它的形状像民间养蜂的蜂桶而得名,它的由来还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蜂桶鼓舞是布朗族的群众性舞蹈,分为三步和五步两种,节奏明快热烈,几种打击乐器相配合,高中低音融为一体,独具情趣,动作大方、潇洒、活泼,舞姿轻盈、柔和、细腻。

布朗族的先民是古代的“濮”人,迁徙发展到今天,我在采风中发现布朗族仍然保留着纺织、染布、竹编等古老工艺。数百年来,他们自己种棉花,用自制的机器轧棉花,用棉线织衣服、织挎包、织线毯。布朗族自称是“阿娃”,因此织成的线毯被称为“阿娃毯”、“牛肚被”。

傣族

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双江勐勐建有佛寺“白象寺”,是傣族传经诵文的重要场所。

傣族的舞蹈主要有象脚舞,为男性集体舞蹈,由若干个身背象脚鼓的舞者围成圈,手击脚跳,乐器以铓、镲配合,节奏明快。每年的“泼水节”,傣族群众都要举行隆重的赛鼓活动。

千百年后的今天,傣族同胞仍保留着先民们竹编、制陶、纺织、刺绣、绘画等传统工艺,每一件精致的作品都令人赞叹不已。

旅游景点

神农祠: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南勐河上游,勐库大雪山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山脚的古茶谷中心地带,祠内塑有一尊采用雪花白石雕制而成的炎帝神农塑像,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两河交汇,环境优美,是游客休闲度假、朝拜茶祖神农的圣地。

大浪坝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景区内森林环境清幽,水文景观秀丽,形态各异的五个人工湖掩映于群山峻岭之中,是避暑度假、科研考察的理想胜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江佤族傣族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Splash Water for Happiness 泼水迎新年
为句承诺,守边1720年的少数名族
别样的风情
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
李双江歌唱艺术50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李双江:“想不年轻都难”
李双江 将军歌唱家背后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