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兴趣”就会成功

2014-10-28今晚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室兴趣汽车

今晚

教育话题 正如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找不出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而兴趣是成功的一大法宝,爱护并坚持自己的兴趣,是走向成功的阶梯。这一客观存在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打破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 你发现自己的兴趣了吗?

有这样一个孩子,她平时从来不去上生物课,但她的生物课成绩却是班里最好的,高考时生物成绩是全北京市最高的。班里的同学有什么难题都要先去问她,是大家公认的小“生物老师”,甚至许多题目老师都解不出来,她却能做出来。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考的分数不是最高的,但是他热爱阅读,阅读面广泛,可以说他的阅读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同龄人甚至很多成年人。最近他正在读的一本书是《剑桥中国史》。他的口才也极好,是北京中学生辩论赛冠军队的主力成员。不仅爱读书,爱辩论,他还爱思考,他曾经在一封写给校长的信里这样说道:“教育的力量有时候又很有限,不应该夸大教育的力量,还是应该去掉功利心,本真地去做教育,踏实地做教育,还原教育最初的面目。”

还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热爱机械制造。他对飞行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完成六轴飞行器之后,他又萌生了制作八轴飞行器的想法,可是苦于工程浩大,一个人无法完成,于是他制作了一张“工友征集令”的大海报贴在校园告示栏中,吸引了一大批同样爱好机械制作的同学加入。这些加入的同伴中,有机械制造、机器工程的小专家,也有擅长绘画、图纸设计的。一张“工友征集令”吸引的不仅仅是对制造飞行器感兴趣的同龄人,更是对科学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在学校中最能加以利用的冲动可分为四类:交往、探究、建造和艺术表现,一般将其称之为“兴趣”。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充分了解孩子的本性,就会知道他们与生俱来的冲动就是发展个性最原始的自然资源。而教育的作用,就是把这些天生的冲动或兴趣变成智力活动。教育的责任,就是帮助学习者找到能够满足他们那被刺激起来的好奇心的途径。

● 你听说过“汽车教室”吗?

传统的教育观念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教育观念是以教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这种理念决定了在传统的教室里,同样大小的书桌,一行行一列列拥挤地排在一起,只是为学生吸收书本上的内容和听教师讲课而设的。现代教学追求的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以讲授引导思考,以教导激发兴趣,并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教室的布置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态度。真正受学生欢迎、能够使学生爱上学习的教室,首先应该是一个可以让孩子们工作的地方。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作坊,一个实验场,备有孩子们用以构思、创造和积极探究的各种物品和工具。

你听说过“汽车教室”吗?这个教室是因一个疯狂热爱汽车的男孩设立的。他对汽车不仅是热爱而已,还凭着这股热爱劲儿对汽车知识拼命钻研,对汽车内部构造也十分精通,甚至学校里很多老师或学生家长买车之前都要特意找他咨询。他一直惦记着想在学校弄一个“汽车教室”,没想到的是,学校竟在适当的情况下出资帮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汽车教室建成之后,成了包括他在内的许多热爱汽车机械制造的孩子们的天堂,每天都会有许多热爱汽车的孩子在这里讨论交流,自己动手制作研究汽车的某些零部件。高考结束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所有人都以为他一定会选择就读汽车机械制造系,清华大学汽车制造系甚至主动打电话给他,希望他能加入,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选择就读清华大学材料工程系,跑去研究新材料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想知道“未来的汽车是怎样的”,所以他要去“研究制造未来汽车的新材料”。

教育的价值在于尊重每一个孩子,视之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为让他们为自己而去感受、思考、行动提供机会。

● 学校是自我设计的舞台

北京十一学校有一门特色课程叫做“职业考察课程”,其中一项就是从学生们每学期课表的选择与变化中分析研究他们爱好与兴趣的转变。在津召开的第九届英才教育年会上,北京十一学校的李校长介绍了刘雨童同学,是如何在学校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独立思考,试图做出真正适合自已发展的选择。

这个女孩有点内向,拘谨,但是很好学。她每个学期的课程表都排得满满的,很多不是她这个年纪应该修读的课程她也修读了,并且学得还很认真。

“这个孩子上学期选修的课程主要是数理化方向的,这学期选修了‘影视编导与艺术。我不敢说她的兴趣在从成为科学家变成艺术家,我也不知道她的理想是什么,我甚至也没有去过问或者干涉她选择这些课程的缘由。因为我明白,她一直没有停止对未来的规划与思考,即使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但她正一步步在选择的迷茫中走向成熟,走向坚定,这无疑在一步步向着杰出与卓越靠近。”对于刘雨童的成长,李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杰出人物是那些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懂得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迈向成功非常关键的一步。学生应学会为自己思考,作出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选择。而学校要做的,便是如何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对此,天津耀华中学任奕奕校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耀华中学创办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尤其是学校开设的一门为期两年的“科学与技术”课程,在这个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层次的师生交流互动,彼此建立起高度的教育信任与群体凝聚力。“教室中流动的氛围更多的是‘平等、‘自由、‘创新、‘质疑……这些大胆的学术创新精神往往扩展了教室的空间,赋予教学空间更为广阔的视野。”这门课的效果颇丰,第一期学生中申请到了31项国家发明专利,第二期学生中已有58名同学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当然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光有“特长”而没有“基础”,好比大厦建筑在沙滩上一样是不牢固的。因此,中小学生在发展自己个性特长的同时,决不能以放弃自己的学业为代价,而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猜你喜欢

教室兴趣汽车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汽车的“出卖”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