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卒中后抑郁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4-10-24刘卫斌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33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5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体积病灶

刘卫斌,谢 艳(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33000)

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以情绪障碍、思维迟缓及活动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1-2]。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与脑卒中损伤情感相关部位有关,导致大脑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摄取、降解异常,最终引起抑郁相关症状[3-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可降低谷氨酸兴奋对神经元的不良反应,营养支持5-羟色胺神经元及多巴胺神经元,增强突触的动力,影响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是脑卒中后神经元再生的关键分子,但目前BDNF与脑卒中后抑郁病情及预后间的关联少见报道[5-6]。本研究检测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水平,探讨BDNF在卒中后抑郁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室诊治的50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5~80岁,平均(64.7±10.1)岁。入选标准:(1)首次发作,既往无任何专科治疗;(2)临床表现、体格检查、颅脑CT或MRI确诊,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7];(3)抑郁障碍的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中抑郁症诊断标准;(4)排除脑卒中前有精神障碍病史、病情严重、意识障碍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以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5~80岁,平均(63.1±11.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及方法 (1)血清BDNF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在空腹8h后取静脉血10mL,室温下3 000r/min,离心5min后取血清检测BDN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2)抑郁状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由两名评定者分别独立评分,取平均值,HAMD-17总分超过24分为重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8~16分为轻度抑郁,小于8分为无抑郁;(3)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分值为0~45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4)卒中病灶体积评估:采用螺旋CT行断层扫描,将数据导入后采用三维重建方式重建病灶,计算病灶体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Student-Newman-Keul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BDNF水平比较 观察组卒后抑郁患者BDNF为(10.7±3.2)ng/mL,对照组BDNF为(18.4±5.9)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BDNF在不同临床资料的表达差异 观察组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在性别、年龄、卒中病因、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和卒中部位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在不同临床资料中的差异(±s)

表1 观察组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在不同临床资料中的差异(±s)

临床资料 n BDNF(ng/mL) F或t P性别 男23 10.6±3.4 0.198 0.844女27 10.8±3.7年龄 ≥60岁 30 10.6±3.1 0.210 0.835<60岁 20 10.8±3.6卒中病因 脑出血 8 10.8±3.2 0.150 0.881脑梗死 42 10.6±3.5病灶部位 左半球 19 10.7±3.1 0.000 1.000右半球 31 10.7±3.5病灶分布 皮层 15 10.5±3.1 0.281 0.780皮层下层 35 10.8±3.6卒中部位 前部 20 10.6±3.3 0.202 0.840后部30 10.8±3.5

续表1 观察组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在不同临床资料中的差异±s)

续表1 观察组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在不同临床资料中的差异±s)

临床资料 n BDNF(ng/mL) F或18 9.3±2.1 2.485 0.017<30cm3 32 11.5±3.4抑郁评分 重度 10 7.4±2.6 9.925 <0.05中度 25 10.6±3.1轻度 15 13.1±3.5 NIHSS评分 ≥8 15 8.6±2.7 2.766 0.008<t P病灶体积 ≥30cm3 8 35 11.6±3.8

2.3 BDN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相关性 将BDN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DN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卒中后抑郁患者病灶体积越大、抑郁评分越高、NIHSS评分越高,血清BDNF值越低,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BDN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脑卒中后脑组织损伤可引起相关神经递质传递及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器质性情感障碍,其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水平下降是目前公认的神经生物学基础[8-9]。脑卒中等外界刺激导致抑制性去甲肾上腺素及兴奋性5-羟色胺调节紊乱,下丘脑过度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使中枢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水平下降,导致抑郁发生、发展及加重,同时脑卒中可导致情绪反应相关的神经递质合成、传递及代谢异常[10-11]。目前发现BDNF与PS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抗抑郁治疗的药物可通过增加BDNF的表达而发挥抗PSD治疗作用,同时BDNF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12-13]。本研究中,PSD患者血清BDNF明显低于健康人,与前述研究一致,证实BDNF与PSD的发病机制存在关联。

脑卒中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和生存质量的决定因素,PSD发生率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紧密相关。Robinson等[14]回顾分析PSD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SD的发生率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正相关。许洁等[15]分析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SD患者生存质量与神经功能缺损呈负相关。PS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越高,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状越明显,随着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抑郁症状也随之好转。本研究中,BDNF在性别、年龄、卒中病因、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和卒中部位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BDN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基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可评估PSD患者病情及预后这一事实,本研究表明BDNF可用于评估PSD的病情及预后,但本研究尚无BDNF和PSD病情及预后相关的证据,仅仅间接通过PSD病情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表明BDNF和PSD病情及预后的关联,该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在PSD的病情及预后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众多,主要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有关。李伟安等[16]研究急性缺血性PSD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等多个指标均是相关因素。周瑾等[17]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患者分别进行抑郁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同时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制订问卷进行调查,发现PSD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病程、负性生活事件及脑损害是否为部位优势半球有关,认为PSD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梅嵘等[18]对脑卒中患者进行CT或MRI定位、定性诊断,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障碍评定,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发现脑出血组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患者,脑卒中发生在小脑、脑干、额叶的抑郁发生率明显增加,抑郁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患者,表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卒中性质、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PSD相关。

目前在BDNF与脑卒中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集中在BDNF与脑卒中发病机制中。BDNF通过细胞内传导通路来发挥作用,神经递质、某些生长因子、抗抑郁药物等许多信号分子通过作用于cAMP活化的激酶或直接激活酪氨酸激酶,导致反式作用因子(最重要的是CREB)中特定的丝氨酸和(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磷酸化的CREB(pCREB)形成二聚体,然后与DNA上的cAMP应答元件(CRE)结合,从而调控下游靶基因BDNF、Bcl-2的转录,BDNF再通过激活特定的受体TrkB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因此目前公认BDNF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TrKB、CREB、G蛋白在BDNF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9]。进一步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的发生率存在关联。李云[20]调查脑卒中患者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水平与PSD发生的相关性,发现PSD患者血清BDNF水平较非抑郁患者明显降低,相关分析发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表达变化与PSD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认为PSD程度与脑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PSD患者BDNF明显降低,其水平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在PSD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故在临床上可通过监测血清BDNF的变化为PSD的治疗疗效评估提供客观证据。

[1] 陈爱敏,刘振华,赵连旭.5-羟色胺1A受体、G蛋白β3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8):544-549.

[2] 薛艺东,师宁,高晓嵘.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卒中后抑郁的疗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7):720-722.

[3] 吴义高,储照虎.卒中后抑郁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2):119-122.

[4] 段佩鑫,吴松鹰.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04-106.

[5] 张影.健脑安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BDNF、多巴胺D3及β受体mRNA水平表达影响的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

[6] 李云,彭春,郭旭,等.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丘脑组织中BNDF、Trk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2):7-9.

[7] 王兵,姜玉章,沈冲,等.血脂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92.

[8] 陈凤芝,阎琪,赵玉芝.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145-2147.

[9]李云,郭旭,李永刚.脑卒中后抑郁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表达的变化[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6-8.

[10]陈孝东,曹勇军.抗抑郁药物改善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8):767-768.

[11]薛忠元,宋洋.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P物质、神经肽Y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48-2149.

[12]李云.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BDNF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4):24-25.

[13]张立新,贾桦,李薇薇,等.BDNF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后不同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3):325-328.

[14]Robinson RG,Spalletta G.Poststroke depression:a review[J].Can J Psychiatry,2010,55(6):341-349.

[15]许洁,吴毅,刘文斌,等.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1167-1169.

[16]李伟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24):62-64.

[17]周瑾,韩毅,王冰,等.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1,32(4):65-66.

[18]梅嵘,郭瑾,李求兵.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2):61-63.

[19]王建平,刘晓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通路相关蛋白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86-288.

[20]李云.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0):6-8.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体积病灶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