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政治新课标全国卷Ⅰ“文化生活”专题研究及2015年的复习建议

2014-10-21张新桂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选择题基础知识

张新桂

做任何事情,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对于教育教学也应是如此。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但教学也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教师,特别是高三教师对以往高考试卷试题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高考规律和变化趋势,在复习中能有的放矢,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因此结合自身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我对2010—2014年近5年的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新课标全国卷Ⅰ做了深入研究,对其规律、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把握。希望对高三政治的“文化生活”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近五年“文化生活”考題分布和分值对比

二、近五年“文化生活”考试规律、题型特点分析

1.“文化生活”试题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近年来保持了稳中有变的趋势

(1)分值保持了相对稳定。5年新课标卷的分值基本维持在14分,只有2012年从哲学里转移了2分过来,整体上没有大的变动。

(2)在题型上,基本是一个选择题,配一个问答题。只有2011年没有选择题而是两小问问答题,但这只是个例,没有改变题型整体的稳定性。且选择题都是以四二组合呈现。问答题题型丰富,有原因型、措施型、意义型、评析型。

(3)在难度上,基本保持稳定。近5年的“文化生活”试题基本维持在0.7左右的难度。整体来说选择题偏易,问答题难度适中。

(4)2014年彰显了创新意识。选择题“文化生活”与哲学出现“一拖二”即一个素材下面设置两个选择题(第18,19题),与第39题遥相呼应,从中可看出命题者的匠心独具。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无论是教材,还是国家给出的课标标准、考试大纲等,都对教材的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这是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重点把握和突出的,也是高考命题者高频考查的考点。从近5年的文化考题看,基本突出了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如2010年的文化与经济和综合国力、思想道德建设内容,2011年对传统文化的考查,2012年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特点,2013年对文化的传播发展、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考查,2014年对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的考查。不难看出,历年考题主要围绕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播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进行考查。

3.试题凸显政治学科的个性特点,即时代性、现实性和导向性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政治学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是要有时代感和导向性。通过试题和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更要对学生有一个思想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通过问题考查知识,引导学生跳出书本,关注更为广阔和鲜活的社会生活。5年文化高考题也同样突出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考查,力图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当代的人”,而不是一个“历史的人”。如2010年考查基层道德模范的评选和面对2008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下的文化建设问题,2011年对妈祖文化热的考查,2012年面对社会中出现的中医药存废讨论而考查中医药的传播发展问题,2013年面对群众对教育中的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以及当下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考查,2014年对中法文化交流、教育理念方法创新的考查。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帮助学生和社会澄清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4.创设问题,注重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学习不再完全是“静水无声”的学习,而是在探究、讨论和体验中学习,5年文化考题也体现出这一点。“选身边事,讲身边人”,使学生做高考题目就如参加一次探讨活动一样,如2010年第39(2)小题:“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经济唱戏体现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成这种观点吗?”2013年第39(1)小题:“你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2014年第39(1)小题: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第39(3)小题: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就明显充满探究性、体验性,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政治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2015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与备考建议

通过以上对近5年新课标全国卷政治“文化生活”试题的分析,2015年的“文化生活”考查在试卷中仍会保持相对稳定性,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对2015年高考备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书为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2015年高考政治文化模块命题难度不会太大,仍会立足于考查基础知识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起“高考无重点,考到了就是重点”的理念。对基础知识要进行地毯式扫雷,不留遗漏和遗憾到高考。既对正文深入挖掘,又要对引文进行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教材,指导学生学会按考点进行知识整理,形成一个个小的知识库。要善于抓主干知识,如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创新发展特别是科技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

在复习中,教师要研究、挖掘科技对文化的作用,有意识地收集相关材料,设置一些科技、创新对文化方面的作用的内容。

同时,注意教材的修改。2013年根据党的十八大的有关内容,“文化生活”内容有较大的修改,要注意修改部分的补充,注意新提法。特别是第四单元的第八、九课,变化很大,对新的内容要重点梳理,对新提法要吃透,但也不要追求难,搞清书本基础知识即可。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

高考作为选拔考试,绝不会停留在对知识的考查上,更多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能辩证的看待一些观点,并用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说明的能力。这一考查目标在“文化生活”的复习中尤其要贯彻落实到位。特别是在文化的感受、对待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情感上,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态度、观点、看法,辩证思考各种文化现象。

3.重视学习备考方式、方法的转变,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文化生活”要记的知识较多,但与其他三个模块最大的不同是它更注重学生对文化的正确态度的培养,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正确认识和辩证批判精神。而这一点只依赖教师是实现不了的。必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体验、感受和领悟,内化成自己对文化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在高考中解决命题者所设置的各种现实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改变原有备考模式,鼓励学生设疑,要求学生参与讨论、主动体验。

平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探究、辨析或论证型题,加强对学生训练,提高学生探究和论证问题的逻辑思维与能力。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选择题基础知识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存问题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