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的差异性与互动性

2014-10-21许多天

法制与社会 2014年35期
关键词:差异性互动性族群

摘 要 目前很多关于族群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象描述阶段,本文通过对族群概念的梳理和相关概念的比较,强调族群本质的群体性特征,即差异性与互动性,力图使族群问题在一般社会和历史研究中的位置清晰化,突出其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分析族群问题在历史文献中的表现,希望能有助于当前我国的族群问题研究。

关键词 族群 差异性 互动性

作者简介:许多天,中山大学法学硕士,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社会群体心理,文化与心理认知。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0592(2014)12-171-02

一、关于族群概念的辨析

族群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的一个重大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政府行政者由于要维持社会的良好运转,也越来越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族群这个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并且沿用至今,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何为族群?这个概念在学界一直有着多样的看法。《麦克米兰人类学词典》中的族群是指一群人或是自成一部分 ,或是从其他群体分离而成,他们与其他共存的 、或交往的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区分的特征可以是语言的、种族的和文化的,其中族群这一概念包含着这些群体交互关系和认同的社会过程 。而我国学者吴泽霖先生主编的《人类学词典》对族群是这样描述的,一个由民族和种族自己集聚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这种结合的界限在其成员中是无意识的承认,而外界则认为它们是同一体 。也可能是由于语言 、种族或文化的特殊而被原来一向有交往或共处的人群所排挤而集居 。由此可以知道,族群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在这里我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后面这两位学者给族群下的定义。最初在给族群这个概念下定义的是德国的社会学学者马克思·韦伯,他给这个概念进行了描述型定义“族群就是由于身体类型,或习惯,或二者皆有的相似性;或是由于对殖民和移民的记忆,而主观地坚信,他们的裔脉相同(common descent)却又有别于亲属的群体。这种坚信对于群体构成之发展至为重要,无论它是否在客观上存在血缘关系。准确而言,由于一个推定的认同的存在,族群成员资格(ethnic membership)。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韦伯对于主观认同性和共同的历史记忆的重视,这对之后的很多定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在韦伯定义影响下的巴斯,也对族群做出一个定义:“他认为族群是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类人群:(1)生物上具有极强自我延续性;(2)共享基本的文化价值,具有文化形式上的统一;(3)形成了交流和互动的领域;(4)具有自我认同和被他人认可的成员资格)这样,每个群体内部的声音就得以发出来,并且被加以尊重。”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巴斯不仅是强调了该群体的主观认同,而且特别突出了族群概念的“社会边界”,即“我”与“他”的差异性。从群体的排他性和归属性来界定族群是这个概念的巧妙之处,他认为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其“边界”,而非语言 、文化 、血缘等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说,在生态性的资源竞争中,一个人群共同体通过强调特定的社会文化特征来限定我群的特殊性以排斥他人。在接下来的分析和描述中,我们对于族群概念的认识基本与这个定义相同。

族群与民族,种族等概念既有联系,但是也有区别。三个词的缘起不同,民族一词是在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并使用起来的,而种族一词历史脉络较为悠久,不过也是在近代地理大发现之后和进化论的传播影响下兴起使用的。而族群概念与二战后的全球化进程加速,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碰撞交流紧密相关。这三个词的概念特点各有侧重,种族侧重于人群共同体在自然体质特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民族则侧重于人群共同体之间政治权力和资源占有的关系,族群概念则更加偏向于文化符号的认同特征,这三个词在近代先后传入到中国,近年来,领域内的相关学者在就概念的含义及翻译的语义背景发生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以纳日碧力戈,马戎,郝时远,范可等先生为代表。 当然,尽管大家都在讨论着这个概念的定义与适用范围,但是很多情况下都似乎是在各自的语境下进行着语言的游戏,最终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情况正如哈罗德先生所评价的那样“在各类的字典和百科全书,以及与这类主题相关的学术文献中,像部落(tribe)氏族(clan)国家(nation)民族(nationality)种族(race) 族群(ethnic group) 族群性(ethnicty)这样的概念,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就从来没有被人们清晰的掌握。每个使用者的所下的定义都是各适其意,每个研究者都在这些概念上各取所需。相关的研究文献不少,但是涉及实质的不多。”

二、族群的群体性特征——差异与互动

从以上的概念脉络梳理中,我们可以知道,族群概念的提出是比较晚近的事情。但是族群概念所指向的实质,我们是清楚的,那就是不同的人群体质或是文化共同体之间,相互认知与互动的关系,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理解这一概念和问题的关键所在,这里包含有两层含义:

1.差异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群共同体,是以相互之间的承认其差异性存在为前提的,差异性是族群问题的基础,它既是内部族群认同产生的前条件,又是外部族际边界区分的重要标志,如果只有一个人群共同体,或是两个一样的人群共同体,其内部并无明显的差异性,那么就无所谓我们所称之的族群问题了。例如我国新疆地区的维族群体,他们与回民群体和汉民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化,语言和信仰上,也体现在其体质和外貌上。

2.互动性。在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群共同体之间必须存在着接触交流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的动力来自于对有限的资源和是利益的争夺和占有或是传统中历史的记忆,例如在中东地区,历史上和现实中关于耶路撒冷的冲突,这种互动关系同时表现在族群内部认同和族际外部边界上,其形式可以是激烈的冲突斗争,如果两个族群之间都不存在着接触的可能性,那么也不会有族群问题的产生,在云南的苦聪人就不会和广东的潮汕人之间发生族群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族群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群共同体相互之间的认知与互动。

三、历史文献中的“群体性”表述

在分析了族群问题的实质之后,我们还需要认识族群问题的特点。虽然族群是较为晚近才出现的概念,但是,族群问题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现象,换言之,族群问题具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和现实的普遍性。而且对当下的中国社会研究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古代的文史资料中,就有很多关于统治者处理华夏中心与边缘族群问题,以及民间不同族群相互交流的记载和案例,可以供我们后人参考借鉴。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易》,其中有所记载:“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这里,“方”可用作“方术术士”的解释,也可用作泛指一般的人,这句话表明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人们对事物和人便有了分类的认识,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或人會聚居在一起,这样的观点在之后的文献中多次出现,并且有实例论证之。在《战国策》中就曾记载着这么一段话:“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来临,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淳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于举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睾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

这段话中,齐王希望能招纳贤明的能人为自己所用,于是就向大臣淳于髡征求意见,大臣淳于髡一次便引见了七位德才兼备的能人给齐王,齐王便觉得,太快了,不可思议,大臣淳于髡便用实例向齐王解释了有共同属性的人才会汇聚在一起的道理。古人所认为的相似的人汇聚一堂,其实是有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仰成为了他们内部认同的核心价值,这也就是士人集团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北宋时的文人欧阳修在其《朋党论》中也有类似的分析。

他言道:“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这里的意思就是人类自然而然就会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念而分成不同的群体,价值观念相近的人会聚集在一起,不同的群体之间会有利益的争夺等互动,接着作者就引用大量的历史案例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实,希望君王分清不同人群群体的属性,选择其中有利于国家政权的人群加以利用。这里已经提到相似的人会聚集成群,形成群体,那么与此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存在的。在《左传》中便有记载:“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在这里,我们就可看见,差异性对于族群问题的重要性,假如对待族群间的差异性不加重视或处理不当,便会引发族群间的矛盾,甚至会爆发战争。

四、结论

族群的概念尽管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争论,但是其所代表的问题和现象是现实中存在的。不仅如此,族群问题还有其历史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在当今世界各地,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面临着族群问题的挑战,我国也不例外,如何处理好族群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在族群理论的研究视角上,我们除了关注主流族群之间的互动和交往之外,强势族群内部的弱势族群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研究的对象,而这一部分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希望通过对族群问题的关注,发挥人类学的特长,认识和理解他者的文化,与此同时,反观自身。如此才能向着费孝通先生所提议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愿望不断迈进。

注释:

艾伦·艾萨克斯编.郭建中等译.麦克米伦百科全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823.

吴泽霖主编.人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236.

范可.中文语境下的族群与民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4).

巴斯著.高崇译.族群与边界·序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6).

纳日碧力戈.问难“族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3);范可.西方学术视野中的族群性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2(5);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思想战线.2004(6); 郝时远.答问难“族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6); 潘蛟.族群及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9);马戎.试论“族群意识”.西北民族研究.2003(3).

哈罗德著.邓泊晨译.群氓之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5.

郭彧译注.周易·系辞上.中华书局.2009.358.

谬文远译注.战国策·齐策三.中华书局.2009.168.

欧阳修.朋党论;钟基等译注.古文观止.中华书局.2009.661.

刘利译注.左传·成公四年.中华书局.2009.165.

猜你喜欢

差异性互动性族群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玩转表演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英汉谚语差异性的研究与探索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