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建设方案分析

2014-10-21苏贵宁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机械设计

苏贵宁

摘 要:随着大型工业逐渐在复苏,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80%以上,学生第一次就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地域都比较理想。

关键词:机械设计;专业建设;建设目标

1 专业介绍

我院的机械设计技术专业创建于2001年,为高职专业,2010年被确定为省级改革试点专业。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办学基础扎实、办学经验丰富、办学成果显著等多项办学优势,在专业群发展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示范作用。近三年机械专业群招生分别为:244、202、和272人,在校生718人。连续5年在省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多个单项、团体奖项。

2 人才需求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开始一直在持续快速增长,机械设计与维修大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从2002年的24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00万人,增长了近一倍多,而机械设计制造的从业高级工人接受过专业机构培训的比例极低,仅占总人数的17.8%。这就说明开设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是十分必要的。

就黑龙江省来看,机械设计制造企业也随着国家机械设计制造产业的发展而快速繁荣,仅牡丹江市大小机械设计制造维修企业就有100多家家,一类机械设计制造维修企业21家、二类维修企业67家、三类维修企业52家。

3 专业建设基础

本专业已培养十一届高职毕业生,生源好,毕业生就业率高,具有培育特色的潜力和较高的社会声誉。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一定社会知名度,教学团队数量满足教学需要,结构相对合理。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标明确,计划具体。专业的实训条件基础比较好,建设思路符合现在职业教育理念、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与课程建设规划相吻合。

4 建设思路

用3-4年的时间,把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建设成一个在行业和全省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品牌专业,形成机械设计制造特色专业群。并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使机电系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教学改革、精品资源课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实现新跨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明显增强,“修德强技”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社会声誉进一步提升,为实现特色发展、创建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做出贡献。

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先进的职教思想和理念的学习,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目前专业已经先后与天津华丽汽车制造厂、吉林一汽汽車制造厂、上海中锐教育集团、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培养订单。

5 具体目标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在已有的校企合作框架下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拓展合作内容,以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专业改革,形成互利共赢、校企融合的合作机制,订单培养初见成效。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继续探索完善符合专业自身特点的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构建。依托校企合作企业,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具体内容的分析研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以典型产品生产过程或生产案例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构建基于岗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同时兼顾中高职衔接。

(4)课程建设。特色专业的所有课程都是按照机械设计与制造职业岗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充实教学内容,切实把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5)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现有师资基础上,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成一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师德高尚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兼职教师比例达到50%。本专业现有教师18人,其中专业教师13人,副高职及以上职称占46%,硕士及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31%,另有校外兼职教师5人。院级名师1名,院级教学新秀1人,双师型教师占69%。按目前专业的教学需求,教师数量已经非常紧张,年青教师的动手能力、老教师新技术的更新都亟须解决。2017年使教师总数达28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1。每年派出2-3名教师参加国内新技术、新教改的学习;每年派出3-4名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聘请行业专家、企业的能工巧匠达14人,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

(6)实训条件建设。根据专业建设需要,采取新建和改建、扩建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体化教室、综合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等,形成校内实训、综合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企业现场实践互为补充、功能基本齐全的实训条件。

(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性建设,充分利用专业教育资源,多途径、多模式开展职业培训,通过产学合作平台或相互兼职,面向行业或区域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8)专业特色建设。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思想,建设“以行业标准引领、突出核心能力、平行交替、分段并行的课程体系,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特色。以行业标准为统领,进行产业对接、订单培养合;以行业标准为指导,围绕一个中心、三大能力,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以行业标准为规范,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以企业生产过程为标准,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为满足工学结合教学需求,建立一支一手拿扳手、一手拿粉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促进产教融合,规划建设与企业生产情境一致的专业实训基地。

(9)引领示范作用。把本专业打造成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训手段等方面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带动机械设计制造群及相关专业群的专业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巩云鹏.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高泽远.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
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发展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