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评述与防治

2014-10-21戴全章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治影响

摘要 通过对宁夏地区雷电、沙尘(暴)、暴雨三大气象灾害的观察、观测、灾情记录,以及它们发生、发展、消亡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和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研究出一些基本的防治方法,以达到防灾、减灾、免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气象灾害;影响;防治;宁夏地区

中图分类号 S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1-11033-02

气象条件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气候条件好,气象灾害少,适合人类居住。那么这个地方就会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相反,一个地方气象灾害频发,气候条件恶劣,就会是人烟稀少,经济萧条。如果不加以积极治理,还会恶性发展,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因此,对气象灾害的观测、研究、防治是长期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2014年9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这项规划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个国家专项规划,明确了2020年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总体部署、重点任务和政策导向。笔者以宁夏地区近几十年的气象观测资源,对该地区雷电、沙尘暴、暴雨三大气象灾害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演变规律及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1 主要气象灾害调查、统计

1.1 雷电灾害的年发生频次和时空分布

以代表站平罗县气象局的观测资料为主,统计出宁夏地区雷电灾害的年发生频次和时空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从时空分布上来看,雷电灾害主要出现在夏季,且70%~80%集中在7~8月份,有明显的季节性。统计1981~2012年平罗县年雷暴日数发现,宁夏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5 d,是宁夏地区各类气象灾害出现天数最多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通常是雷暴闪电同时出现。

尘暴天数开始减少,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规律。

从时空分布上来看,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冬、春季,以春季最多。春季(3~5月)是沙尘(暴)天气多发季节,占总次数的 56%;冬季(12月~次年2月)次之,占总次数的24%;夏季(6~8月)较少,占总次数的13%;秋季(9~11月)最少,占总次数的7%[1]。可见沙尘暴天气发生的季节性变化明显。近52年来宁夏地区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4.4 d,是宁夏地区各类气象灾害出现天数较多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1.3 暴雨灾害的年发生频次和时空分布 以代表站平罗县气象局的观测资料为主,统计出宁夏地区暴雨灾害的年发生频次和时空分布。由表3可见,从时空分布上来看,暴雨灾害主要出现在夏季,且100%集中在7~8月份,有明显的季节性。

近44年来宁夏地区年平均年暴雨日数为0.5 d,是宁夏地区各类气象灾害出现天数较少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2 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评述

2.1 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为严重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宁夏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5 d,雷击灾害事故几乎年年发生,根据宁夏防雷中心不完全统计,1990~2003年间宁夏地区境内共发生雷击事故32起,造成人员伤亡31人(其中死亡15人,受伤16人),因雷击事故平均年伤亡人数2人,年平均财产损失100多万元。

通过对雷击事故现场调查和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①时间分布周期长,从每年的4月份到9月底均可能发生雷击灾害;②空间分布范围广,横贯自治区全境;③造成人员伤亡的雷击事故主要是直击雷所致:④造成人员伤亡的雷击事故大多发生在空旷、偏远、孤立的农村环境中;⑤遭受雷击事故的100%是没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和防雷意識的人群中[2]

2.2 沙尘暴灾害

众所周知,每年的春季甚至到夏季的8月份,宁夏地区就会频繁的出现沙尘(暴)天气,宁夏地区区年平均沙暴日数为4.4 d,沙尘(暴)灾害是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的出现具有影响范围广大、发生时期长(从春到夏)的特点。它的出现还衍生出其他灾害,如干旱、土地的荒漠化。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已使宁夏地区几百万亩优质农田严重沙化,经济损失巨大,同时导致了气候条件恶化、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特别是1983 年出现了黑风暴天气,波及到大半个中国甚至国外,大量黄沙被风卷起,一时间白天变黑夜,许多人在这次黑风暴中丧生,大量农田和房屋被沙尘覆盖而不能耕种和居住。频繁的沙尘(暴)天气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荒漠化加剧,已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和经济发展。

2.3 暴雨灾害

暴雨灾害是宁夏地区又一重大气象灾害,全区年平均暴雨日数0.5 d,1970~2013年宁夏地区共发生暴雨21次,暴雨出现的几率虽小,但一旦出现大的暴雨,就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1996年7月26~27日,宁夏固原、银南及贺兰山沿山局地出现了暴雨天气过程,此次暴雨过程造成40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769.35万元,暴雨引发彭阳县红河乡黑牛沟村山体大面积滑坡,23人被掩埋遇难。1998年宁夏“5.20”暴雨过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上亿元。同时暴雨还会引起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河水猛涨,冲毁房屋、桥梁、公路、堤坝、农田等衍生灾害。

3 防治措施

3.1 雷电灾害的防治

雷电灾害的防治主要是具有科学的防雷知识和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设施。为了防治雷电灾害以及其他气象灾害,宁夏气象局成立了《防灾减灾管理局》,出台了《宁夏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地方性法规。在区、市、县成立了雷电防护技术部门, 建立了雷电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开展了雷电灾害及防御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建立了防雷装置安全检查、检测的常态化机制;开展专业技术服务(有防雷装置设计、防雷工程施工、防雷装置检测与验收);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实行图纸申报审核制度,做到防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二类以上项目提前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对可能造成雷击灾害及衍生灾害的影响损失评估;建立雷击灾害处置预案;对雷击灾害事故调查、记载、统计、分析、上报、存档;建立、健全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法律、法规责任追究制度。

多年来,雷电防护技术部门在当地气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城市防雷工作大力加强,一般来讲,所有应当安装避雷设施的早已安装,这就使得城市雷击灾害事故明显少于农村,几乎没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有防雷设施的房屋居住,以及科学的防雷知识普及,雷击灾害将会越来越少。

3.2 沙尘暴的防治 沙尘暴的防治就是让裸露的土地披上绿装。200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山区实行封山育林、退牧还林、还草政策,有单一的种植粮食改为种树、种草或各类经济果林。2002在宁夏中北部平原地区实行农田免耕、休耕或退耕还草、或农田林网化建设制度,土地的深翻凉晒有过去的100%降为30%,有单一的种植粮食改为粮食、各类经济作物,经济果林、经济牧草共同种植,农田林网建设,沙源防护林带共同建设发展。15年来,南部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中北部平原地区土地沙化得到遏制,粮食总产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逐年增加。经济作物蔬菜、果林、牧草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土地的绿化率有不足5%提高至20%,沙进人退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生态环境有恶性循环改为良性互动,从表2可以看出,近10年来沙尘(暴)年天气开始逐年减少。

3.3 暴雨灾害的防治

对暴雨灾害防治的最科学方法就是修水库、建泄洪湖。2005年自治区政府和石嘴山市政府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在宁夏境内最易暴发山洪的贺兰山东麓修建了许多大型泄洪湖。如星海湖、沙湖、翰泉海、饮马湖、阅海湖等,设计标准为抵抗百年不遇的洪水,这些湖泊的建成不但成就了泄洪的功绩,还成就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功绩,如沙湖是宁夏地区著名的享誉海内外的5A级风景旅游区。星海湖、阅海湖是著名水上公园,自这些湖泊建成以来,宁夏地区境内虽然出现过几次大的暴雨天气,但均没有造成灾害。

参考文献

[1]

戴全章.北方地区农田实行退耕还(林、草)、免耕或休耕制度对沙尘(暴)天气和农田经济效益的研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1):9030-9031.

[2] 刘春泉.浅谈宁夏防雷减灾工作发展思路[J].宁夏气象,2005,124(1):51-54.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防治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气象灾害对农业方面的影响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