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内涵发展的背景与前景

2014-10-21刘尧

关键词:内涵发展大学

刘尧

[摘 要]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之后,应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障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从内涵发展来看,许多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大学加强内涵发展的龙头是学科与专业建设,基础是人才培养,关键是科学研究,核心是师资队伍。

[关键词]大学;外延发展;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86-04

On the background and prospect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LIU Yao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view,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 As China becomes the major country of higher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we should take the way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with quality promotion as the c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faces a variety of obstacles from ideological ideas to the mechanism system. It is clear that without reform, there is no way out; without touching the deep-seated problem, it is hard to see results. From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there is need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in the aspects of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he leading of the university to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is the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e foundation is talent training, the key i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core is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university; outside prolonged development;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我国大学扩招侧重于外延发展以来,尽管社会舆论对高等教育质量有很多质疑,但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人怀疑过。在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求大学尽快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吹响了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大学内涵发展的号角。

一、大学内涵发展:教育背景与面临问题

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2012年第10期《求是》上,发表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文[1]。刘延东指出,“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障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并不多。

(一)迈上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88年达到3.7%,1998年升至9.76%。1999年,我国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接受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已经跃居世界之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同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的意见》,决定实施“质量工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从1999-2007年,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让更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迈上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2009年,“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提出了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尽管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之后,又面临结构变化、布局调整、质量提高、评价导向、制度创新等一系列更深层次发展问题,这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解决的问题。

刘延东指出,我国许多大学在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亟待加强的地方。有的地区和大学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改革动力不足,还没有真正把教育质量摆在生命线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不大,对提高教育质量缺乏战略谋划,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足。

(三)公众对大学内涵发展的看法与愿望

我国公众对大学存在问题的看法。2010年,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大学存在的问题有: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70.9%),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严重(61.0%),缺乏创新人才(55.8%),学术评价标准有问题(53.2%),缺乏一流的教育家(50.2%),管理不透明(48.6%)等。

我国公众对读大学的希望。大学扩招之后,一度出现了公众对上大学要获得什么的议论。2010年,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公众认为读大学的最重要收获有:获得独立思考能力(78.2%),掌握学习能力(58.1%),取得专业知识(54.6%)。

我国公众对好大学的愿望。2010年,中国青年报就公众心目中的好大学什么样的调查显示,71.4%的人首选“有独立自由文化氛围”,70.2%的人认为“对社会起到引领作用”,61.5%的人选择“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53.8%的人选择“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2]。

二、大学内涵发展: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贯彻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也是大学内涵发展的基础。

(一)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的要求是,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大学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强化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强化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其次,要把握人才培养的三个着力点: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党和国家重视、全社会关切的一个重要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课题。

再次,大学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努力建设三大机制:建立杰出人才培养的特殊机制,如建立荣誉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等)、基地班、实验班、小班化教学等;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协同创新平台来协同育人。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以生为本

大学要建立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需求,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努力培养个性化、多样化和复合型人才。

首先,把专业与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在选择中淘汰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不需要的课程,产生更多新课程、好课程,以丰富教学资源。

其次,把教师与培养模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挂牌上课,给学生选择好老师的权利。大学要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方案,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来选择,改变“千校一面,万生一格”的状况,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再次,把毕业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学生通过学分转换,去适合自己学习的学校毕业,从而把好毕业关,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实行真正淘汰机制。这样学生也可以到其他学校毕业,形成因材施教与各美其美的动态平衡。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课堂、专业、课程与实践

教育教学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面对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要求,大学只有在遵循其内在逻辑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坚持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制度,如浙大设立教学促进津贴,每年2000万,2013年就有500位教师获奖。努力建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3]。实行青年教师助讲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行“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等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优化专业结构,建设特色和品牌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淘汰部分老专业,开设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建立专业质量标准,引入第三方进行专业论证。制定好专业培养方案,实行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方案。推行卓越计划,实行校企合作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新闻人才等。

再次,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形成理论与实践、通识与专业、必修与选修结合的课程体系。增加通识课,适当减少专业课。增加选修课,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实践课,适当减少理论课。同时,要强化实践育人。重视产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改善校内实验室、实训室条件。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

三、大学内涵发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大学内涵发展龙头在学科与专业建设,关键在科学研究。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的环节,是影响大学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4]。

(一)学科与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办学定位上,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清晰的办学理念。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有巨大吸引力,是因为美国大学具有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来自于美国大学不同的办学定位和独特的办学理念。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伍德罗·威尔逊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这种强烈的定位意识,使它们格外重视自己的办学特色。

其次,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上,常常追求学科与专业门类的覆盖率。近年来,由于大学排名与评估采用同一标准,以及地方政府和地方大学快速发展的愿望,致使大学在“做强、做大、追赶一流”的浪潮拍打下,迷失了自身的办学方向,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高水平”,出现了盲目改名风、升格风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结果使学科与专业建设失去了方向。

再次,在适应社会发展上,往往忽视地方性与特色性。地方大学要在“地方”二字上做足文章,认真研究本地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查理斯·范海斯校长认为,威斯康星大学要在一个农业大州中生存和发展,教授的皮靴上不能不带有粪便,大学必须把整个州作为大学的校园。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改革策略

首先,要树立“三个立足于”的理念。立足于未来:考虑社会长远需求制定长远发展目标,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损害未来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地方:依据地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学科与专业发展方向。立足于特色:以地方特色为基础,强化学科与专业特色,开发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其次,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地方社会发展需要,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与专业领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促进特色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同时,要着眼于未来和长远发展,为传统优势学科与专业的改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外,要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增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力。

再次,要实施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高度重视学科与专业的互补性,弄清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内涵和任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建设,走学科与专业建设一体化发展道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规划。

(三)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水平提升

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应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整合优势,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实行“改老、保特、扬优、支重、融合、创新”的建设策略,结合自身积淀和社会发展需求,凝练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要处理好的关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二者如车之两轮必须协调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理顺二者关系是科学研究更具合理性的关键。学术导向与社会导向的关系,学术要服务于社会需求。突出特色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有特色的。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只重当前利益和近期目标的实现,难免会造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改革策略。定位由趋同向特色发展转变,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模式由相对封闭向开放合作转变,不断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评估由单一评估向多元评估转变,把促进学术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科研水平的根本标准。方向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转变,提高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管理由经验向科学转变,注重科学管理机制与制度创新。

四、大学内涵发展:教师队伍与师资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队伍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主体力量,也是一所大学在社会影响力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一)教师队伍是大学内涵发展的关键

哈佛大学原校长詹姆斯·B·科南特曾说:“大学的声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博克校长在回答“为什么哈佛能保持第一流学府的声誉”时说,“要使我们常居于前列,归根到底是要有好的教授。”[5]

大学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的“第一建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大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教学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处理教材、教法、教师关系的关键在教师。科研和学科建设也要依靠教师,有了一流的教师,才能建设一流的学科,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

(二)创新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是教师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要构建服从学科发展、教学工作急需的引才机制。大学要避免依据职称、学历引进人才的粗放式做法,而要从学校学科长远发展规划出发,从学校的社会定位出发,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学科与教学发展实际,引进学校发展急需专业的人才。

大学要创新教师管理的途径与环境。大学要创造“惜才、重才、用才、护才”的人才环境,教师管理要突出人性化,建设和谐人文环境,尊重教师的权利,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打造教师宜居的校园。

(三)推进教师岗位聘任,加强契约化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关于教师任用制度的改革趋势是,通过实行人员聘任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岗位分类管理转变,即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严格考核、契约管理。

大学要科学设置教师岗位。首先要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其次是实施合同聘用制,不断加强契约化管理,通过签署聘用合同明确学校与教师的权利义务,强化教师聘期观念与契约意识,以合同契约关系取代事业编制终身制观念。

大学要坚持以岗位职责为导向选聘教师。首先以岗位胜任为标准选聘教师,淡化身份,反对论资排辈。其次是挖掘潜在和再生人才资源,满足岗位职责需要。最后是实行岗位分类考核,完善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教师评价的导向功能。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大学
比萨里的大学问
至善
比萨里的大学问
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
创建乐美文化,打造武术特色,促进内涵发展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