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摭谈

2014-10-11姜培元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姜培元

〔关键词〕 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生活实际;设

疑;物理学史;成功机会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113—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人类不断进步发展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高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创新兴趣

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介绍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及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

如,学习“液体表面现象”时,先让学生回答:为什么草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荷叶上滚动着的小水滴、玻璃板上的小水银滴等都是球形或近似球形?之后让学生自己做硬币漂浮的小实验:将一枚硬币小心放在水面上,硬币没有沉下去而是漂浮在水面上。接着提出问题:硬币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硬币周围水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与液体的表面有关?实践证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设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

好奇心是一种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注意引导和利用。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提问,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创新欲望。

如,在学习“电磁现象”时,学生对电生磁的各种现象以及磁的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电既然能生磁,那么磁能产生电吗?不少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探索,科拉顿虽然做成了实验,却未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磁怎样生电?科拉顿为什么失败?法拉第是怎样取得成功?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他们必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渗透物理学史,培养坚强意志

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那些目标明确、意志坚强的学生才会知难而进,敢于向困难挑战,使兴趣向志趣升华,取得学习的成功,这主要是意志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把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了解前人探索的道路和探索中的艰辛,以及只知奉献不求索取的献身精神,更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兴趣、培养意志的有效措施。物理学涉及到上百个科学家,他们的生平事迹本身就是很好的励志教材。如,阿基米德为解开皇冠之谜,达到痴迷的程度;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捕捉雷电的惊人实验;焦耳在近四十年时间内,做了四百多次不同的实验,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测定了热功当量;爱迪生为寻找合适的灯丝,试验一千六百多种材料,研究笔记达四万多页;居里夫人经历一千三百五十多个昼夜,历经千辛万苦,从数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一克纯镭,但她没有去申请专利,毫不保留地把科研成果公布于世;我国科学家钱三强、钱学森等为祖国的富强和强盛,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当介绍这些史料时,学生都会全神贯注,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和意志。

四、提供成功的机会,树立创新信心

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对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学习上如果屡次失败,必将导致学生心理上产生严重的障碍,这是造成学生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待“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当学生努力达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甚至会欣喜若狂,产生原来我也行的自豪感,进而激发了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