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护言语行为中的心理分界及其对意识突显度的影响

2014-10-11文兵

关键词:外人言语交际

文兵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 汕头515063)

维护言语行为中的心理分界及其对意识突显度的影响

文兵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 汕头515063)

维护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有意识地通过话语维护交际第三方(即自己人)以实现一定交际目的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内化于说话人心理层面的交际目的外化在言语层面的表征。与其它言语行为不同,维护言语行为涉及到三方交际,交际第三方与说话人关系亲疏有别,因此无论在场与否都间接地进入交际过程,说话人在对其实施维护时通常拥有较其它言语行为更高的意识突显性,因此比一般言语行为要复杂得多。大量语料证明,维护言语行为使得说话人与交际第三方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之中,包括三种心理分界,从而造成了该言语行为实施时呈现出的多样的意识突显度的变化。

维护言语行为;自己人;自我边界;心理分界;意识突显度

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就直说吧”,“别客气啊,又不是外人”,“你这就跟我太见外了”等等,可见中国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区分“自己人(insiders)”和“外人(outsiders)”。而这种区分不仅只存在于心理层面,还常常反映到语言上,于是就常会出现“替自己人说话(Speaking for insiders:SFI)”,维护自己人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维护言语行为(Defense Speech Act,以下简称DSA)。笔者对其的定义为①某一具体言语行为的定义不同于某一具体言语行为动词的定义,需遵循一个相当严格且复杂的程序,前者可参见文后参考文献[3],72-92页;后者可参见文后参考文献[4],12页。:在日常口头交际中,第一说话人发出话语对第三方(不一定在场)构成一个不利的面子威胁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第二说话人出于某种交际目的发出有利于被威胁方(即第三方)的话语以挽回其面子,这种言语行为叫作维护言语行为(Defense Speech Act),笔者把发出FTA的一方叫威胁方(threatener,简称T方),发出DSA的一方叫维护方(defender,简称D方),FTA与DSA共同指向的一方叫指向方(object,简称O方)。Searle以对Austin言语行为分类[1]所作的批评为基础,提出了不同言语行为之间相互区别的最重要的三个侧面:言外之的(illocutionary point),适从向(direction of fit)和所 表 达 的 心 理 状 态(expressed psychologicalstate)。[2]其中的这个心理状态指的就是说话人在实施一个言外行为②即illocutionary act,语用学界对“言语行为”有若干个译法,但所指基本相同。时总会对话语中所包含的命题内容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和心理状态。[5]104根据Searle对言语行为所分成的五个大类的描述,DSA属于表达类言语行为③其余4类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和宣告类。。

笔者之所以选择DSA进行研究是因为现有的言语行为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过多集中于少数几种言语行为,以CNKI言语行为方面的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状况的统计为例,从1999-2013年这14年间,仅请求、拒绝、道歉、恭维和批评这五种言语行为的比例就占了54.5%,而其它言语行为研究较少,如此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如此少量的言语行为上,不免有重复建设之嫌,开发新的言语行为进行研究成为必要。见图1所示:

图1 CNKI1999-2013年硕博学位论文具体言语行为研究比例图

二是绝大多数言语行为都只涉及交际双方,如提出请求的一方和接受请求的一方,道歉的一方与接受道歉的一方等,而DSA与其他言语行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涉及到交际双方以外的第三方。这里所说的涉及并非只是指作为话题提及,而是第三方实际上间接进入到了交际中,因为说话人与其的关系会影响DSA的具体实施。[4]16表面上只增加了一方,但实际上三方两两之间的关系远近、地位高低和心理态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言语行为实施的意识突显度,这无疑增加了言语行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维护言语行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替自己人说话”,换句话说,我们对一个人进行语言上的维护总是有原因的。这里的“自己人”就是上面所说的“O方”,即FTA和DSA共同指向的、间接参与交际的第三方。相对于“自己人”这个概念,自然会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即“外人”。关于自己人和外人这两个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分已经有很多研究,但我们通过对DSA语料的大量收集与分析发现,不仅自己人与外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自己人内部也存在许多差异;又因为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大多只关注他们本领域内的研究,很少有人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研究过这些概念,因此要回答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自己人与自己的关系的亲疏程度是否相等又如何变化,我们又为什么会维护自己人、替自己人说话,以及不同情境下实施DSA的说话人意识突显度是否相等这些问题,恐怕单在以考虑语境相关因素来解读语义的语用学研究内部也无法对上述问题做清晰的解释。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分界的问题,据此,我们拟对以往关于“自己人”的研究进行延伸,提出新的“自己人”的定义,并返回到语用学角度深入解读DSA这一语言现象。

一、现有研究中的自我边界问题及其不足

关于心理距离的研究最初始于“自我边界”的概念,如今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许多学者的观点大同小异亦或视角不同,但都有其不足之处。

费孝通[6]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一种理想的描述和揭示中国人社会生活中关于“他人”和“我”的概念和意义的分析框架,被认为是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特点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至今仍被频繁使用。然而,对于人际关系的具体动态过程他没能给出进一步的描述,或者说他更多的是描述自我及其边界以外的人际关系,而没有提到如何在波纹状的网络中进一步界定自己人和外人。

Greenwald和Pratkanis[7]129-178在其理论中将“自我”分为三类:公我、私我和群体我。其中,“群体我”的概念比“公我”和“私我”进了一步,因为它涉及到对DSA的研究很有价值的另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群体认同感”①有关“群体认同感”的概念,参见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7页。。这一区分明确了自己人和外人的界限,却没有继续探讨自己人内部仍可分类的可能性。

Sampson[9]15-22认为本土心理学中有两种不同的个体主义:自足性自我和包容性自我,两者的区别源于自我与非我边界的性质不同。Sampson的观点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很相似,他注意到西方的自足性自我不足以解释所有文化中的相关现象,而包容性自我概念更适合世界上大部分文化尤其是东方文化,中国文化是其中典型的一个。“包容性自我”与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很相似,而“集体主义”也是以“群体认同”作为心理维系的,这些都是解释“自己人”的有利角度。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已经触及了自我边界的通透性即处于动态变化中这一事实,但仍没有具体对其如何进行动态变化予以探讨。

另一对概念: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是由Markus和Kitayama[10]18-48提出的。他们认为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代表)和东方人(以日本人、中国人为代表)对自我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体应是指以自己的特性与他人相互区别的、自主的实体,而许多东方文化中具有保持个体之间相互依赖的机制,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个体的自我其特点在于与他人的相互依赖。他们的观点可由图2所示:

图2 Markus和Kitayama的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概念

在图2中,“x”代表的是“有意义的自我表征”,“是一种去环境脉络化的自我”。左图所示的自我强调独立性和与他人的区别性;而右图的有意义的自我表征则明显处于自我与某些特别他人的联系之中,因此,个体行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联系中才有意义。Markus和Kitayama的“独立性自我”与“私我”和“自足性自我”很相似,而“互赖性自我”与“公我”和“包容性自我”却不尽相同,因为它缺少差序的意义而且不能够反映中国式自我的两个特点:“选择性”,中国人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原则与包含或不包含在边界以内的他人产生联系;“动态性”,边界变化的控制,所以,尽管“互赖性”这个词显然不是西方人的自我,然而它也不是中国人的自我。“互赖性”也无法表达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的主次,而且忽视了中国式的以自我为中心。

杨中芳[11]93-145在分析自我范畴时提出两个概念:个己和自己。前者代表将自己与别人的界限以个人身体为标志,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称之为“自我”;后者则代表一种不但包括个体的身体实体,而且还包括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其他人(即自己人)。她认为中国人的“我”属于后者。如表1所示:

表1 “个己”与“自己”的概念对比

杨中芳对“个己”与“自己”的比较表明,中国人的自己包括以身体为边界的个己和与个己有联系的自己人。她的区分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相吻合且极大地受到了Sampson理论的影响,超越了西方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的个人主义立场,而且意识到了边界包括伸缩过程的自我的存在。但是,她没有具体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边界,也没有描述过渡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动态变化过程,即自己人和外人相互转化的过程。

杨宜音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对关系分类时遵循两个维度:(1)先赋性维度,一种在以生物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安排,体现为“应有之情”;(2)交往性维度,以人际交往为基础,体现为“真有之情”。在用这两个认知维度解释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时,她发现,从情感上说,自己人就是处于与先赋性相联系的“应有之情”和与交往性相联系的“真有之情”都比较高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个类别,而外人恰恰相反,二者都比较低。[12]此外,她还引入了两个概念:“空巢自己人”和“缺巢自己人”来描述理论上除自己人和外人以外同时存在的另外两种关系。这两种过渡类型有力地证明了自己人和外人或自己人-外人关系不是固定或永久不变的,这也说明其区分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但是,杨宜音的区分也并非滴水不漏,我们仍然很容易找到两种维度都不包括的反例,比如说,同一班被劫持飞机上的乘客或购买了同一家公司的伪劣产品同时来要求退货的顾客等,他们很可能为了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而结成临时同盟,而他们之间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交往经历,但这种彼此依赖与信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先赋性维度与交往性维度中的自己人,因此,“自己人”一定还存在未被涵盖的类型。

二、“自己人”定义及分类的提出

首先请看我们从收集的语料中选取的几例:

例1.(宝玉被人施了法,不省人事,一家人悲痛万分)

赵姨娘: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省他受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里,也受罪不安——

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意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合你们要命!都是你们素日调唆着,逼他念书写字,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就像个避猫鼠儿一样。都不是你们这起小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他,你们就随了心了!——我饶那①曹雪芹生活的时代“那”和“哪”通用。一个?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例2.(柔嘉和方鸿渐婚后第一次回鸿渐老家)

柔嘉:你跟你父亲的头脑都是几千年前的古董,亏你还是个留学生。

鸿渐:你懂什么古董不古董!我告诉你,我父亲的意见在国外时髦的很呢,你吃亏的就是没留过学。

《围城》第九章

例3.(周氏跟儿子觉新谈起娶亲的事)

周氏:(体贴地)觉新,你的心我明白,不过早晚你就会懂了。夫妻呀,就要挑那个能做夫妻的做夫妻。这位李小姐性情温和,也生得是个有福的相,真比你那梅表妹,一年到头地病—

觉新:(忽然立起来)唉,妈!

《家》第一幕

例4.(诸葛亮舌战群儒,座上又一人发问)

步骘: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

孔明: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例5.(A和B两位同学在看重播的超级女声,A之前没有看过超级女声,B是玉米,这时李宇春登场)

A:我觉得她唱得一般嘛,没有二、三名唱得好啊,怎么你们都喜欢她啊?

B:谁说的,她唱得挺好的啊,再说评委老师都说了,不能光看唱,还要看舞台表现力和气质……

A:叫超级女“声”是声音的“声”,又不是男生、女生的生,当然还是唱最重要了。

B:不跟你说了,老土。

日常对话

先赋性维度可以很容易解释例1中贾母与宝玉的关系以及例2中方鸿渐和他父亲的关系;交往性维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例3中觉新和梅表妹的关系①觉新和梅表妹虽有血缘关系,但两人并没有在同一空间生活,二人的感情产生主要是交往性维度。,但两种维度都无法解释例4中诸葛亮与苏秦、张仪的关系以及例5中B同学和歌手李宇春的关系。这说明现有研究中自我边界的概念可以涵盖多数例子,但不能做到放之所有情况而皆准,而我们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语料的观察与分类,例4和例5这一类例子的数量并不在少数,也就是说现有的分类无法涵盖所有语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自己人”进行重新定义。

我们注意到“自己人”跟自己的关系远近有差别,而且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关系,而是体现出层级性和动态性。我们对“自己人”的定义为:跟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或群体,共同利益是DSA的触发条件之一[13]17,按这种共同利益维系的时间长短我们将“自己人”分为三类:相对永久自己人(Relatively Permanent Insiders)、不稳定自己人(Unstable Insiders)和临时自己人(Temporary Insiders)。

相对永久自己人是指家庭成员,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人和通过婚姻关系成为家庭成员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夫妻等。

不稳定自己人是指与你同属于一个团体并与你有共同的群体归属感[8]和群体认同感的人,如同学、同事、球队队友;或与你交往密切的人,如朋友;以及使你产生爱、尊敬和崇拜等特殊情感的人,如明星、领袖人物等。

临时自己人是指为了个人利益临时站在你的立场的人或者被激活的“潜在自己人”,如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彼此之关系[13]17-18。如图3所示:

图3 自己人分类图

这样一来,我们对“自己人”的界定体现了自己人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即层级性。图中虚线又表示自己人的类别是时刻变化的,不同的自己人之间界限的通透性又体现出了自己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动态性。

为了使定义更加明确和易于理解,我们做如下的必要说明:正如前面提到的,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思是:(1)“相对”用于修饰“永久”原因是即使是家庭成员也不会是绝对永久的自己人,反目成仇的夫妻、关系不合的父子都是很好的例子。(2)一个人是否是你的自己人取决于你们两个人所处的场景和所涉及的事件。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场合一件事情上被当作你的自己人,而场合和事情一变他可能又是外人了,比如你的一个好朋友,他可以在讨论工作、事业时是你值得信赖的自己人,而在你跟家人谈论家庭问题时他又成了插不上嘴的外人了。所以,自己人的判断是一时一事的。(3)自己人可以是单向的:A把B当作自己人,而B可能并不把A当自己人或者B根本不认识A或不知道A的存在,如:一个单相思的男孩和他所喜欢的女孩;一个影迷和她所喜爱的影星等等。(4)自己人有交换价值,意思是你自己人的自己人有时可以看作是你的自己人,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比如办事时找熟人就是这一点的体现。(5)“潜在自己人”是指与自己有至少一个共同点的人或群体(未必与自己处于同一时空),且这一共同点在某一交际场合下通过话语提及被激活,使此人或群体与自己成为一个临时利益共同体。这种临时利益关系会随话题结束而解除,因此“潜在自己人”是一种临时自己人。(6)我们同意“空巢自己人”和“缺巢自己人”概念的提法因为这两种人确实存在,然而,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研究无法将这两个过渡状态考虑在内,因为尽管人际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所有的语料都是在一个共时点上截取的,所反映的交际者间的关系都是相对静止的,是一个共时概念,而不是一个历时概念。所以,我们把自己人和外人定义成两个互补反义词,也就是说一个人不是你的自己人就一定是外人,没有第三种状态。(7)这三种类型的自己人通常是交错的,而且是处于无法预测的动态变化之中的:你的父亲也许同时也是你的老师或教练;你的同学也许同时也是你的朋友或队友;一次接触有可能使外人变成自己人,一次口角也可能使自己人成为外人。

这样一来,对上述几个例子中的自己人关系就可以明确:例1中贾母和宝玉的关系、例2中方鸿渐和他父亲的关系都属于相对永久自己人;例3中觉新和梅表妹的关系、例5中B同学与歌手的关系属于不稳定自己人;例4中诸葛亮与苏秦、张仪属于临时自己人。

三、DSA的心理分界对意识突显度的影响

意识突显性(salience)在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中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提及,它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并非发生于语言行为中的一切东西在意识中都占有同样的地位。[14]200在谈到意识突显性时,Verschueren对实际的语言选择活动和促进性心智过程进行了区别:具体来说,就是这些选择和心智过程的发生带有不同的意识突显度,其运作过程既可以是完全有意识的,也可以是完全无意识的,中间会有各种程度不同的细微差异。[14]212-213有些选择是一般意义上的选择活动,有一定的意识性,有些则比其它成分具有更高的认知突显性①“实际的语言选择活动”和“促进性心智过程”两个术语过于冗繁且对比不明显,我们将其简化为“一般性选择意识”和“促进性选择意识”。。Verschueren举了三种情况说明促进性选择意识高于一般性选择意识:(1)“标记性”程度越高的东西越易惹人注意(他指的是偏好组织);(2)预先规划有可能比临时规划具有更高的突显度或意识性;(3)主动的回忆要求的意识操作显然比自发性识别的要多。尽管这些过程和实际做出选择的意识性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但两者之间不存在自动的对应。[14]213下面我们结合DSA的心理分界来分析其实施过程中的意识突显度。

根据情况(1)我们可以推知,选择DSA比选择同意或附和T方的意识突显性高,针对FTA话轮,选择同意或附和可以满足T方的面子,而DSA语义上对T话轮有恒定否定的特点[3]93,这说明选择DSA一定比同意或附和这样的言语行为需要调用更高的意识突显度,更不用说那些交际只涉及两方的言语行为了,因为考虑三方两两之间的关系比单纯考虑两方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也就是说只要说话人决定实施DSA,不管O方是哪种类型的“自己人”,意识突显度都会高于其它言语行为。

根据情况(2)我们可以推知,在言语事件开始之前交际的一方已经预先知道交际内容涉及FTA和DSA而自己很可能选择扮演D方的时候,此交际方需要调用更高的意识突显性,比如例4中周氏来跟觉新谈娶亲的事,觉新心里很清楚母亲来的目的是要说服他接受长辈为他定的新娘而不要再对梅表妹念念不忘,因此觉新在母亲开口之前就知道她可能会说对梅表妹不利的话,他也因为会顺应自己的心智世界而选择对梅表妹实施DSA,那么觉新在选择对梅表妹实施DSA时的意识突显度较预先不知道交际内容那些例子要高。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相对永久自己人和不稳定自己人两种类型中,此时实施的DSA比对临时自己人实施DSA意识突显度要高。

根据情况(3)我们可以推知,在主动搜索对O方实施DSA的理由这种状态下发出DSA比维护理由明确的自发识别的意识突显度要高,比如例5中的B同学,她跟自己的偶像李宇春交际状态为零,且不处于任何一个实际群体中,不存在自发识别维护理由进行顺应的可能,在偶像的唱功被攻击,受到FTA时,她主动搜索理由进行维护;例4中的诸葛亮对苏、长二人的维护也属于这种情况,他们属于诸葛亮的潜在自己人,被激活成临时自己人后,诸葛亮主动搜索对二人实施DSA已达到维护自己的目的,这种状态下发出的DSA比维护理由明确的自发识别的意识突显度要高。主动搜索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临时自己人和不稳定自己人中交际状态不够密切的情况,比如一个男孩与之单相思的女孩或一个粉丝与之崇拜的偶像等,正是因为与对方没有共处于一个现实群体中,对对方不够熟悉,才需要主动搜索而无法做到自动识别。

Verschueren认为顺应性目标包括心智、社交和物理三个世界。[15]我们认为,如果一次顺应不止一个世界,那么这两个顺应会相互加强,此时顺应的意识突显度要高于一次只顺应一个世界的情况,常见的是同时顺应心智世界和社交世界比单纯顺应其中一个世界意识突显度高,比如例1中的贾母对宝玉,不管是“应有之情”还是“真有之情”,宝玉都绝对是贾母的自己人,她对宝玉实施的DSA是同时顺应了心智和社交世界的,这种叠加后的多重顺应比单纯顺应一个世界的意识突显度要高。语料显示,多重顺应的情况一般多在相对永久自己人或不稳定自己人两个类型中叠加,临时自己人多单纯顺应物理世界。

DSA顺应意识突显度如图4所示:

图4 DSA顺应意识突显度示意图①ESA表示Echoing Speech Act,即附和言语行为,表示同意、顺从对方的一种言语行为。

意识突显性是无法测量的,而且,也没有必要为每一个语言使用实例的所有过程求出其相应的突显度。但无论何时,只要突显性的痕迹表明能够揭示出其对调查材料中意义生成过程的理解的关联性,就有必要考虑突显性[14]216。而O方与D方的关系远近也会对意识突显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并非单纯的一对一关系,那么在考虑突显性的同时,对O方与D方关系的考虑也成为理解意义的关联性甚至促成成功交际的重要一步。

结语

DSA这一涉及三方的言语行为比一般只涉及两方的言语行为要复杂得多,主要体现在D方与O方关系的亲疏难以把握。从自己、相对永久自己人、不稳定自己人、临时自己人直到外人这样的心理距离的区分,结合言语行为实施过程中意识突显度变化的规律分析,可推知选择偏好的组织、预先规划、主动搜索和多重顺应下的实施分别比选择非偏好的组织、临时规划、自动识别和单纯顺应的实施的意识突显度都要高。因此对心理距离的区分对于言语行为背后隐含的无法直接测量的心理行为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再反过来重新审视言语本身,也更有利于纵观交际过程的全貌。至于心理距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又是如何具体影响意识突显度等问题,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1]Austin,J.L.1975(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2nd ed.Oxford:Clarendon Press.

[2]Searle,J.1976.A class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acts. Language in society 5:1-24.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3]文兵.维护言语行为——一项以现代戏剧为语料的语用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钟守满.英汉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结构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2.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Greenwald A G,Pratkanis A R.The self.In:R S Wyer,T K Srull ed.Handbook of Social cognition[M].Hillsdale,NJ:Erlbaum,1984:129-178.

[8]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Sampson.Thedebateonindividualism:Indigenous psychologie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ir role in personal and societal function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s,1988(1):15-22.

[10]Markus H,Kitayama S.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selfconcept[M]//J Strauss,G.R.Goethals ed.The self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1:18-48.

[11]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M]//杨中芳,高尚仁.中国人,中国心—社会与人格篇.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93-145.

[12]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J].心理学动态,1999,7(3):58-61.

[13]文兵.“替自己人说话”的语用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4):16-19.

[14]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2000:66.

(责任编辑:李金龙)

H 314

A

1001-4225(2014)02-0056-07

2013-10-29

文 兵(1977-),男,山西永济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汕头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外人言语交际
情景交际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交际羊
唐律“化外人”条的法律解释
老人遗产留“外人”,儿女该反思啥?
桃花源居民服饰考——《桃花源记》中的三次“外人”考释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关于冬天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