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4-10-11王虎林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手段阅读能力形式

王虎林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情境;兴趣;形式;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053—01

农村中学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语文基础较差,阅读能力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学生的精神状况相对饱满,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此时是进入阅读教学情境的较好时机。讲授新课前,老师若能设计一个出彩的导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启迪学生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猜谜语、讲故事、谈话、歌曲等。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就是用歌曲《好汉歌》来导入,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音乐,学生是比较敏感的,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当我播放完歌曲时,全班都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水浒传》来,我就顺势叫学生谈论这部名著。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可以让大家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更加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2. 收尾处巧留空白,延续阅读热情。课尾,往往是阅读教学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学习活动的拓展和延伸。精妙的结束语恰如优美的乐曲尾声,有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效果。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阅读教学,都得在结尾时设置悬念。但对于相当一部分课文,在总结处巧设悬念,能极大地延续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让阅读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我就在结尾处,留了一个空白:“同学们,听说范进做了老爷之后,也像张乡绅那类官员那样,拥有万贯家财,还有侍女过百,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你知道吗?你能否用你的手中的笔,来绘画一下范进做老爷后的生活呢?”

诚然,无论课前、课尾,我们都必须潜心寻找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一切活动的展开都要以学习目标为支撑点,不能只流于形式。

3.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改变“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可采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巧妙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创设自主参与的条件,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要始终把质疑探究、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消除学生对语文知识抽象、枯燥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与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4. 教学手段讲求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利用多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使语言情景化、交际化。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较易受情绪的影响把观察目标转移到新颖的事物上去。他们自我控制力较薄弱,注意力不是很稳定。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投影仪、简笔画、实物、图片、录音等教学手段,配以教师的表情和体态语言,这样才能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管理。特别是多媒体课堂教学,现今已成为流行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使过去呆板的、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环境变成了动态的教学,使知识活起来,以传统手段达不到的方式来展现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具有感观的学习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到知识,使课堂更富有生机、活力。

多媒体课堂教学虽然具有这些好处,但就教师而言,还是要注意应用,尤其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学生实际,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不同,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首先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多媒体的使用。二是结合教师实际,各科的教学课件都不少,但他们的设计思路一般不同于我们的实际授课,有的甚至平铺直叙,缺乏交互性,或者是一问一答,反馈简单,缺乏叙述性。因此,不能照抄照搬地走进课堂。三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并不是要求所有授课内容都要用到计算机。那些比较抽象、用语言表达又难以理解极为突出的难、重点内容,可以借助于计算机使它们直观形象,化难为易。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手段阅读能力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