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4-10-09孙群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对策

孙群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問题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越来越被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研究生的健康成长,更加关乎到研究生整体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研究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系统地阐述其产生的原因,探索性的提出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健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90-02

研究生是21世纪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前途,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是研究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生的生源不同、读研目的不同等原因,在研究生的教育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虽然与小学生、青少年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比,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是处于薄弱环节[1],但是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这些年来研究生自残、自杀等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得到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相关机构与部门也应该完善与改进。

1 我国研究生心理问题现状及表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压力的增加,一些社会问题凸显出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总体看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呈现良好状态,但是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表现为耐挫力较低,受挫后的情绪波动较大;社交能力不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识能力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等。研究表明,研究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卑心理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无论是在身体年龄还是在心理年龄上都要处于相对成熟状态,研究生入校时有着更高的自我期望与目标,爱与别人进行比对。他们往往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喜欢用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卑心理。

1.2 抑郁心理

部分研究生情感较脆弱、敏感、情绪化,一旦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出现困扰和挫折时自身难以调节,容易情绪持久低落、郁闷,少数人会发展成神经症性抑郁症。严重的抑郁甚至会导致自杀心理、行为的产生。

1.3 过度猜疑和嫉妒心理

一些研究生敏感多疑,爱猜忌别人,遇到争执就认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交往中过分敏感,爱嫉妒、抱怨和指责他人,当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时,自己心里便觉得不是滋味,无法忍受等。

1.4 就业方面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在就业上有着更好的优势,研究生入校时也有着较高的工作目标和期望,但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不少研究生在毕业时因为专业、地域等原因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即便找到了工作,待遇也不能达到心里预期,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研究生情绪失落,对未来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

1.5 经济方面

研究生入学时基本上都是二十四五的年龄,已经处于成家立业的年龄,因为学业大部分研究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出去赚钱,平时花销还要靠父母给予,但由于自尊等因素,使得他们不好意思跟家里开口,虽然学校会每月会给研究生颁发一定的奖助金,但是这根本解决不了研究生的生活所需,因此造成了部分研究生的经济拮据。这部分研究生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及偏执方面会高于其他研究生,他们会回避社会交往,拒绝与人沟通,经常抱怨、焦虑、自卑、自责、甚至敌视社会[2]。

1.6 人际交往方面

从本科所熟悉的人际网络系统到进入相对复杂的研究生人脉系统,研究生个体、任课教师、导师和同学之间又形成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与同学交往中,研究生交际圈相对于本科生普遍要小得多,统一性较差,随意性、个别性很大[2]。部分研究生适应性较差,表现为独来独往,缺乏沟通,容易造成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

1.7 婚恋方面

婚恋压力主要表现在女研究生上,现在社会上各种对于女研究生的调侃,以及研究生男女比例的失衡,使得一些女研究生在毕业时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伴侣而沦为黄金剩女,女研究生在择偶过程中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面对父母的逼婚,大龄女研究生经常表现为焦虑、烦躁和抵触情绪。

2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其分析

纵观近年来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案例,虽然总的趋势是良好的、积极的,但是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当前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使研究生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生对于前途感觉迷茫,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对社会的恐惧,具体反映在研究生身上有来自学业、就业、婚恋、人际关系和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压力[3]。

2.2 传统教育模式的遗缺

就现在整个大的教育环境而言,我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方式,还是延续以往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思维,管理形式比较松散,基本处于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事务性管理[3]。学生往往习惯于独来独往,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各方面工作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未形成一套有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系统的、科学的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2.3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处于初始阶段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对于心理健康的缺失,使得我们对于心理健康这门课的研究一直处于初始阶段,就在近几年,才有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科目,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很难覆盖到所有群体;相对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不断扩大,而对于快速增长的研究生数目,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尚未得到应有的配套发展;并且研究生个体在入学方式、年龄构成、专业分化、社会阅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必然给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4]。

2.4 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大量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或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不可缺[5]。尽管很多高校成立有研究生心理教育工作室等心理机构,但是,往往这些机构都只是一个摆设,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在逐渐恶化,已经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研究显示,研究生中感到“目前生活空虚、无聊”“感觉没什么意思”的共占调查总人数的46.3%,“如果还让你重新选择,不会再选择考研或考本专业”的学生占32.7%。这说明部分研究生的心理是十分矛盾的,他们对自己的选择缺乏自信[3]。每年都有一些研究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无法完成学业以及工作,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对研究生的将来造成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且不说一些研究生就业不好,那些因为心理问题而无法完成学业的人更加让人担忧和心痛。一些研究生甚至因为心理健康原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各个部门应该积极的去解决关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 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研究生是我们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研究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且有效实施已刻不容缓。1959—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了国际心理健康年,心理卫生与健康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在高校心理健康研究方面有着更加完善的机构和系统,并且配有专职人员进行心理解剖等等,与国外的心理教育相比,我国的心理教育有待发展和进步。

虽然我国的心理教育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的投资在逐年增加,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局限于理论层面,并没有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高校应该就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尽快建立起完整的保障机制。

4.1 建立并完善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高校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体系,要建立校一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统筹安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卫生咨询[4];同时,每个学院应该有人专门负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定期对研究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随机的调查和研究,如以引导的方式定期进行谈话,观察研究生的情绪是否稳定,通过交流掌握研究生近期的生活和学习等等,一旦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和调整。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如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设咨询热线、咨询网页及博客,聘请专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案的咨询和治疗,都是极有效果的措施[4]。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如做一些心理测试或者活动,将每次的结果整理后进行比对,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一些心理专家来进行讲座,使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教育,同时有效预防心理问题。

4.2 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一般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心理素质作为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更加被教育所遗忘。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稳定的心理教育基础,当发生某些不如意的事情时,就无法正确地去面对和解决,因而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有效地避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4.2.1 重视素质教育

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 幼儿教育阶段,就应该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及时的去应对以及反馈。在小學初中高中学生的人格形成阶段,应把心理教育作为一种课程来学习,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心理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认识对待心理问题。在教育中同等看待学生的成绩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彻底贯彻素质教育。

4.2.2 细致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学校可以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心理健康问题培训,建立学生—班委—辅导员—学生的快速反馈模式,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班委应及时汇报给辅导员,然后辅导员做出正确的处理来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4.2.3 定期进行专业心理测试

在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应把心理测试当成一种常规测试,每年都要出分数,这种测试可以是以谈话的方式或者网上答题的方式,规定一个正常的分数范畴,这种测试必须要专业准确,并且能够正确反映当前学生的心理状况。

4.3 加强研究生文化建设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在重视科研能力的同时,应该加强文化建设,对于研究生自身来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研究生自身才是核心。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研究生都该积极参加,以此来锻炼自身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等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自身的人格结构,更好的维护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6]。研究生与本科生不一样,一般都喜欢独来独往,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性格上的孤立等,高校应定期组织一些有利于身心的文化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的融入到团体中。通过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来提高其心理素质[6]。

4.4 正确地应对心理健康中出现的问题

4.4.1 学业压力

研究生首先不该自暴自弃或者好高骛远,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不能过高要求自己也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去完成,这样才会增加自己成功的机会,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优势。

4.4.2 经济原因

高校应该在政策上多提供一些奖助金,将学校或社会补助优先发给那些贫困的学生。单单这些尚无法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高校还应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给这些学生,这样既帮助学生解决了经济问题,又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4.4.3 就业困难

一方面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勤奋学习,掌握充足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质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社会上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搭建信息平台,多向高校及研究生提供市场供需状况及就业信息,积极拓展渠道,扩大就业面;同时学校平时应多做一些心理培训,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4.4.4 情感问题

研究生尤其是女研究生,当面对感情问题和婚姻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面对。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多去请教自己的老师和父母,因为老师和父母毕竟都是过来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或者与朋友谈谈心,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楚。当这些做法仍缓解不了压力时,应立即请教心理专业教师或心理医生,多听他们的建议,这些都是缓解压力的正确方法。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对于此项工作,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配备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一定的机制来保证实施。相信通过研究生、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娜.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J].社会心理科学,2012,27(9):208-210.

[2] 王蕊.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题及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9):89-90.

[3] 王金祥,卢绍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2(7): 111-114.

[4] 刘惠媛,王阿晶.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3,33(6):119-122.

[5] 牛跃.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科技与管理,2013,15(3):120-123.

[6] 张莉,芮媛媛,许静,等.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概述[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42-245.

猜你喜欢

研究生心理健康对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