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跃在中国民间图书馆事业活动中的“非政府组织”

2014-09-26吕竹君

图书情报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图书室公益

吕竹君

(中国电信手机阅读基地 杭州 310006)

活跃在中国民间图书馆事业活动中的“非政府组织”

吕竹君

(中国电信手机阅读基地杭州310006)

在调查国内外54个图书馆NGO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具有影响力并活跃在国内图书馆事业中的12个NGO,包括:立人乡村图书馆、青树教育基金会、蒲公英乡村图书馆等。总结NGO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方式及特点,对NGO图书馆大致进行了分类,指出NGO图书馆行为满足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国际接轨,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发展空间。

非政府组织 民间图书馆 图书馆事业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中开始广泛活跃起来。“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被视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NGO公益性特点与图书馆的事业理念相契合。据笔者调查,截至2010年,国内外共有54家NGO在我国援建图书馆达2万多个,投入资金近3亿元,捐赠书刊逾千万册,提供志愿者服务近2万人次。

本文在统计调查这54个图书馆NGO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具有影响力并活跃在国内图书馆事业中的12个NGO,包括:立人乡村图书馆、青树图书馆、蒲公英乡村图书馆等。

1 图书馆NGO统计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科技教育协会开始对我国进行“认助乡村图书馆”的活动。据统计,参与基层图书馆捐建的NGO在2000年以前有6家,2001~2005年间增加了17家,2006~2010年间呈现井喷趋势,增加了32家[1]。这些都是能够查阅到资料,或者能够联系到基金会的大型NGO,而有许多草根图书馆NGO,鉴于数据难以统计,暂未列其中。

表1 参与中国民间图书馆建设的NGO(截至2011)

432007圣诺亚爱心公益社团中国大陆442007中国移动爱心图书室中国大陆452008北京桂鑫慈善基金会中国大陆462008快乐阅读咨询中国大陆472008心平公益基金会中国大陆482008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中国大陆492008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蒲公英乡村计划)中国大陆502008“美团”绿色图书室计划中国大陆512009故乡书屋计划中国大陆522010芥菜种公益中国大陆532010快乐小陶子教育公益工作室中国大陆542010一公斤捐书网中国大陆552010新公民之友美味书斋阅读推广中心中国大陆

由表1可知,这50余家NGO分别执行了不同类型的基层图书馆建设项目,由于参与程度的不同以及各自影响力的不同,能够被大众所熟知的并不多。笔者选取了12个目前活跃程度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的NGO图书馆作详细介绍。

2 12个NGO图书馆

2.1 立人乡村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成立于2007年9月,其服务网站地址为:http://www.xctsg.org/。该组织的主要服务对象为青少年,它的服务方式是通过在文化落后的地区建立公益图书馆体系,并在保证其能够将图书馆服务辐射到全县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和文化推广活动,实现提高落后地区人民整体文化水平的追求。

目前,立人乡村图书馆已经成功在国内设立十个分馆,分别为:湖北黄冈市青石镇的黄侃图书馆、河南信阳市固城乡的张国栋图书馆、四川省巴中市石城乡的唐仲荣图书馆、四川省巴中市的晏阳初图书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的孙世祥图书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甘泉图书馆、江西省九江市的熊培云图书馆、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志翔图书馆、重庆市忠县的精忠图书馆以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陶行知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以读者为导向,提供基于图书馆的教育服务体系,每开设一个分馆,就要派一名服务人员长期驻扎在当地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立人乡村图书馆主张独立运作,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与当地政府或其他组织合作,各地分馆命名选择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或根据捐资者意愿来确定,为了保证每个分馆的长期持续发展,立人会在本地成立理事会共同参与图书馆的管理。立人图书馆讲求网络联动性,他们创造性地提出“1个县城中心馆带动3至5个乡镇分馆辐射9至15个村级图书站”的建造模式,以此实现互动发展[2]。

立人乡村图书馆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套相应的服务,各个分馆的服务内容不尽相同。主要形式包括:①核心书目,遴选一批高品质的图书,提供给青少年阅读;②立人读书会,通过读书会来实现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③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乡村青少年中的优秀人才还会被选拔出来参加冬令营与夏令营活动,这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助其成长;④访问学者,不定期邀请优秀的学者造访乡村图书馆,进行文化指导和交流;⑤作文比赛,每年一次“新生命”作文比赛,激发青少年的创作热情,考核图书馆的运营业绩;⑥立人选修课,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开设各式各样的选修课,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还有一系列针对教师及学校的活动,为立人乡村图书馆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建馆方式有自己的显著特点:①义工制,NGO招募的志愿者仅可以领到微薄的薪水,驻扎在地方的常驻人员也只能领到每月1 000块钱的补贴,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延续依靠的是志愿者的无私奉献;②长期性,立人图书馆不是短期项目,承诺一旦在某地成立了立人分馆,就会长期服务下去;③本地化,为了避免立人以强势文化的姿态入侵当地,该NGO通过组织本地理事会等方式实现项目本地化;④独立性,独立建馆,不附属于任何学校和当地的机构。在图书馆的创建中,立人致力于将最新的图书馆技术如“图书馆2.0”应用到实际中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创新。

2.2 青树教育基金会

美国青树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01年,由赵耀渝教授及海外侨胞在旧金山创立,其网址为http://www.evergreeneducation.org/index.php。2002年中国青树乡村图书馆服务中心建立,它是美国青树教育基金会驻中国的执行机构,负责青树在中国各地图书馆的项目运作与监督,帮助中国的贫困乡村民众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

青树图书馆注重图书馆长期的建设,对单个图书馆的发展与图书馆系统建设都提出了要求。针对独立的图书馆,青树要求其不断提升自我品位,如实现管理的自动化、服务的人性化,争取向国际水平看齐。青树图书馆系统建设则是在一个地区内形成青树图书馆的体系,实现体系内的图书馆协同发展。目前青树所采用的中心站和卫星站的二层结构模式已趋于完善,在已经建成的43所图书馆中,18所为中心站,25所为卫星站。中心站设在高中图书馆或县公共图书馆,卫星站则布局在地域相对偏僻,设施相对落后的中小学图书馆和农村文化站。

针对农村基层人员的阅读现状,青树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还开发出了许多灵活多变的小型服务项目和拓展项目。小型项目包括: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开发边陲古城乡土历史教材、当地活化石生物调查研究、学生自编阅读摘记和手抄报、培养农村学生的农作物及蔬菜种植技术等。还有针对公共馆读者的公益讲座,开设传授地方文化、健康、历史、科普知识等内容的课堂。拓展项目包括:①培训当地农民的信息技能,利用青树基金会所捐赠的电脑、投影仪等现代信息设备,培训当地农牧民通过互联网获取生产生活的前沿科学知识;②口述历史和民间文化实录,针对偏远地区正在消失的传统民间文化,实施收集口述历史和民间文化实录项目,形成档案;③与当地卫生局合作,建立校医务室,使学生在校医务室获得全面体检[3]。

青树教育基金会所建立的公益图书馆有以下特征:①参与性,青树要求每一个合作地区接受帮助的单位提供相关的配套设施,包括资金、人力等等,鼓励自主建设;②可持续性,青树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帮助当地人民增强信息能力、文化素养,同时将已有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项目推广到更多的欠发达地区。

青树在中国的第一所公益图书馆于2001年9月建造完成,截至2010年,青树已经完成了在中国7个省建立43家公益图书馆的布局,还设立了一个流动书库服务北京的4所民工子弟学校[4]。2004年,青树所推崇的“以信息素养提升为核心推动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的模式在第71届IFLA大会上获得了盖茨梅林达基金会授予的普及教育奖。青树扎根中国10年,也暴露出一系列值得重视的问题:全职管理人员与长期志愿者不足;内部的知识积累、信息共享不够,由于没有建立共同的信息网络,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从技术支撑上来看,缺少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在购书、编目等应用上管理混乱。

2.3 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

“天下溪”取名出自《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表达出一种踏实无争、默默工作,像溪水一样无声滋养大地的精神[5]。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的乡村图书馆项目开始于2003年,天下溪在创立之初提出的口号为 “一座图书馆,可以改变一个村庄”,该NGO致力于建设欠发达地区乡村的社区公益图书室和中小学公益图书室,希望图书室能够为乡村带来积极的变化,服务网址为:http://www.brooks.ngo.cn/。天下溪援建的每个图书馆都配备了志愿者精心挑选的符合农村需求的图书共1 000本,包括:农业科技、医药健康、青春励志、少儿读物、法律常识、生活常识、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八个大类。同时每个图书馆还订阅2份报纸和4~5份杂志[6]。截至2007年7月底,该组织捐建的图书馆已经达到170个,覆盖全国20个省[7]。

天下溪在发展中谋求了许多的创新模式:

(1)充分挖掘出版业的剩余价值,从库存书中淘宝。由于新华书店的垄断,出版社库存中还有许多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旧书,这些库存书的折扣力度很大,能够大大降低购买成本。同时天下溪还在发达城市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让品相好、有阅读价值的闲置书发挥利用价值。

(2)3 000元,为你的家乡建设一所图书馆。使得人们回报家乡的梦想成为现实,也成为一种乡土中国资源动员的很好的方式。通过网站宣传、口口相传等方式进行募捐,用募捐的钱反哺乡村。这个模式是2003至2006年间天下溪所倡导的主流模式。针对文化沙漠地带建造贴近村民的社区图书馆,三年中,天下溪陆续为广西五个贫困县的四十个乡村捐赠了图书。在实现过程中,由于简单的捐赠无法负担图书馆的后续支持,许多的社区图书馆在建成之后只能自生自灭,天下溪自2006年起将支援重点放在了乡村中小学上。同时在志愿者的遴选上也注重本地化的原则。

(3)“公益图书采购中盘”项目。2010年1月由心平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共同发起,联合了基金会、企事业单位、图书出版发行机构、公益组织以及志愿者团体,指定北京书乡墨林出版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为运营单位,不以营利为目标,搭建一个适应乡村图书室图书采购需求的专业化的书目服务、图书采购、藏书配置和物流运输平台。截止2010年底,公益图书采购中盘已经采选了超过110 000册的高品质正版图书,服务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余所中小学校和社区图书馆[8]。

(4)对社会第三元群体(流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员)提供阅读捐助。除了乡村图书室的服务项目之外,天下溪教育咨询机构的公益图书馆平台还针对第三元群体开创了7仔社区儿童图书室、小小读书人俱乐部、快乐小陶子流动儿童图书馆,重点关注少儿阅读与启蒙阅读。在传统的阅读指导之外,还开展一些阅读趣味活动,如“关爱图书馆深耕阅读交流会”,聘请图书馆界的名人开展公益讲座等等。

2.4 光华公益书海工程项目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是共青团中央领导下的全国公募基金会,成立于1993年。其宗旨为服务青少年科技工作、青少年成长成才,光大弘扬中华民族科学文化。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下面所设的项目包括:光华书海工程、新农村建设支持行动、创新工程等等。光华书海项目在所有的图书捐赠品牌项目中捐助数额最大、募集图书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广。

光华书海项目http://www.dobooks.net/index.asp开始于2005年,由中国共青团、新闻出版总署和光华科技基金会共同发起,项目开始的契机是源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了解到我国出版业中有大量的库存图书,而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却有许多渴望读书的人无书可读,于是想到通过募集出版社的库存图书来帮助贫困地区缓解看书难的问题。

光华书海工程有严格的运作流程:图书意向捐赠-信息整理-信息发布-图书选配-图书发送-捐赠确认。根据书海工程2009年发展报告,截至2009年,一共募集图书总码洋7.61亿元[9]。该工程的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乡村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服务农家书屋工程,以共青团为基地建设共青团希望图书室,为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图书馆捐赠图书。

光华书海工程的特色有:①互利共赢,捐赠图书的出版发行单位可以减少图书的压库,同时享受税收优惠,接收捐赠的基层图书馆、农村书屋可以获得图书资源;②按需捐赠,接收捐赠的单位可以到光华书海项目的网站上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图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图书的利用度;③长期开展,连接出版社和地方图书馆的这项书海项目会长期坚持下去。

光华书海工程项目的受助单位包括学校图书馆、大型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覆盖新疆、广西、西藏、山西、贵州等31个省区。2009年,光华书海项目被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阅读活动优秀项目”。

2.5 百草园公益图书馆

百草园公益图书馆创办于2005年3月,网址为www.ngochina.net,主办单位为NGO中国网,它向社会募集图书,在中西部的教育欠发达地区建立公益图书馆。同时还进行志愿者助学活动,派遣志愿者帮助贫困学生摆脱学习困境。

百草园公益图书馆在设立之初就对公益图书馆计划做了长期规划,预计五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建造起200家图书馆,每个图书馆的藏书达到5 000册,多媒体资料500件以上,电脑5台,参与志愿者人数1 000人。目前已经在四川省叙永县高峰小学、荞田小学和先农小学等地建立起5所公益图书馆,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也建有图书馆。由于现实条件限制,并未达到设立之初的预期规模。

百草园公益图书馆的特点有:图书馆除了向学校师生开放,当地居民凭身份证也可以入馆阅读。百草园图书馆只介入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但不参与学校内部管理活动。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如图书、电脑、音像资料等主要通过志愿者募捐,大部分为二手货。

2.6 健华图书馆

健华图书馆是美国的华人公益社团——加州圣峪中华文化协会健华社发起建造的公益图书馆,其工作于1990年正式启动,服务网址为http://lib.nit.net.cn/jianhua/dlib/。目的是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建立乡镇公共图书馆,以弥补这些地区由于贫困导致的文化设施建设空缺,为当地的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场所,方便他们免费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10]。

健华图书馆的设立有四个条件:①接收捐赠的乡镇经济贫困,缺少必要的文化发展资金;②当地政府对图书馆的建设持有积极配合的态度:无偿提供1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地,能够提供ADSL因特网的网络接口,配备至少一名以上的专职管理员;③当地人民群众对知识有渴求,有阅读能力的人要占成年人的60%以上;④交通比较便利[11]。

健华社为每个图书馆捐赠5 000美元的资金,其中3 000美元第一年到位,用以购买2台电脑和图书,第二年、第三年再各资助1 000美元,使图书馆走上正轨。1990年,第一所健华图书馆在浙江省建德市的乾潭镇创办,如今在中国大陆的19个省市自治区,主要是西部省区的欠发达地区已经共建有健华图书馆100余所,其中乡镇级别的公共馆85所。

健华图书馆的运行特点主要有:①团队成员的素质过硬,健华社的成员主要是华裔,且所聘请的志愿者和联络人员都有相关的能力要求,针对在华的志愿者,健华社规定了专门的职责要求,包括任期为三年制,联络者作为扶贫工作者无任何报酬,督促图书馆进行每年的工作总结等等;②制定有完善的申请执行程序,其中包括申请协助建馆、健华社实地考察、签订协议、执行协议、效益评估等;③建有统一的检索平台,健华图书馆中心网站中,读者可以享受到图书馆2.0的现代信息服务,书籍的一站式检索、RSS推送服务、在线咨询一应俱全。

健华社用于资助图书馆建造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华裔的捐助,这些资金的使用方向在其网站上都有严格的记录。为了对各地健华图书馆进行有效监管,健华社还专门编辑《健华图书馆通讯》,时刻掌握健华图书馆的运行动向。20余年来,健华社对中国贫困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推广有目共睹,2005年,健华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阅读推广贡献奖”。

2.7 “美团”绿色图书室计划

“美团”http://www.meizaixinling.com/是海南省“美在心灵”NGO的简称,由海南省加积中学高中部王辉敏老师于2008年初在琼海市创办,由海南籍为主的在全国各地高校就读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秉承“年轻、吃苦、奉献、成长”的团队理念,希望大学生能够尽力筹集社会的慈善捐款,用于辅助发展家乡农村的中小学基础文化事业。其总部设在海南省海口市,他们有完整的组织机构、章程和管理流程,在海南的其他10个县市都设置分队。

迄今为止,在“美团”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超过1 800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有30人[12]。 “美团”在海南境内的绿色图书室计划是其辅助项目,采用街头募捐、定点收书、校间对接等方式募集图书,然后建立爱心图书室去扶持海南落后的中小学,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帮其开阔视野。

绿色图书室计划已经是“美团”运营的较为成熟的活动之一,该NGO还设定了10年绿色图书室图书馆计划:第1~5年,绿色图书室覆盖全海南落后地区小学;第3~8年,绿色图书馆覆盖全海南落后地区的村委会;第5~10年,在全海南各镇都成立绿色图书馆。目前“美团”已经取得了阶段成果:建立了西坡小学绿色图书室,在文昌、琼海、乐东、临高、三亚建立了至少一个以上的绿色图书室,与西坡村委会联合建立了第一个绿色图书馆。

2.8 启明书社

启明书社http://www.sunriselibrary.org/_sc/1_1.html成立于2005年,该NGO的成立源于一次艾滋病村的考察,由上海的一群白领自发组建、自筹善款、自我管理,目的是为贫困人群(主要为艾滋病地区)尤其是青少年提供文化物资,改变艾滋病村的文化落后现状。

启明书社的工作成就包括:

(1)在贫困地区建立免费的乡村图书室。2005年在河南省后杨村建立第一家公益图书馆以来,启明书社以每年新建2~3家公益图书馆的速度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建成13家,分别位于河南省上蔡县、广西田阳县、山西晋中地区、安徽阜阳地区及四川地震灾区。每家图书馆藏书近2 000册,订阅10多份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平均每座图书馆的办证读者达500多人。

(2)积极参与汶川震后重建。在四川地震灾区建立“灾区图书馆”,在受灾严重的彭州市、绵竹市、都江堰市选择10所帐篷学校或救助站设立“抗震阅览角”,配置包括:100本图书、书卡、借阅证、简易书架、文体器材等。学校建成后,“阅览角”转入学校。启明书社负责书籍和器材的更新。

(3)为在上海的民工免费编写、发放“民工生活导读”。为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编写的小册子旨在提供有关衣食住行、法律援助等方面有用的信息。在中国移动的赞助下,2006年第一版印刷了15万册,在上海向农民工免费发放。手册的内容每年更新[13]。

依托当地启明图书馆,启明书社还举办各种配套活动:读后感作文竞赛、绘画竞赛、周末影院等等。启明书社还鼓励当地学生共同参与图书室的管理,也为孩子们提供技能和艺术培训。

在启明书社的网站上,有各地启明公益图书馆的最新活动报告,越来越多的贫困儿童因为启明图书馆而不断放飞梦想。

2.9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图书室项目

1988 年,一群台湾及香港留美人士在美国创立了滋根基金会,起名的含义为:民间互助,滋润根本。1996年,北京成立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http://www.zigen.org.cn/,其主管部门为教育部,挂靠在教育部下面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滋根项目经费均来自姐妹组织美国滋根基金会的捐助。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的主要服务项目有三类,一是学校教育,二是成人教育,三是农村社区发展,图书室项目隶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的图书室项目有南北区分。南方办公室的服务开展范围基本分布在贵州省,实施的图书室项目有农村的成人图书室和中小学图书室。其中农村成人图书室已经在贵州各县共建立了12所,分别是:江口县太平乡图书馆、铜仁地区图书馆、台江县施洞镇图书室、息烽县农业技术学校图书室、黄平县旧州镇图书馆、江龙镇公共图书馆、雷山县乌东村妇女活动中心图书室、江龙镇江龙村图书室、江龙镇水调村图书室、江龙镇杨柳村图书室、镇宁县黄果树镇图书馆、雷山县方祥乡妇女中心图书室。1991~2003年间,中小学图书室的组建规模达到38所,其中:雷山县16所,台江县5所,榕江县3所,黄平县2所,麻江县2所,罗甸县5所,册亨县1所,威宁县1所,镇远县1所,铜仁地区2所。每所学校图书室的资助金额控制在5 000~10 000元[14]。北方办公室实施的图书室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与河北省,工作重点集中在为民工子弟学校建造图书室上,图书室成本控制与南方图书室的要求相同。

鉴于图书室的管理会增加学校及教师的负担,北京滋根采取了班级图书角与学校图书室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所捐赠的大型图书,放到学校的图书室供教师查阅,另一部分图书则分散到班级,由学生自行管理。学生自行管理的图书还可以在不同的年级中流动,提高使用效率。滋根负责定期更新、补充。

2.10 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

2007年1月8日,“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室)”项目由国家教育部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共同开展,该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项目计划在三年的时间内,建设1 000所“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

中国移动委托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图书招标采购,各项目省教育厅、项目学校负责到货图书的验收和使用管理。截至2010年,中国移动已在我国西部地区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兵团)的中小学建立了“爱心图书馆(室)”1 175个[15]。为了保持项目的延续性,“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室)”项目二期已经启动,中国移动承诺将继续为350余所的农村中小学提供图书配备服务。该项目除了向贫困中小学捐赠图书之外,还发起全国性的读书征文比赛,鼓励孩子们充分利用配备的图书,畅谈阅读体会,抒发情感。

2.11 故乡书屋乡村公益图书馆

故乡书屋乡村公益图书馆是2009年12月在甘肃靖远农村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其网址是http://www.gxsw.org/portal.php,目的是通过建设故乡书屋乡村公益图书馆,切实改变乡村孩子落后的读书条件,让没有书读的孩子有书读,有书读的孩子会读书。通过阅读和乡村文化交流活动,切实改变乡村社区的精神面貌,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目前乡村书屋已经建成寨柯分馆和板尾分馆两座分馆,分别设在志愿者支持的一个临街铺面中和一个志愿者的家中,藏书3 000余册,均来自于甘肃省文化界教育界人士捐赠和网友捐赠。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平时14:00-18:00,周末10:00-18:00,由志愿者负责管理,同时接受借书业务。该图书馆项目最终的构想是建成故乡书屋乡村公益图书馆的主馆,按照阅读层次和阅读人数的不同,将一部分书分流到各个村庄,成立一个个小的读书阅览点。

2.12 蒲公英乡村图书馆

蒲公英乡村图书馆是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2008年暑假正式开展的“蒲公英乡村图书馆”项目内容。提倡发挥专业的精神和农村的老师同学一起,用最温馨的图书馆环境,最优秀的图书,热情的志愿者和适应当地的有效阅读模式创建最好的“乡村图书馆”。[16]安徽省阜阳临泉县姜寨镇的王楼小学和安徽省亳州涡阳县青町镇的大于小学是蒲公英图书馆最早的两所实践学校,有了成功的实践经验后,蒲公英图书馆计划向全国蔓延,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20所蒲公英乡村图书馆。

该NGO图书馆的特色体现在少儿书单上,蒲公英图书馆所购买的书籍均来自于这份书单,它汇集了当前国内少儿类最优秀的2 000多种图书。书单最初来源于知名阅读推广人的推荐,后来根据蒲公英图书馆的实践,根据少儿的阅读喜好不断进行剔除与增补。除此之外,蒲公英图书馆还备有数百种适合农村百姓生产种植的培训类图书与光盘,目的是希望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图书馆能为整个乡村的进步服务。

3 结语

在一般意义上,NGO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方式有:协助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帮助图书馆的软实力提升,参与图书馆的读者技能培训,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协助图书馆为特殊读者服务以及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来源。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参与性、可持续性、拓展性、网络互动性以及自下而上性上。

通过上述典型,可知NGO图书馆大致分为三类:①为国际NGO图书馆,由海外慈善组织所创建,如青树教育基金会图书馆、滋根乡村图书馆;②为本土NGO图书馆,由致力于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国内NGO团体创建,如天下溪教育咨询机构乡村图书馆、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③为农村自发NGO图书馆,由农村中的独立的先觉知识分子创建。

NGO的图书馆行为满足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国际接轨,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发展空间。

[1] 邱奉捷、王子舟. NGO援建民间图书馆发展报告(2011年)[J]. 图书与情报,2011(6):1-9.

[2] 关于立人乡村图书馆[EB/OL]. [2013-02-16]. http://www.xctsg.org/archives/75.

[3] 张 昱,周文杰. 青树乡村图书馆建设之路[J]. 图书与情报,2010(3):40-45,76.

[4] Who we are [EB/OL]. [2013-02-16]. http://www.evergreeneducation.org/index.php.

[5] 付惠萍. 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求索——从天下溪乡村图书馆项目看民间组织参与图书馆建设[J]. 图书与情报,2008(1):21-22,28.

[6] 付 涛. 乡村图书馆交流网络初现[EB/OL].[2013-2-16].http:/www.jiaby.cn/viewthread.php?tid=83716.

[7] 周 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外社会力量援助图书馆之考察[J].图书与情报,2008(1):16-20.

[8] 公益图书采购中盘简介[EB/OL]. [2013-02-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6f0cae0100os71.html.

[9] 书海工程发展报告[EB/OL]. [2013-02-16]. http://www.dobooks.net/fzbg1.asp?lb=书海工程发展报告.

[10] 李 芳. 一种新的乡镇图书馆发展模式——记健华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及其启示[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9):99-101.

[11] 健华图书馆中心[EB/OL]. [2013-02-16]. http://lib.nit.net.cn/jianhua/dlib/.

[12] 海南省“美在心灵”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协会简介[EB/OL]. [2013-02-16]. http://www.meizaixinling.com/viewthread.php?tid=2433.

[13] 启明大事记[EB/OL]. [2013-02-16]. http://www.sunriselibrary.org/_sc/2_1.html.

[14]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工作简况介绍[EB/OL]. [2013-02-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3c8820100kr15.html.

[15] 关于参加2010年教育部、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项目读书征文评比活动的通知[EB/OL]. [2013-02-16].http://www.sctjedu.net/newsInfo.aspx?pkId=4866.

[16] 王志纯. 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现状与对策[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188-190.

(责任编校 骆雪松)

The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PlayinganActiveRoleintheConstructionofChinesePrivateLibraries

Lv Zhujun

CTCC Mobile Phone Reading Base, Hangzhou 31006, China

Based on a survey of 54 library NGO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urrent article gives a description of the 12 NGOs which are quite influential and active in China’s librarianship,including Liren Rural Library, Qingshu Educational Foundation, Dandelion Rural Library, etc. And it summarizes the way those NGOs participate in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their participation. Besides, it roughly classifies those library NGOs.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at library NGO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ibrary undertaking and help Chinese libraries act 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that they ar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have room for their development.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private library; librarianship

G258.89

吕竹君,女,1985年生,中国电信手机阅读基地内容策划,发表论文7篇。

猜你喜欢

非政府组织图书室公益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公益
公益
公益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中外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比较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非政府组织助推“一带一路”共同体建设路径
公共管理怎样用好非政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