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幼儿隐性结核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9-18余元华王永慧熊晓红黄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卡介苗活动性涂片

余元华,王永慧,熊晓红,黄玉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 防保感控处,湖北 十堰 442000;2.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保感控处,浙江 杭州 650011)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幼儿隐性结核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余元华1,王永慧1,熊晓红1,黄玉2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 防保感控处,湖北 十堰 442000;2.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保感控处,浙江 杭州 650011)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试验在幼儿隐性结核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来十堰市太和医院诊治的疑似隐性结核感染的患者33例和活动性结核感染患者35例作为观擦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来十堰市太和医院体检的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以上3组进行痰涂片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比较不同方法阳性率。结果在疑似隐性结核感组中,IGRA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TST和痰涂片分析(P<0.05);在活动性结核感染组中,IGRA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TST和痰涂片分析(P<0.05);在健康对照组中,TST的检测结果高于IGRA,这与研究对象曾接种过卡介苗有关。IGRA在疑似隐性结核感组和活动性结核感染组检测阳性率分析,P>0.05。结论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作为隐性结核感染诊断的方法之一。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隐性结核感染;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来十堰市太和医院诊治的疑似隐性结核感染的患者33例和活动性结核感染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来十堰市太和医院体检的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隐性结核感染诊断标准:结核素试验阳性反应,肺内原发病灶小,相应引流淋巴结未增大,胸部X片不显异常阴影,也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无伴发其他异常征象。活动性肺结核诊断参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执行。疑似隐性结核感染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6.2±3.9)岁;活动性结核感染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5.1±3.3);健康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7.4±1.4)岁,所有研究对象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以上所有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向患者说明研究仅限于“科学研究使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痰涂片分析、TST和IGRA。γ干扰素试验使用TB-IGRA试剂盒检测(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0425),按照试剂说明书所述方法进行操作,阳性判定标准为[6]:①空白对照孔的斑点数小于5个,而检测孔的斑点数减去空白孔的斑点数不小于6个;②空白对照孔的斑点数不小于6个,而检测孔的斑点数是空白对照孔斑点数的2倍之多。结核素皮肤试验给研究对象前臂皮内注射0.1mL的标注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72 h后检查反应结果,并记录硬结直径,当硬结直径大于10mm时为阳性。痰涂片分析是取研究对象的痰液、胸水等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去沉淀制成涂片,干燥固定后使用抗酸染色,若观察到抗酸杆菌则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使用秩和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活动性结核感染组中,IGRA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TST和痰涂片分析(P<0.05),在疑似隐性结核感染组中,IGRA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TST和痰涂片分析,(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测方法阳性检测结果分析[n(%)]Tab.1 Analysis of positive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n(%)]

3 讨论

隐性结核感染是指患者已经感染结核杆菌,但无结核中毒症状,其胸部检查没有异常者,因此是一种难以进行病原学诊断的疾病,有研究表明,在隐性结核感染的人群中大约有5%~10%可转化成活动性结核病[1]。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是全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痰涂片分析、TST、结核抗体检测等,因其操作简便而广泛使用,但在卡介苗接种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测试中会出现假阳性,免疫力低下者和婴幼儿在测试中会出现假阴性,这说明在此年龄段TST的灵敏度低,因此需要寻找更敏感、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的诊断方法,最近出现的干扰素释放试验断隐性结核感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技术,因其不受卡介苗接种的影响而被医学研究者关注。

干扰素释放试验是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抗原,体外刺激受检者的全血或外周血单个细胞,致使T淋巴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F-γ),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或酶联免疫斑点等方法定量检测INF-γ的释放水平,根据INF-γ的释放水平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隐性结核感染[7]。随人们研究发现:分泌靶抗原-6和培养滤过蛋白存在一段RD1区编码,该区只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和少数致病性分枝杆菌基因中,而卡介苗菌株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的基因中无此区域[8],由此产生了2种较为成熟的商业化血液免疫检测技术:英国牛津公司的T-SPOT.TB(T-SPOT)和澳大利亚诊断公司的QuantiFERON-TB Gold(QFT)。T-SPOT是在体外将结核分枝杆菌特有抗原CFP-10和ESAT-6与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反应,释放INF-γ,通过体外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释放INF-γ的T细胞数;QFT原理与T-SPOT检测技术相同,但检测INF-γ水平是通过体外酶联免疫分析技术,也就是说,T-SPOT的侧重点在于检测分泌抗原特异性细胞的细胞数,QFT侧重检验T细胞释放到上清液中INF-γ的量。干扰素释放试验已在国外临床检测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经临床验证其特异性达到了99.9%,灵敏度为96.3%[9],可见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是十分高的,能够有效的诊断隐性结核感染。

本试验分别以隐性结核感染患者、活动性结核感染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痰涂片分析、TST及IGR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中使用IGRA法检测出2例阳性病例,调查发现,他们均暴露在高危环境下而感染;使用TST法检测出6例阳性病例,这与受检者接种过卡介苗及暴露在高危环境有关。在活动性结核感染组中,IGRA、TST、痰涂片的敏感度分别为:91.43%、85.71%、54.29%,IGRA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TST和痰涂片分析,P<0.05,这与孙琳[10]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疑似隐性结核感染组中IGRA、TST、痰涂片的敏感度分别为:84.85%、60.61%、21.21%,IGRA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TST和痰涂片分析(P<0.05)说明IGRA具有高度敏感性,对隐性结核感染的确诊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国是一个结核病高发国家,卡介苗接种率也居高不下,用传统的TST试验对幼儿隐形结核感染容易产生假阴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还不能完全取代TST,但在临床上不能判断卡介苗接种的阳性结果时,可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作为辅助检查。

综上所述,IGRA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手段之一,可以辅助诊断结核病。

[1]沈洪波,王洪海.治疗性结核疫苗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0,5(2):111-116.

[2]Mason CM,Ali J.Immunity against mycobacteria[J].Se minRespir Care Med,2004,25(1):53-61.

[3]辛田田,黎有伦.结核潜伏感染诊断方法新进展与临床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9(4):403-406.

[4]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8.

[5]Larzt BW,Narvarte HJ,Holt D,et al.Congenital tuberculosis and management of exposure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2,23(10):573-579.

[6]蒋英,张胜男,黄小玲,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用于结核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药业,2012,21(13):87-89.

[7]文霞,柳爱华,宝福凯,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应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7):542-545.

[8]Behr MA,Wilson MA,Gill WP,et al.Comparative genomics of BCG vaccines by whole-genome DNA microarray[J].Science,1999,284(5419):1520-1523.

[9]Sedgwick JD.ELISPOT assay:a personal retrospective[J].Methods Mol Biol,2005,302:3-14.

[10]孙琳,焦伟伟,赵顺英,等.ELISPOT检测技术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5(6):349-353.

[11]蒋克珉,柯明文,戴君禄,等.人胎胸腺素对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6,17(1):30-31.

[12]马君,宋滇文,邵将,等.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腰椎结核[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13-16.

[13]高翠南,谭青云,许卓卫,等.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检出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6):328-330.

[14]朴文.脊柱结核的MRI表现[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04-130.

[15]肖志辉.脊柱结核的MRI和CT诊断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5):358-359.

(编校:李璐璐)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 for diagnosis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children

YU Yuan-hua1,WANG Yong-hui1,XIONG Xiao-hong1,HUANG Yu2

(1.Preventive Control Department,The Affiliated Shiyan Taihe Hospital of HubeiMedical College,Shiyan 442000,China;2.Preventive Control Department,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65001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 in early childhood diagnosis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Methods33 patientswith suspected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and 35 patientswith active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 2013 were selected.During the same period selected 30 healthy children as a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 were given sputum smear analysis,tuberculin skin test(TST)and vinterferon release assay(IGRA).Compare the positive rate of differentmethods.ResultsIn suspected latent tuberculosis group,IGRA test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ST and sputum smearmethod(P<0.05);in active tuberculosis infection group,IGRA test results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ST and sputum smear(P<0.05);in healthy control group,TST test results were higher than the IGRA,it is because of patients had been vaccinated with BCG.ConclusionIGRA can be used as one way to diagnosis the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tuberculin skin test

R446.19

A

1005-1678(2014)03-0103-03

隐性结核感染是指患者已经感染结核杆菌,但无结核中毒症状,其胸部检查没有异常者。有研究表明,在隐性结核感染的人群中大约有5%~10%可转化成活动性结核病[1]。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是全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感染结核杆菌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1/3,每年约有800万人因感染结核而发病[2],我国每年约有130万人发病,居世界第2位,成为全球22个流行结核病的国家之一[3]。据调查,小于14岁的儿童结核病感染率为9.0%[4],由于儿童的自身免疫力较弱,感染结核杆菌后极易转为活动性结核病,另外未经诊治的隐性结核感染的患儿将是其成人后患结核病的巨大隐患。因此,要控制儿童结核病的感染必须加强结核病的诊断,并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目前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是接种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 vaccine,BCG),但这只能减轻感染后的发病,并不能有效的预防感染,因此,对隐性结核感染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结核病最好的预防措施。目前对隐性结核感染的主要诊断是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来确定的,但在卡介苗接种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测试中会出现假阳性,免疫力低下者和婴幼儿在测试中会出现假阴性,北美对2635例暴露于结核感染的新生儿做TST后并未出现阳性[5],这说明在此年龄段TST的灵敏度低,因此需要寻找更敏感、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的诊断方法,最近出现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隐性结核感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技术,我院使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诊断隐性结核感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011年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B类(2011KYB027)

余元华,男,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疾病控制,E-mail:a15911541871@163.com。

猜你喜欢

卡介苗活动性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卡介苗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卡介苗接种后发生感染的可能原因研究现况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