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校企多层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

2014-09-15秀芹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学教学资源课程体系

,秀芹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 300180)

一、构建背景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趋势。根据教职成【2010】9号文件,即《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此带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对于推动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以上《意见》等相关文件,2011年7月,国家启动了首批287所国家级骨干示范校的建设,其中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成为国家级骨干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之一。根据天津市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建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天津地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够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物流企业营销、仓储管理、物流运输、配送管理、装卸搬运、信息客服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天津作为北方最大港口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

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多层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根据《意见》中的七项基本任务要求,我们将企业引入更深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来,并与本地区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基本构建了多层交互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多层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见图1)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层面的交互,实现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中的规划层交互,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设计层交互,在校内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实施层交互和在校外顶岗实习中的评价层交互。

1.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中的规划层交互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中的规划层交互是指以物流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培养目标、实现途径等。以校企共建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依托,通过到企业调研、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根据物流行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变化情况,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不断完善“多层交互式”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开发订单需求式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中的规划层面交互,使专业建设与企业岗位需求实现紧贴式发展。

图1 “多层交互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

通过对本地区物流企业调研和走访,了解到物流企业对基层工作岗位的需求情况,并较系统的形成了该专业岗位群的基本职业素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表,如表1、表2所示。

表1 物流服务与管理岗位群基本职业素质与能力表

表2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专业能力要求

2.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设计层交互

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设计层交互是为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在学校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设置哪些课程和项目。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通过校企定期例会制度,与校企合作委员会专家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研讨,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实现校企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设计层面交互。

首先,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设计层交互中,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路,见图2。在广泛的企业调研基础上,与物流企业管理专家、技术骨干等共同确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行动领域,并通过召开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而后为各学习领域逐步开发学习情境。

图2 课程内容开发的思路

经过前期召开企业专家与教育专家研讨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重构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开发的学习领域如表3所示。

针对表3开发的学习领域,通过召开校企专家学习情境设计研讨会的形式,开发具体的学习情境,即培养学生具备物流企业某项岗位技能的学习或训练项目的载体。在此以仓储业务综合实训这一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开发为例,根据不同企业仓库作业、不同信息化应用程度的仓库作业和不同货物类型仓库作业,划分9个典型学习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不同仓库中具备仓储保管作业能力。具体学习情境见表4。

3.校内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实施层交互

在多层交互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在教学过程中的交互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活动。校内教学资源建设的校企交互主要包括校企共享物流设备资源、共建实训资源、共建课程资源、共建教材资源等过程,并通过企业为校内实训教学提供有力指导,实现校企在校内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实施层面交互,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校企在校内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典型合作项目如表5所示。

4.校外顶岗实习的评价层交互

通过不断完善工学结合期间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方案,建立由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四方参与的,适应校内理论、实训教学和校外企业实践三个层面教学的“四方三层”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并形成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不间断跟踪和企业评价实时反馈制度,实现校企在学生校外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层面交互。其中校外企业实践部分对于学生岗位实践技能的提高有直接的帮助,我们采用校外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为主(评价表见表6),实习指导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

表3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转化表

表4 仓储业务综合实训学习情境规划

表5 校内教学资源建设中的校企交互工作任务表

表6校外企业实践考核评价表工学结合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班级专业实习时间实习期间考勤情况(单位填写)□全勤□病(事)假累计 天□旷工(旷课)累计 天(1天相当于8节课)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企业人员(70%)指导教师(20%)学生互评(10%)职业态度(40%)遵守企业章程(10分)考勤(10分)敬业、诚信意识(10分)团结协作精神(10分)业务能力(30%)工作能力(10分)专业知识(10分)沟通能力(10分)业绩效果(30%)完成指定工作(10分)工作质量(10分)参加单位组织活动(10分) 总 分评价等级A:100—90分(优秀)B:89—80分(良好)C:79—60分(及格) D:59分以下(不及格)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多层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基于天津地区物流企业的初中级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从规划层、设计层、实施层和评价层四个层面,与本地区典型物流企业合作,逐步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机制,不断提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水平质量,为同类学校该专业的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邓泽民.职业教育实训设计[M].北京:铁道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工学教学资源课程体系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