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戊酸钠片对老年癫痫患者腺苷酶水平的影响

2014-09-13林晓静杨建波徐金凤张震中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抗癫痫谷氨酸腺苷

林晓静 杨建波 邹 全 徐金凤 张 倩 张震中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前癫痫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理清,但是已经认识到腺苷系统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其在抗癫痫和保护脑组织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腺苷的产生主要是腺苷酸酶水解腺苷酸而成,熟知的如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等是该系统的成员,都有抗惊厥及神经保护作用〔1〕。癫痫发作后脑内各类腺苷含量剧增,起到自我抑制癫痫反复发作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腺苷酸酶的作用功不可没。目前对癫痫发作后腺苷酶活性的研究甚少,而药物对该酶的影响更为罕见,本研究尝试在该领域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癫痫患者,完成全部实验计划的病例共69例,全部病例都有癫痫相关症状,并经脑电图(EEG)或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确诊,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计划。按有无使用丙戊酸钠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使用丙戊酸钠者36例,设为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60~81〔平均(68.24±10.62)〕岁,丙戊酸钠单一药物使用者17例,联合用药者19例。未使用丙戊酸钠者33例设为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60~79〔平均(66.84±8.36)〕岁,抗癫痫药物单一药物使用者16例,联合用药者17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常规丙戊酸钠片(商品名:德巴金,生产厂家: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药准字:J20030059)治疗,600~1 200 mg/d,分2~3次服用。其他抗癫痫药物按常规用药。

1.2.2标本采集 两组患者均在清晨静息状态留取肘静脉血4 ml待查,两组须与上次发作时间间隔12 h以上,并都放置留置针备用,及时留取标本。当癫痫再次发作后及时准点留取5、10、20、30、60 min及12 h时间点血液标本。留取标本在室温下静置30~60 min后离心15 min(离心温度4℃,转速3 000 r/min),离心结束后留取上层血清置于Eppendorf管,置于-70℃冷藏待测。

1.2.3ATP、ADP、AMP水解率的测定 参照文献方法,选取Tris-HCl溶液进行实验,检测ATP和ADP时pH 8.0,检测AMP时pH7.2。汲取Tris-HCl溶液175 μl,后精确加入5 μl待测血清,37℃预孵育10 min。到时间后加入10 μl ATP或ADP或AMP,调制到1.0 mmol/L的反应浓度后37℃下再次孵育10 min。到点后加入10%三氯醋酸200 μl以终止反应。630 nm处测定吸光度。依加入腺苷酸种类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腺苷酸水解率,每个血清样本均重复测定3次取均值,以单位毫升血清每分钟释放的无机磷酸盐量(nmol)量化腺苷酸酶活性。

1.2.4磷酸二酯酶(PDE)活性测定 同样参照文献〔2〕方法。40 mmol/L Tris-HCL溶液中磷酸-硝基酚-5′-一磷酸胸苷(p-Nph-5′-TPM)浓度0.5 mmol/L,酸碱度pH8.9。精确汲取230 μl 37℃下预孵育10 min。到时间后加入20 μl血清反应开始,37℃孵育10 min。到点后加入0.2 mol/L NaOH 750 μl以终止反应。400 nm吸光度处测定磷酸-硝基酚的量。以单位毫升血清每分钟释放的磷酸-硝基酚量(nmol)量化酶活性。

2 结 果

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间期ATP、ADP、AMP水解率和PDE活性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癫痫发作5 min后两组ATP、ADP、AMP水解率均快速升高,PDE活性也同时上升,20 min时各指标达到高峰,30 min时有所回落,60 min时仍保持较高水准,但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更显著,高水平时间维持更长,癫痫发作后5~60 min各指标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12 h后各指标恢复原有水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癫痫各时间段ATP、ADP、AMP水解率和PDE活性的比较±s)

3 讨 论

癫痫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而老年癫痫多为继发出现,其成因更为复杂,临床上经常找不到具体病因〔3〕。丙戊酸钠作为抗癫痫药物的主要种类之一因其副作用小,对几乎所有的癫痫都有治疗作用而倍受重视。在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腺苷抗癫痫作用引起重视的背景下,本文尝试从丙戊酸钠对腺苷酶影响方面做出探索。

癫痫公认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使大脑功能短暂的障碍而表现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大脑的异常发电起始阶段,兴奋性神经递质ATP的作用不能不讨论,目前重视较高的钙平衡学说中ATP可谓举足轻重,该理论〔4〕认为Schwan细胞接触神经细胞接头处的ATP后启动动作电位,钙离子就随之内流了,可见突触间ATP促进了癫痫的发生。癫痫发生之后剧烈的同步放电会消耗大量能量,糖酵解随之启动以弥补脑的供能不足,ATP作为糖酵解的产物随之大量产生,这有些令人困惑,似乎诱发能量增加了,但所幸ATP增加并非全部集聚于神经肌肉接头处,而大量ATP水解之后形成的腺苷被认为是癫痫结束的内在保护性物质〔5〕。ATP、ADP、AMP三者同属腺苷酸,相互之间可相互转化,并且可经不同腺苷酸酶转化为腺苷,不少研究〔6,7〕证实癫痫发生之后ATP、ADP、AMP的水解迅速升高,产生大量的腺苷可恢复神经的平衡状态抑制癫痫的再发生,可见腺苷酸酶活性增高有助于治疗癫痫。可以推理,如若此类酶活性增高,则不单可促进兴奋性递质ATP的水解而维护兴奋性递质不超量,也可以增加抑制性递质腺苷的存在而进一步维护神经系统这两种共轭递质平衡。

丙戊酸钠的药理学机制也不甚明了,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激活谷氨酸脱羧酶和抑制γ-氨基丁酸(GABA)转氨酶而起到抗癫痫作用〔8,9〕,并且抑制谷氨酸释放。上述理论显示丙戊酸钠可显著降低神经突触间谷氨酸含量,令人感兴趣的是Nicolaidis等〔2〕认为腺苷发挥抗癫痫就是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实现的,而谷氨酸就是这种类氨基酸的代表。谷氨酸和腺苷可竞争同一类钾离子通道而起到抑制神经抑制作用,并且腺苷可以抑制谷氨酸的释放〔10〕,丙戊酸钠、腺苷、谷氨酸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虽然现在仍不能断言这两者之间到有何种联系,但是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有理由做出合理的假设,即丙戊酸钠可以影响到腺苷的合成增量而起到控制癫痫发作,目前已知的其抑制谷氨酸释放或许就是这个过程的次生结果,或者也可以推理丙戊酸钠的抗癫痫作用机制的一部分就是通过影响腺苷水平而实现的。丙戊酸钠从现药理学研究来看并不压制癫痫电兴奋起始,而主要是增加抑制兴奋在扩散类物质的含量而起到抗癫痫作用〔11〕,GABA是此类,腺苷也有理由可认为是此作用中的一部分,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支持这一立论,显示出其对腺苷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维持较长的时间。

丙戊酸钠作为抗癫痫的一线用药,临床中许多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癫痫使用后也能获得一定的控制,这种特点不能不引起重视。本文研究了丙戊酸钠影响主要腺苷酸种类水解率的可能,并在已有条件下对PDE活性做出了直接测定,显然丙戊酸钠也影响到了类酶的活性,有助于更深层次的了解丙戊酸钠药理学机制,期待更深多的研究加以印证。

4 参考文献

1Williams-Karnesky RL,Sandau US,Lusardi TA,etal.Epigenetic changes induced by adenosine augmentation therapy prevent epileptogenesis〔J〕.J Clin Invest,2013;123(8):3552-63.

2Nicolaidis R,Bruno AN,Sarkis JJ,etal.Increase of adenine nucleotide hydrolysis in rat hippocampal slices after seizures induced by quinolinic acid〔J〕.Neurochem Res,2005;30(3):385-90.

3吕晓萍,吕晓民,吕 洋,等.老年癫痫发作65例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1296-7.

4Faria LC,Parada I,Prince DA.Interneuronal calcium channel abnormalities in posttraumatic epileptogenic neocortex〔J〕.Neurobiol Dis,2012;45(2):821-8.

5阳 衡,彭毓棻,伍炯星,等.糖酵解参与痫性发作时能量代谢及痫性发作终止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2011;42( 5):363-6.

6耿建红.癫痫患者发作后血清腺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1.

7单 峤,王世勋,李培栋,等.老年癫痫发作患者腺苷及腺苷酸酶动态表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17-9.

8孙 伟,毛 薇,王玉平,等.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48-9.

9李 格,杨小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300例临床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6(6):420-2.

10Fredholm BB,Dunwiddie TV.How does adenosine inhibit transmitter release〔J〕?Trends Pharmacol Sci,1988;9(4):130-4.

11许 虹,张明之,龙发青,等.托吡酯和丙戊酸钠缓释片对成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2):1587-90.

猜你喜欢

抗癫痫谷氨酸腺苷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抗癫痫药的干预效果观察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特征及抗癫痫药物干预效果观察
抗癫痫Ⅰ类新药派恩加滨获准临床研究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淫羊藿总黄酮对谷氨酸和咖啡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