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注水量的探讨

2014-09-12何笛何培红赵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4期
关键词:漏尿双腔尿管

何笛 何培红 赵琼

老年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注水量的探讨

何笛 何培红 赵琼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时, 气囊注水量对漏尿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3例。实验组患者尿管气囊内注入8 ml生理盐水固定;对照组注入15~20 ml生理盐水固定, 对比两组患者漏尿情况。结果 观察7天后,实验组漏尿7例, 对照组漏尿13例。结论 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注入8 ml生理盐水, 可有效防止漏尿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气囊;注水量

留置尿管后, 安静状态、膀胱充盈情况下未夹闭尿管或夹闭尿管后, 尿液自然沿尿道口渗出, 出现“尿床”现象, 即可判断为渗尿[1]。而老年患者由于其器官退行性变化, 漏尿现象更为普遍。有研究发现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尿管时, 向气囊注水15~20 ml的漏尿率大于注水6~8 ml的漏尿率, 这提示气囊注水量的多少与漏尿有着密切关系, 本实验为探讨气囊注水量对漏尿的影响, 进行了分组对比观察, 发现在≥60岁的老年患者中, 向气囊内注入8 ml的生理盐水可有效防止漏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需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126例, 年龄≥60岁, 其中男55例, 女71例。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63例, 一组为对照组, 一组为实验组。通过两组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 根据病人情况选取合适的(16~18F)双腔气囊尿管, 按无菌导尿技术常规及流程操作, 男性气囊尿管插入尿道20~22 cm, 见有尿液流出再插入6~8 cm;女性气囊尿管插入尿道4~6 cm, 见尿后再插入2~4 cm, 然后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入8 ml, 对照组注入20 ml。注水毕均将导尿管轻轻向外拉动, 使气囊处于尿道内口处。连接一次性无菌引流袋并固定于床旁(低于耻骨联合), 在置管后观察有无漏尿。

2 结果

观察7 d, 实验组漏尿7例, 对照组漏尿13例, 说明留置气囊尿管注入8 ml生理盐水能有效防止漏尿的发生。

3 讨论

双腔气囊尿管由于操作简便, 管壁柔软, 固定稳定等优点[2], 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尿管插入膀胱后, 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 部分患者会有尿意, 产生排尿动作。由于膀胱收缩, 增加了尿液外渗的动力, 因此要对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嘱患者不做自主排尿动作, 以减轻膀胱压力, 减少漏尿发生。同时, 根据患者输液和饮食情况, 制定合理的间断夹闭开放时间, 对防止漏尿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对留置尿管的患者, 要注意观察尿管有无折叠、扭曲、受压, 避免引流不畅, 防止膀胱压力过高引起漏尿。有研究表明, 50岁开始膀胱容量要比20岁时减少40%,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生理结构出现较大变化, 特别是老年女性患者, 会阴部肌肉弹性差, 尿道括约肌松弛, 在咳嗽、用力排便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 更易漏尿。

有人认为尿管气囊内的注水量与患者的舒适度成正相关。陈玲[3]指出, 气囊内注入量越多, 气囊越大, 气囊与膀胱黏膜的摩擦面越大, 刺激膀胱内壁神经强度增大同时对黏膜的损伤越大, 患者的疼痛感、不适感及术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越大。而注水量过大还可造成气囊在膀胱内浮动, 与尿道内口接触面积减少, 封闭尿道内口效果不佳, 从而导致漏尿的发生。而小剂量的注水就能起到很好的内固定作用, 一般以6~8 ml为宜[4]。本试验结果显示:尿管气囊内注水量多并不等于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漏尿, 气囊内注水8 ml能有效防止漏尿。这对临床留置尿管技术有指导性意义。

[1] 黄群英.留置气囊导尿管后尿液渗尿原因分析及对策.右江医学 , 2009 , 37(3):330-331.

[2] 林楚芳.气囊尿管拔除并发症及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3, 11(6):614

[3] 陈玲.气囊导尿管留置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及临床分析.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8):865-866.

[4] 于虹.老年患者留置导尿 6 例出现溢尿的原因与对策.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2):126-126.

2014-03-28]

462500 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ICU

猜你喜欢

漏尿双腔尿管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
前列腺术后漏尿一般是暂时的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