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尿路感染的诊断与临床治疗体会

2014-09-12蔡荣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4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尿路感染血常规

蔡荣盛

小儿尿路感染的诊断与临床治疗体会

蔡荣盛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提高其诊断的正确率, 并总结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小儿尿路感染患者96例, 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96例小儿尿路感染患者, 分析其发病的临床特点, 提高疾病的诊断效果, 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 通过分析案例发现, 小儿尿路感染多为急性发作, 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尿培养菌群数量提示尿路感染, 主要感染方式为上行病原微生物感染, 患儿中常出现非典型尿路感染,易发生漏诊、误诊。结论 根据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 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结合其临床特点可提高小儿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尿路感染;诊断;治疗体会

小儿尿路感染是幼儿时期较为多发的疾病, 其发病率较高, 病因及影响因素较多, 并且近年来, 临床上出现较多非典型临床特点的小儿尿路感染患者, 易导致临床诊断上发生误诊、漏诊[1]。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96例小儿尿路感染患者, 总结其临床发病特点, 提高对小儿尿路感染的危害和影响的认识, 总结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减轻患儿所受痛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小儿尿路感染患者96例, 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43例, 女性患儿53例, 年龄在5个月~8岁, 平均年龄为(4.3±2.5)岁, 病程为2~5 d, 平均病程时间为(3.3±0.5) d。其中院内感染16例, 再感染80例, 患儿常表现为高热伴惊厥、寒战, 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恶心、腹泻、全身不适、腰痛、肾区叩击痛, 并有败血症、黄疸、体温不升等现象发生。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行血常规检查, 计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检查红细胞沉降速率。尿常规采集患儿尿液进行尿培养, 尿培养应在抗生素治疗前进行, 取尿前患儿减少饮水次数, 蓄尿过程应防止尿液污染, 并于治疗前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和细菌培养, 确定尿培养阴阳性, 确定菌落类型。行B超泌尿系统检查, 判断尿路感染类型。

1.3 效果评价标准 尿检白细胞(+)~(++++)提示感染发生,镜检白细胞≥5 /Hp表示尿路感染, 若出现白细胞管型, 提示肾盂肾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109/L、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表示感染发生, ;尿培养菌落计数≥10万/ml提示病原菌感染, 1~10万/ml提示高度可疑。

1.4 治疗方案 青霉素联合头孢菌素静脉滴注10 d, 复发再感染患儿加强静脉滴注15 d, 病情稳定后停止静脉滴注, 口服抗感染药物;获取尿培养结果后根据药敏结果适度调整治疗方案。

2 结果

96例小儿尿路感染患者中, 54例患儿尿检白细胞显示(+)~(++++), 49例患儿血常规WBC≥15×109/L, 22例患儿红细胞沉降速率加快;90例患儿尿离心镜检白细胞≥5/Hp, 85例患儿菌落计数≥10万/ml, 6例菌落计数在1~10万/ml[2];B超显示96例患儿均尿路异常, 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其中单侧发生肾积水5例, 双侧肾积水3例。

3 讨论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 为病原微生物通过尿道入侵泌尿系统, 于其中繁殖生存, 引起泌尿系统黏膜或组织发生感染,小儿尿路感染多为上行性病原微生物感染, 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中毒, 通常为非典型特殊症状, 因此在对小儿发热性待查疾病的诊断时应考虑尿路感染的可能, 及时区别与其他系统急性感染[1,2]。肾盂肾炎性小儿尿路感染严重者可合并败血症、黄疸, 特别是新生儿和先天性肾病患儿[3], 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 会引起尿流不畅发生感染, 细菌持续性入侵泌尿系统导致肾内感形成瘢痕, 并易导致泌尿系统病变畸形, 导致尿路感染顽固性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因此对小儿尿路感染应进行及早诊断, 及早采取治疗,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针对典型、非典型小儿尿路感染行血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技术手段确定患儿感染源及菌落数量、性质[4],可对小儿尿路感染诊断提供重要指导。

针对小儿尿路感染临床特点进行治疗, 可采用一般治疗联合抗感染治疗。患儿应多卧床休息, 多饮水, 食用易消化流食, 摄入必须营养, 药物治疗主要根据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及药敏结果选药, 小儿尿路感染为上行感染, 应选用血和肾浓度高的药物, 尽可能采用低毒性抗生素类药物。

综上所述, 小儿尿路感染患者因生理特点, 易发生继发性感染, 加重病情, 并且感染反复发作。未发生尿路感染的婴儿, 家长应做好预防工作, 注意局部卫生, 男婴及时进行包皮环切, 保证婴儿的营养供应。对尿路感染患儿应及时就诊, 根据药敏结果谨慎选药并进行治疗。

[1] 郭立申.小儿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现代实用医学, 2006, 18(8):529-530.

[2] 刘春明.小儿尿路感染136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2(9):116-117.

[3] 李晓忠, 邹敏.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2009, 24(5):398-399.

[4] 杨立春, 高德红, 孙宏伟, 等.33例小儿尿路感染的诊断及临床治疗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1):163-164.

2014-03-19]

118300 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尿路感染血常规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血常规解读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