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近代政治人物群体时空分布与特征

2014-09-11

关键词:六安安徽密度

林 家 虎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8)

安徽近代政治人物群体时空分布与特征

林 家 虎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8)

安徽政治人物群体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从区域人文地理学视角考察,这一人物群体在数量与密度的区域分布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呈现出由江淮之间向南北两端衰减的分布趋势,并在人物分布的区域变迁中形成了沿江与皖西北两条各具特色的人物分布带。

安徽;近代;政治人物;时空分布

近代以来,安徽地区相继涌现出捻军、淮军、北洋皖系集团以及民主主义革命派等政治人物群体,在安徽以至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区域人文地理学视角,探讨安徽近代政治人物群体的时空分布与特征,对于揭示安徽近代政治人物群体分布演变与地域系统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关于政治人物分布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社会政治变革以及自然地理等方面内在联系的规律性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物地理分布统计

本文选取近年出版的较权威的《安徽省志·人物志》与《安徽历史名人词典》作为人物统计依据。两书所收录对象,“主要是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安徽省内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1]。综合两书收录的人物资料,共统计在1840—1949年的近代史时段内安徽籍各届政府官员、将领与各类革命人物1 102人。其中,统计区域“安徽”指近代安徽省行政区域。在行政建制上,民国时期安徽虽然实行了废府存县变革,但其县级区划自晚清一直延续到南京政府前期,直至1932-1936年间先后析置立煌、嘉山、临泉、岳西4县,县级政区才有了部分变化。因此,为便于比较,统计人物的籍贯地全部转换为1936年后的安徽县级建制地名。按照这一时期的县级区划,近代安徽政治人物的籍贯地分布如下。

表1 安徽近代分县政治人物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安徽历史名人词典》《安徽省志·人物志》。

二、人物数量分布特征

考察表1数据可发现,安徽近代政治人物数量迅速增长,分布区域不断扩大。表1中,晚清时期为266人,民国时增为836人,后者是前者的3.1倍。晚清时期在县级区划总数60县中有10县是人物分布空白区,到民国时期人物分布空白县已降为4县。同时,人物分布集中于少数县域,分布极不均衡。从中观的府级建制角度看,人物分布不均衡的区域特征更为明显。

在清代行政建制上,安徽自1667年建省后府和直隶州的建置变化较频繁,直至同治四年(1865)才稳定下来,一直延续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这一时期安徽境内共设置8府、5个直隶州,共13个府级建制(为简便行文,文中以“府”统一指称府与直隶州)。民国时期废除府级建制,采取省、县两级体制,但政区与清末基本相同,县级区域变更较少。因此,将民国人物按其县级属地归入相应的晚清各府中,就可从府级角度对近代人物分布作统一审视。根据各府县区域对应关系,在表1基础上制成表2。

表2 安徽近代分府政治人物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据表1统计编制。

由表2可见,从晚清至民国,各府人数从增长0.3倍至32.5倍,悬殊较大,但都有增长。其中,人物数变化最大的是六安州,由晚清时的第7位突升到民国时的第1位,所占同期人物总数比由4.1%飙升到44.0%。综合两个时期,整个近代政治人物主要分布在六、庐、凤、颍、安5府。5府所含31县占县级区划总数的48.4%,却以899位人物占近代人物总数的81.6%。前两府更是人物分布核心区域,其9县共有576位人物,占近代政治人物总数的52.3%。而在两个时期人物数排序上,池、泗、滁、太、广、和始终处后6位,人物分布较少,其两个时期所占同期人物总数比始终徘徊在10%左右。

在各府人物分布中,作为政区地理中心的府治县的政治人物分布呈现出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安徽虽废除府级建制,但在较长时间内仍然实行首县与专区制度,因此,晚清各府府治县在其府域内仍然长期保持着政区地理中心地位。一般来说,府治县作为政区地理中心,在政治人物分布中有明显优势。这种优势地位对于发挥府治县的区域统治与维护区域社会政治秩序有重要作用。现通过比较近代各府治县政治人物数与府内其余各县平均政治人物数,制成表3。

表3 安徽近代府治县政治人物分布地位

考察表3可发现,近代府治县在政治人物分布中,作为政区地理中心在人物分布上的优势地位逐渐衰落,并且多数丧失了区域政治人物分布中心地位。

首先,从“府治县政治人物数”对“府内其余县平均人物数”的倍数中,可以发现:晚清与民国时期,13个府中有8府府治县的政治人物数高于府内其余县平均政治人物数,最高的达到16倍以上。其中,晚清时期13个府治县共有政治人物110位,平均每县8.5人,而其余51县共有人物156位,平均每县3.1人,府治县平均人物数是其余县的2.8倍;民国时期,13个府治县共有政治人物195位,平均每县15人,而其余51县共有人物641位,平均每县12.6人,府治县平均人物数是其余县的1.2倍。从晚清到民国,府治县人物数从110变为195人,增长了0.8倍,而其余县则从156增为641人,增长了3.1倍。由此可见,由于政区地理因素的影响,整个近代时期,府治县在区域政治人物分布中具有明显优势,但从晚清到民国,这一优势地位已急剧下降。

其次,各府治县政治人物数在府内各县人物数分布位次上,总体上居于前列。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13府中府治县人物数位次居于府内前两位的都达到10府。其中,晚清时期府治县人物数在各府中位居首位的有6个:六安州治(六安县)、庐州府治(合肥县)、徽州府治(歙县)、泗州治(泗县)、广德州治(广德县)、和州治(和县)。取代其余7府(凤、颍、安、宁、池、滁、太)府治县人物分布中心地位的分别为寿县、涡阳、桐城、泾县、石埭、全椒与芜湖县。但民国时期,府治县人物数在各府中位居首位的仅有5个:庐州府治、徽州府治、池州府治(贵池县)、广德州治与泗州治,但泗州治人物数与府内天长县并列居于首位。取代六、凤、颍、安、宁、滁、太、和8府府治县人物分布中心地位的分别为立煌、寿县、霍邱、桐城、太平、全椒、芜湖与含山县。考虑到太平府治当涂县人物数虽位居第二,但居于首位的芜湖县长期是江南各府县的道治所在地,太平府内存在着府治与道治县双中心并存的政区地理格局。因此,包括太平府治在内,晚清时期,13府中共有7府是政治人物分布中心,占整个府数的一半以上;而民国时期,不计和府内普通县并居首位的泗州治在内,13府中只有5府是人物分布中心,仅占整个府数的38.5%,大多数府治县已丧失了它在该府内的政治人物分布的中心地位。

晚清到民国时期,府治县在人物分布地位上的急剧下降以至区域政治人物分布中心地位的丧失,不仅是政治人物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大变化,更是近代社会新旧政治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因为,府治县作为政区地理中心,是该府域内统治力量最为强大的区域,其政治人物分布中心地位的保持与统治秩序的稳定紧密联系。而其余县域中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在政治人物分布中一般不是中心区域,因此,其余县取代府治县成为政治人物分布中心区域,反映了旧政治秩序的剧烈变革和新的政治力量的迅速兴起。晚清时期,涡阳成为颍州府人物分布中心正是由于捻军急剧兴起的结果。而民国时期,在六、凤、颍、安、宁、滁、和7府中新出现的人物分布首位县,其革命人物数都在府内各县中位居首位。这7县共诞生了352位革命人物,占整个民国时期637位革命人物的55.3%。正是这些新兴革命力量的出现,实现了各府政治人物分布中心地位的区域变迁。

三、人物密度分布特征

和人物数量分布相比较,人物密度分布更为准确地揭示人物分布的疏密差别。现以表2的分府人物数除以各府面积制成表4。

表4 安徽近代分府政治人物密度分布

资料来源:1.分府人物数来自表2;2.分府面积采用满志敏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分省地图的电脑测绘数据,转引自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8-709页。

考察表4,可以看出安徽近代政治人物密度分布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近代各府人物分布密度主要由民国时期的分布密度决定。这是前述安徽近代人物主要分布于民国时期的客观结果。按全省近代政治人物分布的平均密度7.68人/千km2衡量,整个近代时期,仅六、庐二府人物分布高于平均密度,且人物分布密度最高的六安州与最低的广德州差距近20倍。在低于平均密度的11府中,人物密度分布相对较高的有安、凤、滁、徽、颍5府,剩下的宁、太、池、和、泗、广6府人物密度分布都在省平均分布密度的50%以下,人物分布较稀疏,全省政治人物的密度分布极不平衡。若考虑时间因素,则晚清时期高于省平均分布密度的有庐、安、徽3府,民国时期仅有六、庐二府,政治人物分布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

第二,比较各府不同时期的密度分布,其中由晚清至民国人物密度分布位次明显上升的有六安州和滁州,分别由晚清时的第8、第10位上升为民国时期的第1、第4位,尤其是六安州,人物分布密度上升了32.5倍,变化最为突出。而晚清时期人物密度分布较高的安、徽二府分别由晚清时的第2、第3位下降到民国时的第3、第7位,并从高于省同期平均分布密度下降到低于省同期平均密度之列。而庐州府在人物分布密度排序上由第1位变为第2位,但仍高于省同期平均分布密度,也是13府中唯一在两个时期人物分布密度上始终高于省平均分布密度的区域。其余各府位次变化不大。

利用近代安徽各县面积和表1的分县人物数,则在县级建制上晚清和民国时期人物分布密度高于同期省平均密度的人物分布密集县主要如表5所列。

表5 安徽近代主要分县政治人物密度分布 密度单位:人/千km2

资料来源:《安徽省志·建制沿革志》,第439-441页。

从表5晚清时期的分县人物分布密度可看出,超过省同期平均分布密度的19个人物分布密集县,共有189位政治人物,占同期人物总数的71.1%,平均分布密度4.7人/千km2,是全省同期分布密度1.8人/千km2的2.6倍。这19县分布在10府中,分别是:安庆府4县(望江、桐城、宿松、怀宁),庐州府、徽州府各3县(合肥、巢县、庐江,歙县、黟县、绩溪),颍州府、宁国府各2县(涡阳、亳县,泾县、旌德),池、凤、太、滁、六5府各1县(石埭、寿县、芜湖、全椒、六安)。

到民国时期,原19个人物分布密集县中的涡阳、望江、歙县、石埭、泾县、宿松、亳县、绩溪共8县,在人物密度分布上已低于省同期平均分布密度,剩下的11县与六安州的立煌、霍山和颍州府的霍邱3县,构成了民国时期超过省同期平均分布密度的人物分布密集中心。这14县共有人物589位,占同期人物总数的70.5%,平均分布密度达16.6人/千km2,是全省同期分布密度5.8人/千km2的2.9倍。这14县中,六、庐两府各3县(立煌、六安、霍山,合肥、巢县、庐江),安庆府2县(桐城、怀宁),徽、颍、凤、滁、宁、太6府各1县(黟县、霍邱、寿县、全椒、旌德、芜湖)。可见,从晚清到民国,安徽政治人物分布密集程度进一步加剧,并呈现出安、徽、颍、宁、池5府人物分布密集县域大量减少,而庐、六两府人物分布密集县域的比重和数量迅速增长的变迁态势;同时,在人物密度分布上,府治县作为区域政治人物分布中心地位的衰落趋势也进一步呈现。

四、人物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在以上探讨基础上,再结合自然地理因素作一综合性审视。从自然地理的空间位置、地形地貌等因素出发,安徽自北向南可分为淮河平原、江淮丘陵台、皖西丘陵山、沿江平原和江南丘陵山五种地理区域[2]。除江淮丘陵台地区横贯颍、凤、泗、六、庐、滁6府位于江淮平原之间的部分县域外,其他四种区域与政区地理府级区域高度重合。其中,凤、颍、泗3府主要位于淮河平原,六安州主要位于皖西丘陵山,安、庐、滁、和、太5府除岳西位于皖西丘陵山区外都属于沿江平原;徽、宁、池、广和江南丘陵山地区基本重合。因此,按各府主要的地形地貌特征,近代安徽13府自北向南可分为淮河平原区、皖西山区、沿江平原区与江南山区四种基本区域。

根据上述各府与自然地理区域间对应关系,结合表2、表4制成表6。

分析表6数据,安徽近代政治人物的自然地理分布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位于皖西山区的六安州是安徽近代政治人物分布最突出区域。该区以不到全省面积6.7%的 1个府级建制,却分布了379位政治人物,占全省人物总数的34.4%,在人物分布密度上是省平均分布密度的5.2倍,在四大区的政治人物数量与密度分布上高居首位。

表6 安徽近代政治人物自然地理分布特征对比表 密度单位:人/千km2

资料来源:据表2、表4统计编制。

六安州的这种人物分布地位完全是在民国时期确立的。晚清时期,六安州是四大区中人物数量和分布密度最低的一个区域。但民国时期,以立煌县282位政治人物群体为龙头,六安州诞生了386位政治人物,占整个民国时期人物总数的44%,彻底改写了晚清时期政治人物区域分布格局,成为民国时期省内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第二,沿江平原区的庐、安、滁、和、太5府,在六安州外的三大区中面积居中,约为全省面积的28.2%,略高于皖南山区,但有340位政治人物,占全省人物总数的30.9%,在分布密度上也比省平均分布密度高出14.2%,人物分布较为密集。区内按人物数量和密度排列可分为三个亚区域,庐州府人物数最多、分布最密集,安庆府次之,东部的滁、太、和3府在区内人物分布相对较少。从时间因素看,晚清时期,沿江平原5府在四大区中人物数最多,分布密度最高,是唯一高于省同期平均分布密度的区域。但民国时期,在人物数量和密度分布上,沿江平原区都已低于皖西山区,在全省同期人物总数比中由晚清时的47.4%下降到25.6%,分布密度则由同期全省人物平均分布密度的168.1%降到90.6%,区域分布地位有所下降。

在四大区中,沿江平原5府的突出特点是人物分布密集县较多,分布均衡性较突出。晚清时期,在高于省平均分布密度的19个分布密集县中,该区占9县;民国时期,在全省14个分布密集县中占7县,是四大区中人物分布密集县数最多也最均衡的区域。

第三,淮河平原的凤、颖、泗3府占全省面积的40%,在四大区中面积最大。在整个近代,产生了248位政治人物,占全省人物总数的22.5%,在人物分布密度上是省平均分布密度的56.3%,在四大区的人物数量与密度分布上都位列第三,分布较为稀疏。区内,位于淮河以南的7县人物分布密度明显高于淮北13县的人物分布密度,从晚清到民国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这种北弱南强的区域差异在人物分布密集县域的分布上,也体现为由晚清时主要位于淮北的亳县、涡阳、寿县一线向民国时期淮河以南的霍邱、寿县迁移。

第四,江南山区的徽、宁、池、广4府占全省面积的25.1%,在六安州以外的三大区中面积最小。在整个近代,产生了135位政治人物,占全省人物总数的12.2%,在分布密度上占全省平均分布密度的48.7%,分布最为稀疏。区内各府人物数多寡和分布密度高低完全一致,依次为徽、宁、池、广。

从时间角度看,晚清时期,江南山区4府人物数在除六安州外的三大区中最少,在人物密度分布略高于淮河平原区,但到民国时期,它在人物数量与密度分布上都居于末位,而且,其4府人物数占全省同期人物总数比由晚清时的19.1%降到10%,分布密度则由晚清时省人物平均分布密度的76.2%降到民国时期全省人物分布平均密度的40%,区域人物分布地位急剧衰落。

综合四大区的人物分布特征,安徽近代政治人物主要分布在江淮之间的皖西山区和沿江平原,两大区域以708位政治人物,占全省人物总数的64.2%,是安徽近代政治人物分布的主要地区,南北两端的淮河平原和江南山区人物分布较为稀疏,并呈现北强南弱的发展态势,在民国时期江南山区成为全省人物分布最稀疏区域。其中,晚清时期,安徽政治人物主要集中在沿江平原区,庐州府是分布核心区域。民国时期,人物分布在密集程度加剧的同时,核心区域向皖西山区偏移,六安州成为分布最密集区域,从而在政治人物分布变迁中,形成了以庐州府和六安州为核心的两条各有特色的人物分布带。前者以合肥县为核心,以庐江、巢县、桐城、怀宁、全椒、芜湖等一大批人物分布密集县为主要区域,形成了一条自东向西、面积广阔的沿江人物分布带。后者在晚清时期以涡阳、寿县为核心,以亳县、六安为羽翼,形成一条自北向南、纵深发展的人物分布狭长地带,到民国时期,这条人物分布带核心自北向南转移,形成以立煌县为核心,以六安、寿县、霍山、霍邱为羽翼的高密集的皖西北人物分布带。

沿江人物分布带的主要区域,或是安徽省会的怀宁、合肥,或是文化积淀深厚的桐城,并处沿江区域,有政治、文化、经济优势,而合肥成为其核心更与淮系集团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长期影响密不可分。因此,它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政区地理、文化发展和政治力量的持续影响作用,是近代安徽政治人物分布中较为稳定持久的地理区域。皖西北人物分布带位于淮河平原和皖西山区,其核心区域都处在远离传统政治力量统治的边缘区域,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但有着自然地理优势。晚清时期,涡阳、亳县地处广袤的淮河平原,圩寨林立,便于结垒固守和骑兵作战。民国时期,立煌、六安、霍山、霍邱位于大别山腹地,对于中共革命力量的长期坚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条人物分布带由北向南的三个重要区域:涡阳、寿县、立煌,也分别以晚清时期的捻军、辛亥革命时期的淮上军和民国时期皖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分布区域,勾勒了安徽近代新生政治力量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具有突出的新生政治力量色彩。这种与新生政治力量的密切联系,在区内凤、颖、六3府府治县人物分布中心地位的丧失上也得到了典型反映。沿江和皖西北两条人物分布带交汇于江淮之间,形成安徽近代政治人物分布的主要地区。

五、结 语

综合上述多层面考察,安徽近代政治人物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四大基本特征:

1.人物数量随历史进展迅速增长,分布区域日趋扩大,但分布极不均衡。

2.近代各府府治县作为政区地理中心,随着新生政治力量的兴起,府治县的人物分布优势地位急剧衰落,到民国时期大都丧失区域政治人物分布中心地位,这在新生政治力量分布色彩突出的淮河平原与皖西山区表现最为明显。

3.人物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较为突出,呈现由江淮之间向南北两端衰减的分布趋势。江淮之间的皖西山区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沿江平原区次之;南北两端的淮河平原和江南山区分布较为稀疏,并呈现北强南弱的发展态势。

4.在人物分布的主要区域,以庐州府和六安州为核心形成了沿江与皖西北两条各具特色的人物分布带。前者面积广阔,横贯东西,是近代安徽政治人物分布中较为稳定持久的地理区域;后者人物密集,纵深发展,是近代新生政治力量发展演变轨迹典型表现的人物分布区域。两条人物分布带交汇于江淮大地,新旧政治力量在此冲撞、搏击、嬗变、更迭。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人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1.

[2] 闵煜铭,等.安徽省地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44-57.

责任编校:徐希军

SpatialandTemporalDistributionandFeaturesofModernPoliticalGroupsinAnhui

LIN Jia-hu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8, Anhui, China)

Anhui political group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modern China.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al geography, the groups are featured by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number and density, showing a decreasing tendency from the Yangtze and Huai rivers to the south and north. In terms of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of figure distribution, two distinctive figure distribution zones are forme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in the northwest of Anhui.

Anhui; modern times; political figure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2013-11-21

林家虎,男,安徽合肥人,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时间:2014-10-28 14:19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5.022.html

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5.022

K901;K295.4

A

1003-4730(2014)05-0104-06

猜你喜欢

六安安徽密度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六安茶香也袭人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