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浙江 玉环 317600

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例临床观察

王静燕

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浙江 玉环 317600

目的探讨临床上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4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给予口服止痛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元胡止痛滴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但实验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止痛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呈带状分布,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1]。研究表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约在1.4‰~4.8‰之间,其中有大约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性疼痛[2]。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医汤剂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47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3.2±4.9)岁;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2.8±5.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实验组 患者煎服止痛汤,2次/d,150ml/d。止痛汤方药:延胡索30g,党参20g,当归15g,川芎20g,丹参20g,炙黄芪25g,柴胡20g,郁金20g,全蝎10g,甘草15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生地15g,赤芍15g,枳壳15g,白芷10g,蜈蚣2条。连续治疗4周。

1.2.2 对照组 治疗方法口服元胡止痛滴丸,3次/d,25丸/次。连续治疗4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治疗后无复发,疗效指数≥95%;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治疗无复发,疗效指数在70%~95%之间;有效:疼痛有所缓解,治疗后有复发,疗效指数在35%~70%;无效:疼痛症状未消失,疗效指数<35%[3]。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中,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中,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60.8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与实验组相比,*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疼痛和皮肤疱疹是带状疱疹两大主要临床表现,研究表明,大约有超过70%的患者出现疼痛,继而皮肤出现疱疹[4]。最近几年,临床发现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其是老年人免疫功能的衰退,罹患该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加,该疾病在身心两个方面都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气血运行阻塞都是造成疼痛的原因,因此应给予止痛汤治疗。在本研究所用的止痛汤方药中,延胡索发挥主要药用功效,是君药,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由气滞血瘀导致的各种疼痛。黄芪、党参、当归、川芎以及丹参是臣药,黄芪具有益气扶正、升举阳气的功效,亦可生肌敛疮;党参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止痛的功效,亦可活血散瘀;川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适合血虚者;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安神的功效;郁金、柴胡和全蝎是佐药,郁金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和止痛的功效;柴胡则可以清热解表、和解少阳;全蝎的主要功效是通络、解毒;枳壳行气;白芷升举阳气;乳香、没药活血化瘀;生地、赤芍凉血。甘草是使药,起到调和上述诸药的作用。

本研究中,运用止痛汤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率达到了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患者降低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说明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1]孙晓燕,张美芳,马小萍,等.住院患者发生带状疱疹87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36-37.

[2]王鸿健,高永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16):1654-1656.

[3]谢衡辉,郑斌.针刺配合砭石感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J].中国针灸,2011,31(4):309-310.

[4]龚寅,汪正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上海医学,2011(10):970-973

王静燕(1981-),女,汉族,本科学历,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执业医师。

R275.9

A

1007-8517(2014)17-0040-01

2014.07.02)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