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60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氮平阿米抗抑郁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1

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60例临床观察

余艳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1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12周,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PSQI和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从治疗第3周开始观察组患者PSQI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悸、眩晕、恶心呕吐、口干及性功能障碍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失眠;抑郁;阿米替林;米氮平

失眠不仅会加重和诱发躯体疾病,还会危害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焦虑等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失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1]。笔者采用阿米替林联合米氮平治疗失眠伴抑郁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以失眠为主诉的伴有抑郁状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SQI和HAMD评分均大于8分,排除合并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者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41.28±7.21)岁;病程2~73个月,平均病程(25.12±15.38)个月;入睡困难49例,睡眠持续性困难42例,早醒31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2.36±8.97)岁;病程6~73个月,平均病程(26.87±15.92)个月;入睡困难47例,睡眠持续性困难45例,早醒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开始剂量为25mg/次,2次/日,逐渐增量至维持剂量100~300mg/次,2次/日。观察组患者口服米氮平治疗,15mg/次/日,临睡前服用,效果不佳者可增加剂量至30 mg/次/日;同时服用阿米替林,25mg/次,2次/日。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抗抑郁或治疗失眠的药物,禁止采用电休克等物理疗法。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8、12周对所有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异常者酌情增减药物剂量或停止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12周,分别采用PSQI和HAMD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价[2]。观察患者心悸、眩晕、恶心呕吐、体重增加、口干及性功能障碍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间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从治疗第3周开始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PSQI评分比较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间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从治疗第3周开始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HAMD评分比较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除了体重增加外,观察组患者心悸、眩晕、恶心呕吐、口干及性功能障碍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失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呈现高发性。失眠与全身性疾病、人际关系的重大改变、精神性疾病、脑部器质性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刘平等[3]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失眠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4.42%和44.21%,老年患者失眠与焦虑、抑郁存在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因此有必要在治疗失眠期间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不仅能减少催眠药物的用量还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米替林是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较强的镇静作用,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干、食欲增加、眩晕、心悸、失眠等[4]。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双重疗效,临床上发现其对失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5-6]米氮平不仅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递质系统,还能阻断5-HT2和5-HT3受体的作用,从而具有良好的改善睡眠、抗焦虑和改善性功能的作用。由于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所以对5-HT再摄取率无明显抑制,也无抗生上腺素能和抗胆碱的副作用。另外米氮平半衰期长达20h以上,每日仅需服药1次,患者的依从性高。因此,近年来米氮平已被广泛运用于失眠、抑郁、焦虑的治疗。

综上所述,米氮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失眠伴抑郁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玺玲,胡玉华,宋忙华.65~80岁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250-2252.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39.

[3]刘平,苏宁,姜树军.老年患者失眠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3):240-241.

[4]田春华.西酞普兰与阿咪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4):374-375.

[5]陈静,刘万根,母春华,等.米氮平治疗伴抑郁症状失眠症患者的疗效[J].观察疑难病杂志,2011,10(5):333-335.

[6]张伟,林崇光,叶敏捷.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09,28(6):742-744.

余艳,(1979-),女,四川省攀枝花市人,主管药师。

R749.4

A

1007-8517(2014)17-0036-02

2014.07.12)

猜你喜欢

氮平阿米抗抑郁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嘎吱响的门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饲养员手记
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