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读写训练策略探寻

2014-08-30徐名印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布局谋篇议论文课文

徐名印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写作能力是学生一辈子要受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安身立命、求得生存发展的一种能力。”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笔者根据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作了如下探索。

主题扩展写作 主题扩展,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正常的作文训练时,科学地、合理地引导学生在原主题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出的主题,以达到引导拓展阅读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准确确定写作主题和布局谋篇的目的。主题扩展的方式很多,比如突破常规主题写作法、补充表现主题的细节描写写作法、开拓新的写作主题的写作法等皆是。但是,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也限于文章的篇幅,我们只谈谈其中的突破常规主题的写作训练法。

顾名思义,突破常规主题,就是对于常见的命题作文或者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的主题虽然大家都能写,但是你比别人写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更加令人信服。比如以“家乡”为话题的作文,通常情况下,学生都会通过描写家乡的新面貌、新风尚等,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这是常规的写作思路,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每个学生都照这个主题去写,去抒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的,那么,不论是在平时的常规作文训练中还是在学业考试或者升学考试中,都会给批阅作文的老师带来很大的审美疲劳,这样的文章自然难以获取高分。但是,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突破上述常规立意的方式,从上述立意的反面去构思与布局谋篇,就可以牢牢地吸引批阅作文的老师的眼球。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家乡某些落后的民俗风情等角度切入,写出自己希望家乡尽快融入当代社会的高度文明之中等,这样的作文就会比较容易获得高分。

句段仿写写作 茅盾曾言:“模仿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实践证明:在作文训练中,仿写是基本的“模仿”和“创作”。适时地精选一些名家名文的精彩片段或者亮眼的句式比如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对偶句等,引导学生在对之深刻、全面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认真的仿写训练,从语言表达的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语感,锤炼学生的语言。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中,可以供学生仿写的优美句段或者亮眼句式等可谓比比皆是,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中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等;朱自清《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杨绛《老王》中对老王临终前送鸡蛋、香油给杨绛时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等;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的第一自然段等;曹雪芹《香菱学诗》(《红楼梦》节选)中第4段对香菱学诗过程中的认真、专注、反复揣摩等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至于学生在句段仿写过程中是否能够仿写出“入格”抑或“出格”的精彩片段,无需做出具体的要求。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一旦丰盈,自然会写出“入格”抑或“出格”的仿写佳作来。

名篇导引写作 如果说句段仿写训练是侧重于于从片段练习的层面来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话,那么,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很多经典名篇往往能够给学生以行文思路和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启发,可作为写作的引路人。比如,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以文言文为表达形式的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紧紧运用正面和反面的战例证明中心论点:攻击方失利,这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方失利,这是“地利不如天时”;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课文在论证中心论点的过程中,既采用了事实论证,又采用了道理论证;既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又采用了排比论证,从而生动、形象、深刻、全面地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教学时,我们在首先把它当做文言文课文来教学的前提下,再将之当做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来教学,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尽量渗透其中甚至反复提及,那么,学生就会不仅仅把它当做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来阅读与理解,更会把它当做一篇经典的议论文来阅读和理解,对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也会在“润物细无声”中熟记于心。教学完课文后,可以布置学生联系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或者发生在国际国内的大事,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题,模仿课文的行文思路和布局谋篇的方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习作改写写作 习作改写就是在尊重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按照某些特定的要求改变其具体内容或者改变其表现形式的写作训练方式。其基本方法是:更换原文某些基本要素重新创作一篇形式不同或者叙事角度不同或者故事情节不同的文章。具体而言,习作改写训练有以下几种类别:

1.改变叙事角度。改变叙事角度其实就是改变作品中的人称。以郭超人的《登上地球之巅》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课文中的王富洲或者刘连满或者屈银华或者贡布的身份叙述这次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经过。

2.改变故事情节。就是改变故事情节中的关键点。以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如果于勒年轻时不是因为具有游手好闲、乱花钱等恶劣品行而被菲利普夫妇送往美洲去自谋生路,而是因为勤俭节约、自主创业而自发到美洲去创业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那么,全文的故事情节应该怎样安排?

3.改变文章的主题。即改变文章的主题思想。以严春友的《敬畏自然》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之改写为《征服自然》或者《改造自然》;或者将罗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改写成《罗布泊,永远的仙湖》等。

4.改变文章的体裁。就是变换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比如把岑参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改写成一篇具备人物、地点、时间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记叙文;或者把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改写成一篇具备人物、地点、时间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记叙文;或者把《愚公移山》改写成剧本等。

实践证明,以教材中的经典美文为依托,结合每篇经典美文的教学,尽量找出经典美文中诸如精彩片段、亮眼语句、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中的某一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努力让学生做到每篇经典美文都学有所得,是行之有效之举。

[作者通联:山东莒南县教体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布局谋篇议论文课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让作文因阅读教学而精彩
向教材文本追索写作价值点的策略浅谈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三法”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