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话语标记语“你知道”的语用分析

2014-08-24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变体语义命题

单 谊

(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汉语话语标记语“你知道”的语用分析

单 谊

(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你知道”可以界定为正在演化中的话语标记语。这一标记语尚处于词汇化初级阶段(习语化阶段),在话语中表现为多种变体形式。根据它与前后话语片段的指向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话语使用模式。该结构在汉语自然话语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它从主谓结构演变为话语标记语是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话语标记语;“你知道”;语用意义;话语模式;语用功能;机制和动因

一、引言

话语标记语是“对话语单位起切分作用的顺序性依附成分”[1]31,它不影响话语的命题意义,只影响话语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在互动性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在话语建构和理解方面表现出极强的解释力,这使得学界越来越热衷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总体来讲,国内外学者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而对汉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较少。很多学者对you know进行了大量不同角度的研究[1-8],而对于you know的相应格式“你知道”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除了陶红印[9]291-302、刘丽艳[10]423-432、杨晓霞[11]和张聪燕[12]的研究外,在我国却鲜有学者关注。陶红印分析了“你知道”的特征和语用功能。刘丽艳界定了“你知道”的话语标记语属性并提出了三种使用模式,认为“你知道”在口语交际中的功能典型地体现了话语标记语元语用功能的互动性特征。杨晓霞探讨了“你知道”的句法位置和语用功能。张聪燕总结了“你知道吗”的使用模式和核心意义,认为“你知道吗”的不同语用功能都是在其核心意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事实上,“你知道”在自然话语中使用频繁,其基本格式已经开始渐渐固化,其基本词义呈现虚化趋势,其功能也逐渐语用化,“是一个正在演化中的语用标记”[9]298。因此,很有必要对“你知道”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但现有研究基本上都只局限于“你知道”的使用模式和语用功能,对于其语义、变体形式及分布、形成机制和动因尚未涉及,而且对使用模式和语用功能两方面的研究也还不够充分。鉴于此,本文试图弥补这些研究的不足,对汉语话语标记语“你知道”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我们选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307,317,060字)为检索库,以“知道”为检索词,设定检索词左右显示字数为30字,从中检索出现代汉语中包含该检索词的114,783个用例。然后再采用高级检索方法从这些用例中检索出所有“你知道”用例21,868个,其中包含26种“你知道”变体。最后我们再根据话语标记语的界定和语义特征从中选取话语标记语“你知道”的有效用例1,417个。

二、“你知道”的界定、语义、变体形式及话语分布

(一)界定

学界普遍认为话语标记语具有以下属性:句法上独立,可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尾,不与相邻成分构成任何一级语法单位;语义上具有非真值条件性,不影响命题的真值;功能上属于语用成分,具有篇章连贯性,表达主观意义和人际意义;有些在语音上有弱化、停顿、调值升降变化等特征。

我们发现“你知道”的很多用法均符合上述属性特征,例如①:

(1)你知道,这场比赛并不是一帆风顺,荷兰队是非常强大的……

(2)那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一张画,你知道吗?

(3)我就在四十七中,你知道吧,在鸠峰里边儿,上方山那块儿……

可见,“你知道”位置灵活,不影响话语的命题意义,但对其所指向的话语的理解具有某种制约作用。它编码的是“关于它所在话语的语境信息,或者说语用过程信息”[13],引导听话人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语用推导来获取说话人所期待的信息。这表明,“你知道”的功能已经趋向语用化,正从自由的、意义具有组合性的小句向一定程度上凝固的、语义具有特异性(idiosyncrasy)的语用习语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把它界定为正在语用化的话语标记语。

(二)语义

话语标记语意义的研究可概括为四方面:表达语用意义;没有真值条件意义,对命题真假不产生影响;具有程序意义/核心意义而不是概念意义;明示语义关系,而不创造语义关系。Redeker[14]承认话语标记语有核心意义,强调了核心意义对话语语境理解的贡献。Schiffrin[1]314认为话语标记语的核心意义不仅限制其所在话语,还影响该话语的整体意思。可见,话语标记语的意义是一种加强或引导话语理解的语用意义,这种意义往往是说话者主观的隐含意义,只有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语用推导时才能体现出来。我们认为,“你知道”的意义是说话人的语用策略,是说话人表达的主观意图,它能够表现出命题内容以及命题内容与思维状态/过程的关系,对互动言语交际进行管理与调节。它所指向的小句陈述的是说话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该结构是以听话人为中心的,体现了交互主观性(intersubjectivity)。其真实用意在于引起听话人对说话人提供的某些信息予以关注,提醒听话人已知或应知的某种信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认知共性,从而确保听话人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概言之,“你知道”表达的是引起听话人注意、寻求听话人认同的语用意义。

(三)变体形式及话语分布

“话语标记语的语形可以不稳定。”[15]“你知道”具有很多功能相似的变体形式,详见表1。我们认为,“你知道”这种语形不稳定的话语标记语是由词汇化而来,但其词汇化程度还不太高,因此把这种“由短语或小句形成的话语标记看作习语化(idiomization,习语化是词汇化的初级阶段)的过程可能更为合适”[16]285。有些习语允许某种形式上的改变,因而具有习语性质的“你知道”存在众多变体形式是有理据的,而其变体形式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是一个词汇化程度逐步提高的长期过程。

本文收集的1,417个有效用例中,共出现“你知道”的26种变体,其形式和频次见表1。

表1 “你知道”的26种语用变体

表1表明了“你知道”的语用变体的活跃程度,其中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有12种变体,它们依次为:你知道>你知道吗>知道吗>你也知道>你们知道>您知道>你们知道吗>你知道不知道>你知道的>您知道吗>你知道吧>你知道么。当然,这26种变体只限于本文所收集的1,417个用例,此外还可能出现其他变体形式,如“你要知道”“要知道”等。此外,这些变体中的“你”“您”“你们”已经从第二人称代词虚化为不定代词,“知道”的基本词义也已虚化,而“吗”“吧”“的”“么”“了”“啦”“啊”等语气副词都发挥着调节话语语力的作用。

三、“你知道”的使用模式和语用功能

(一)使用模式

话语标记语“表明包含这些单词和短语的语句是如何回答或接续前述话语某部分的”[17],是话语成分之间的“粘合剂”[6]385,它表明先行话语部分Segment 1(以下简称S1)与后续话语部分Segment 2(以下简称S2)之间的某种语义关系。根据“你知道”与S1和S2之间的指向关系,我们将其分为“S1指向型”“S2指向型”“双向性”“插入型”四种使用模式。

“S1指向型”偏重与S1之间的关系。S1多为客观事实或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得出S2中的结论;或S1是需要引起听话人注意的信息或命题,说话人用“你知道”对S1进行强调或确证,从而使听话人更容易地接受S2的信息或命题。其使用模式为:

图1 “S1指向型”“你知道”的使用模式

如:

(4)妈,你知道【S1现在时代不同了】,【S2我们要像你似的天天去练功,人家会说“你有神经病啊?”】

(5)【S1啊,就是那什么,(沈三儿)他就是天津人上这捧场来,捧场呢后来呢,他,他绝了人家了】,你知道吗,【S2后来,得,人就回去练功夫,第二年临死时侯连个棺材都没有一辈子】。

例(4)和例(5)表明:在“S1指向型”句子中,“你知道”可以出现在S1与S2之前或中间。无论语序如何,“S1指向型”句子中的“你知道”始终与说话者要强调或确证的Sl表现出更为紧密的语义关系。

在“S2指向型”句子中,“你知道”位于S1与S2中间或之后,但明显与S2的语义关系更为紧密。这类“你知道”用于直接展开新话题或转移话题。其使用模式为:

图2 “S2指向型”“你知道”的使用模式

如:

(6)【S1我来的士高是不想烦】,【S2我怕交际应酬】,你知道的。

(7)【S1医生说过如果我半年之内找不到愿意为我换肾的人,就有可能死去】,你知道,【S2现在各大医院要求换肾的病人已经排到了好几年以后】。

“双向型”句子中,“你知道”位于S1与S2中间,并且与两者的语义联系都很紧密。有时“你知道”表明S2是对S1的补充说明,有时“你知道”表明S1是S2判断的依据。其话语模式可以表示为:

图3 “双向型”“你知道”的使用模式

如:

(8)【S1我刚开了七个分公司】,你知道,【S2各方面正是用钱的时候】。

此外,还有些情况下,“你知道”并不标记前后话语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而是插入到同一话语的成分中间,起到连接同一话语中前后话语成分的作用,我们将“你知道”的这种类型称为“插入型”。其使用模式为:

图4 “插入型”“你知道”的使用模式

如:

(9)【像我这种职业的人你知道总是要四处跑的】

(二)语用功能

话语标记语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指话语标记语在话语语篇生成过程中发挥的连贯作用,它监控话语进程、连接前后语句、引入或转换话题,确保话语流畅地展开;人际功能指话语标记语在表明说话人意图、愿望或情感等主观态度的同时,也顾及听话人的面子、感受或社会地位,具有较强的人际互动作用。

1.语篇功能

其一,构建命题结构块。

“你知道”可以将S1和S2整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语义命题结构块,如:

(10)【S1他们没通过科林,直接跟他说英语】。你知道【S2有些人,跟你说不是你母语的时候,会特意大声或慢一点】。

(11)【S1那天我的感受太深刻了】,你知道,【S2我们只是尽了一份微薄的义务,却得到了最珍贵的信任和接纳】。

例(10)中S1是说话人主要陈述的命题,S2是补充信息,“你知道”将两者整合归入一个具有命题一致性的结构块中;例(11)中,S1表达了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感受,S2表达说话人感受深刻的原因,“你知道”将两者纳入一个“结果—原因”命题结构块中。

有时,“你知道”表现出很强的管控力,可以管控多句话语,使多个相关命题之间建立语义联系。如:

(12)【S1当我得知平台没问题时,我即断定:电压表指针摆动一定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你知道,【S2我们这种火箭所用的平台是十分灵敏的,外界一点轻微的振动,如微小地震、阵风等,它都会反映出来,而这些外部原因在火箭起飞后是不会有影响的】,【S3因此我才敢于拍板】。

例(12)中S1陈述说话人的主观判断,S2表达这种主观判断的依据,S3则重新回归说话人的主观判断。“你知道”对这三个相关命题均具有一定的管控力,使三方面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语义连贯的“主观判断—判断依据—重申判断”命题结构块。

其二,维持话语连贯。

自然话语中经常出现一些“搪塞语(hesitation filler)”,来替代话语停顿。这种搪塞语既可以避免因停顿而引起的话语中断,又可以缓和话语,为说话人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来搜寻恰当的表达方式,使话语顺利延续下去。“你知道”在有些语境中便发挥了这种功能,从而维持了话语连贯。如:

(13)我,我们分开的时候,我不是把那个描金的德国瓷瓶子分给了你吗?我,你,你知道我一直喜欢那个瓶子!我实在喜欢,实在舍不得那个瓶子。

例(13)中,“你知道”填塞了可能出现的话语停顿,为说话人组织后续话语赢得了思考时间,从而避免了话语中断,保证了话语的连贯性。

其三,引入新话题。

自然话语的顺利展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双方在话轮转换中的默契合作。一般来说,听话人有话要说时,便会时刻注意说话人的“话语可能结束之处”,以便自然地接过话轮;如果说话人想继续保持话轮,也会相应地使用一些“未完成标记”来向对方表明自己的话语尚未结束。“你知道”便具有这种“未完成标记”功能,如:

(14)我知道他们是来帮助我们的。知道吗,从我生下来到现在,我们这个村子从没有医生来过,从来没有。

例(14)中,说话人用“知道吗”标记当前话轮尚未结束,随后引入新话题,从而使当前话轮得以顺利延续下去。

2.人际功能

其一,构建认知语境。

话语标记语不仅是前后话语的连接工具,而且更是话语跟语境联系的桥梁。“你知道”把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与假定的听话人的知识状态联系起来,表明了说话人对自己所提供的信息与听话人的认知状态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某种判断。在很多情况下,“你知道”把“会话者大脑中的原有假设与即时交际中即将出现的新假设”[18]链接起来,激活听说双方的认知思维,为会话双方提供思维认知空间和刺激。如:

(15)不是,您别误会。李东宝啊,现在碰上难题儿了。你知道我们的刊物吧,每期的卷首,都要诗配画,来几句咏青春的寄语。可是,你知道吗?它期期都有,每期都不重样儿,我们俩现在是江郎才尽了……

例(15)中,为了让听话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说话人首先用“你知道”假定听说双方的认知中共同拥有了后续背景信息,接着用“你知道吗”把自己认为“对听话人来说可及性较低的背景信息(不太熟悉、不易想到、不愿意接受或不易理解的信息)提供给听话人,使之成为听说双方的共有信息”[10]427。这样听说双方便拥有了共同的认知基础,从而更有利于说话人话语意图的传达。说话人通过策略性地使用“你知道”,为自己组织后续话语提供了思维空间,同时也为听话人理解后续话题提供了思维预设与信息提示,使交际双方的话语编码与解码过程有了共同的认知基础,从而构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展的认知语境。

其二,凸显心理情态。

Schiffrin[1]认为话语标记语具有一定的情感功能或表达功能,可以用于表达说话人对信息内容和听话人的态度。“你知道”可以强化和凸显说话人的情感与态度,从心理上构建有利于说话人立场可及性的会话语境。如:

(16)这就是你的好日子!在美国偷税是要坐牢的你知道吗。

(17)这几年俺们村靠苹果赚了不少钱!你知道吗,咱们中国的苹果属烟台的好吃……

(18)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是我们的纪律。你知道吗?

例(16)至(18)中,“你知道吗”分别强烈展示出说话人强烈的谴责、自豪与愤怒的情态,从而在心理层面促进了会话意图的有效传递。

其三,引导关联推理。

话语标记语有助于点明语境和共同知识,标示解释框架和互动框架,以促进交际双方顺利互动。自然话语中,“你知道”能够以显映的方式明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引导听话人对话语意图进行最佳关联推理,从而有助于交际的顺利完成。如:

(19)白岩松:“您是他的女儿,他有没有跟平常一些异常的表示?”

张廉云:“没有。你知道我们家是一个那种,不是传统道德嘛,封建家庭,我们家人的这种感情都是很内涵的,不表露,我跟父亲,没有说一会儿爬到父亲肩膀上,一会儿拉着父亲,没有,我们都是一种很什么的,不是那种,含蓄得很。”

例(19)中,“你知道”标示解释框架,明示听话人要注意后续话语的意图,即解释前面否定回答的原因。说话人在作出明确的否定回答之后,用显映的话语标记语“你知道”向听话人明示了后续话语信息的关联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醒听话人按“你知道”标示的方向对话语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最佳关联的推理假设,从而实现了话语的社交语用取效。若去掉“你知道”,说话人好像在陈述与听话人的问题关联不大的事实,致使听话人由于无法获得显映的明示刺激而不知说话人冗长的后续话语目的何在,从而可能致使交际无法继续进行。

四、“你知道”的形成动因和机制

语言结构的演变有其动因与机制。动因是外因,指促使语言单位发生演变的原因或因素,它决定了语言单位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机制是内因,指语言单位发生演变的方式和语言环境条件,它决定了语言单位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演变。

我们认为,话语标记语的形成是词汇化和语用化的过程。“你知道”演变为话语标记语,从形式上看是习语化的结果,从表达功能上看则是语用化的结果。

先看“你知道”形成的动因:交互主观性和高频使用。

交互主观性是“你知道”形成的主要动因。自然话语中,“你知道”具有交互主观性,即说话人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话人的关注。而说话人把对听话人的关注用语言形式加以编码或使之外化的过程就是交互主观化。“你知道”的交互主观性主要体现在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使用上。“你知道”中的“你”,“在交际中指称交际受话角色一方、具有提请受话人关注后续言谈的作用和不对建构话语的命题意义做贡献等语用特点”[19]。“你”的这种“提请”作用表达的就是话语的交互主观性,即要求听话人积极参与到言谈互动中来并实施某行为作为对说话人言语的反馈。这是对话语体的交互性需求所驱使的。

高频使用也是词汇化的重要动因。CCL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总字频数为307,317,060,总字种数为9,711。其中“你”出现677,378次,出现频次排在第78位;“知道”出现267,768次,出现频次排在第222位。可见,“你”和“知道”均为高频词,这就为“你知道”的词汇化创造了重要条件。两者由于经常连用而发生组块化和一体化,这成为“你知道”走向固化和熟语化的前提条件。出于调节谈话双方交际的需要,“你知道”大量频繁使用,其形式不断固化,其意义随之渐渐规约化,从而逐渐开始延伸出语用意义。

再看“你知道”形成的机制:语义规约化、句法环境和重新分析。

语义规约化是语义层面的机制。“话语标记是反复运用的话语成分的规约化。”[16]284“你”不再指称某个具体的人物个体,而指代受话者的交际角色。“知道”的基本词汇义也大部分虚化。“你知道”组配成一个固化结构后,其形义特征不能完全从结构成分上推断出来。随着时间推移,整个结构内部进一步丧失原有的成分义从而经历词汇化过程。因此,“你知道”逐渐词汇化为抽象的不影响句子命题真值意义的语用层面的话语标记语。

从句法环境看,“你知道”的功能源于主谓结构“你知道”和其后宾语小句之间的“隐显置换”[20]。“你知道”作为主谓结构与宾语小句之间关系松弛,中间允许停顿和语气助词的存在;停顿和语气助词客观上将主谓结构和宾语小句分成两个不同的语音单元。宾语小句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表义单位,与一般宾语相比,它对主谓结构的依存度较低。相应地,动词对宾语小句的控制度也较低。由于对宾语小句的控制度较低,加之各处一个语音单元,“你知道”中的“知道”不断“去范畴化”[21],而这无疑又进一步降低了“知道”对宾语小句的控制度,直至宾语小句升格为句子主体,主谓结构“你知道”反而降级为句法结构以外的成分,松散地附着在宾语小句上。

两个单位成分一般要通过重新分析发生词汇化。“你”和“知道”的组配与其后语言单位在线性组合上有多重性。可以说有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

(20)a.你+[[知道]+NP]:你∥[[知道]这些明星吗]?

b.[[你知道]+NP]:[[你知道]∥这些明星],他们都有绯闻!

c1.[[你知道]+NP],+VP:[[你知道]∥这些明星],都有绯闻。

c2.[[你知道]+[NP,+VP]]:[[你知道]∥[这些明星,都有绯闻]]。

d.[[你知道]+[NP+VP]]→[[你知道]+Clause]:[[你知道]∥这些明星都有绯闻]。例(20a)中“知道”是谓语动词,形成一个主谓结构,谓语是述宾结构。例(20b)至(20d)中“知道”很难说是“你”的谓语,同样“你”也不是“知道”的主语了。这两个相邻语言单位重新分析组合成一个语用标记“你知道”,因此它们作为整体引入后续成分时可以有停顿“∥”,而且“你”的读音相对例(20a)中的“你”已经弱化。例(20c)有例(20c1)和例(20c2)两种分析法,前者类似例(20b),后者类似例(20d)。所以例(20c)是“你知道”在词汇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交叠模式”。

五、结语

文章对自然话语中的话语标记语“你知道”进行了语用分析。我们将“你知道”界定为正在形成中的话语标记语,它不表达概念意义,而是表达“引起听话人注意、寻求听话人认同”的程序性语用意义。“你知道”尚处于词汇化初级阶段——习语化阶段,存在众多变体形式。它具有四种话语模式、三种语篇功能和三种人际功能,其形成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然,我们对话语标记语“你知道”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你知道”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你知道”的话语模式跟语用功能之间的关系怎样?“你知道”表现出什么样的韵律特征?它的韵律特征和语用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①本文例句、统计数据均取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具体出处从略;另,所引例句中或有语法不当、错别讹误字词,为保持语料库原貌,不予修订,特此说明。

[1]Schiffrin 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Sacks H,Schegloff E A,Jefferson G.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50):696-735.

[3]Holmes J.Functions of you know in women’s and men’s speech[J].Language in Society,1986(15):1-22.

[4]Clark H H,Wasow T.Repeating words in spontaneous speech[J].Cognitive Psychology,1998(37):201-242.

[5]Östman J O.You Know:A Discourse Functional Approach[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1.

[6]Fraser B.Anapproach to discourse mar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14).

[7]Schourup L C.Common Discourse Particles in English Conversation[M].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ress,1985.

[8]Erman B.Pragmatic Expressions in English:A Study of You Know,You See and I Mean in Face-to-Face Conversation[M].Stockholm,Sweden:Almquist& Wiksell International,1987.

[9]陶红印.从语音、语法和话语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J].中国语文,2003(4).

[10]刘丽艳.话语标记“你知道”[J].中国语文,2006(5).

[11]杨晓霞.从话语标记语元语用功能角度分析研究you know和你知道[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12]张聪燕.话语标记语“你知道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11):85-88.

[13]Blakemore D.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9.

[14]Redeker G.Review article:Linguistic markers of discourse structure[J].Linguistics,1991(29):1164.

[15]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1):58.

[16]董秀芳.来源于完整小句的话语标记“我告诉你”[J].语言科学,2010(3).

[17]Levinson 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87-88.

[18]李成团.话语标记语you see的语用功能[J].外语教学,2009(5):18.

[19]乐耀.北京话中“你像”的话语功能及相关问题探析[J].中国语文,2010(2):131.

[20]曹秀玲.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0(5):46.

[21]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中国语文,2005(6):16-23.

A Pragmatic Analysis ofNi Zhidaoas a Discourse Marker in Chinese Spontaneous Speech

SHAN Yi

(Schoo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3,China)

Ni Zhidaocan be defined as a discourse marker in evolution,which is in the stage of idiomization,an early stage of lexicalization,and has a number of variants.It exhibits different discourse models based on its indexical function.This structure performs various discourse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and its evolution from a S-V structure into a DM results from the combined roles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the external motivation.

discourse marker;Ni Zhidao;pragmatic meaning;discourse pattern;pragmatic function;mechanism and motivation

H030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074(2014)02-0063-08

2014-01-17

单谊(1979-),男,山东德州人,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book=70,ebook=68

猜你喜欢

变体语义命题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语言与语义
注入间接线索的设计模式变体分类检测
基于字词联合的变体词规范化研究①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