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歌》三个译本的比较研究

2014-08-23

关键词:灵石韵脚原诗

路 逾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

翻译是一门艺术,从产生到现在,众多翻译思想、理论和流派百家争鸣。译文的优劣不仅与界定标准相关,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诗歌对文学形式的要求很高,且不同语言的属性及特点不同,故翻译的难度较大。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教授辜正坤提出的多元互补翻译标准为研究方法。

辜正坤认为:“翻译的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1]319为了界定这个最佳近似度,他提出了翻译多元互补标准,并归纳了这样五大类标准:纯审美标准、娱乐标准、教谕标准、认知标准、实用标准。我们根据每首诗的特点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标准进行鉴赏。

保尔·魏尔伦的《秋歌》写于1862年,正是诗人尝试新风格的时期。他的这首诗已经具有象征主义的特征。由于象征主义诗歌强调对诗歌形式的挖掘,因此鉴赏象征主义诗歌“偏重对诗歌形式诸因素的考察与利用”[1]349。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采用纯审美标准来鉴赏分析,纯审美标准包括音美标准、形美标准、修辞美标准、风格美标准。[1]67结合这首诗的音乐性特点,学术界着重在三方面进行对比:格律的对应、结构的排列以及词汇的选择。由于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音乐性,所以笔者着重对比的是第一方面——格律的对应。

保 尔· 魏 尔 伦(Paul Verlaine,1844年~1896年,法国象征派诗人)写的《秋歌》(Chanson d' automne)原文如下:

我们比较的第1个译本是英文译文,是由英国诗人及评论家西蒙斯·阿瑟(Arthur William Symons,1865年~1945年)翻译的。他翻译的版本如下:

第2个译本是中文译文,是由著名翻译家许渊冲(1921年~)翻译的。他翻译的《秋歌》版本如下:

第3个选取的译本也是中文版本,是由诗人灵石(1975年~)翻译的。他翻译的《秋歌》版本如下:

相对汉语而言,英语自身与法语的近似度较高,因此从原则上说,英文译诗和法文原诗的近似度较高。然而,只要汉语诗在一定的标准下达到了自己和原诗的最佳近似度,也可以认为这个汉语译本是成功的。

1 格律的对应

魏尔伦的《秋歌》是一首富有音乐性的诗。原诗由3小节组成,每节有6行,韵脚为aabccb式。该诗由4音节和3音节交替出现而成,如les sanglots longs四音 节/des violons 四 音 节/de l’automne 三音节/blessent mon cœur 四音节/d’une longueur 四音节/monotone三音节。“诗歌采用短句,依次按4/4/3音节排列下去,在法国诗歌中比较罕见,此为诗人的灵光闪现。”[6]

为了分析3个译本在总体格律方面是否能够保持原诗特色,本文利用表格在建行形式和韵脚方面对这些译本进行了对比,如表1 所示。

表1 对3个译本在建行形式和韵脚方面进行对比

从建行形式来看,原诗4/4/3音节的排列方式是一个特色,对于法语诗而言,读音虽可按照一定的规则念出,但是诗行的排列却不整齐,即长短不一;英语诗则按音步划分,每个音步可以包含2个~3个音节;汉语诗的1个汉字相当于法语或英语的1个音节。从这个表格来看,3个译本都没能保持原诗4/4/3音节的排列方式,但兼顾了韵脚的押韵、结构的排列、词义的选择及整体风格的搭配。英语版本总体来看要比原诗音节多,失去了原诗短小精干的特点,效果上略逊一筹。

许渊冲的译本长短句结合,符合原诗错落有致的特点,但是读起来音乐性却不强。

灵石为了尽量和原诗接近,用了三言诗的形式,三言诗在汉语古典诗歌中比较少见,常见于现代诗歌中。这种形式与原诗每小节最后一行的三音节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处,读起来节奏感很强,也保持了原诗短小的特色,唯一的不足是全部诗行都是三个字,语感效果一般。故笔者认为,从建行形式和诗歌节奏的角度来看,灵石的译本要略胜一筹。

从韵脚来看,各译本都与原诗aabccb的形式保持一致,中文译本虽然在某些韵脚的押韵上不太标准,但发挥了汉语具有多音字的优点,如“的”有两种念法:de,di,取后者di就可以押韵了。还有“着”有两种念法:zhe,zhuo,取后者zhuo就可以押韵了。

除了整体配合外,原诗的每一小节都有自己的韵律特色,我们依然通过表格的方式来对比译本和原诗,看它们是否能照顾到原诗的特色,如表2所示。

表2 从修辞效果对3个译本进行比较

据表2 可知,原诗的每个小节都运用了很多特色的修辞手段,英文版本的每个小节也都尽量地在保持这种特色,而中文版本则由于汉语和法语的巨大差异,无法延续这些特色修辞手段。所以笔者在这一部分主要对比的是原诗和英文译本。

在魏尔伦原诗的第1小节,鼻音m,n和流音l的大量使用,使得朗诵诗歌产生的音响效果被削弱,故听起来十分沉闷和低沉,与小提琴的音色十分接近,即这些词汇的发音效果与小提琴奏出的呜咽声相吻合,与诗人要表达的忧郁的、伤感的秋天保持了一致性。

西蒙斯·阿瑟在修辞方面也使用了很多鼻音和流 音, 如 begins-violins,song-long,drownedsound,slow,languorous,long.这归功于他的填词法和转换结构法,将原诗的简单句转换成了时间状语从句和主句,如When a…,my heart is…(原诗为:les sanglots…blesse mon cœur…)唯一的不足是转换结构后,诗句比原诗更长了。

在第2小节中,西蒙斯·阿瑟仍然遵循原诗的结构,把第8行诗中的副词when放在了句末,与第7行诗的词末单词pain形成了押韵。这个韵脚同样使用了鼻音,但是发音和法语不同。在魏尔伦的原诗里,第2小节韵脚的运用是一个特色。以“suffocant”,“quand”为结尾的“an”(类似于英语的/kaʊn/)韵脚打破了由第1小节重复相近的音产生的和谐,加强了不协调感。[7]119“an”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单调、窒息的乏味和烦躁,巧妙地制造出了钟声的音响效果,钟声的响起使诗人意识到了那一时刻的来临,就像第3小节描述的树叶的命运——死亡;而且诗的节奏感被很明显地切分,于是诗人的害怕心理被加强了。因此韵脚/an/的使用是与敲钟的声音相吻合的,在诗人的心里产生了警醒和惊颤的作用,英语翻译版本中“when”的使用则达不到这种钟响的效果,也就无法体现诗人的这种心理了。

在第3小节,魏尔伦原诗中第一句诗“et je m’en vais(我得走了)”里的第1个单词“et”和第2小节的最后一句诗“et je pleure(我哭泣)”里的第1个单词“et”的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回声现象,这既像是在强调一种简单的事实,又像是在强调由第2小节中暗示出的无力感带来的结果。[8]这个小节中的韵脚m’en,vent,vais,mauvais产生了一种能引起回忆混乱且困窘的混合音响效果,这与诗人不受自己控制的命运以及无力感相吻合。[8]“pareilàla”这句诗也是诗人的大胆尝试,他把韵脚压到了定冠词上,这样就把一句完整的诗切断在一个非重读单词上。发音相同的音节“en,ent”和“vais,vais”在两句诗里交替出现,产生了一种混乱感,恰似诗人在面对不受自己控制的命运时的不安。所以这种不协调反而是诗情与音乐协调一致的表现。在第3小节中,西蒙斯·阿瑟重复使用了“and”这个词,也形成了回声的效果,这忠实了原文作者的意图,但是其他的修辞效果则无法被体现。所以总的来说,英文译本在修辞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

故对于这样一首充满音乐性的诗歌,要想在保留所有在法文当中独有的修辞效果的前提下进行翻译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2 结构的排列

相对于汉语而言,英语和法语的相似点更多一些,因为它们都属于印欧语系,而且由于英法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两种语言有过多次融合的过程,这就使得它们的某些表达用语非常类似。因此,将法文结构转化成英文结构所遇到的阻力没有转化成汉语结构的阻力大。我们可以看到在英文译本的后2节,某些诗句的结构与原文几乎一致。如And I weep./And I go(Et je pleure/Et je m'en vais);To and fro(Deçà,delà)等等。不过魏尔伦的这首诗本身没有使用太复杂的句式,大多数是简单句,只有第3节使用了从句。还有第2节将现在分词用于句首的用法,中文并没有对应的语法。因此在结构的排列上,若要保持较高的一致性是可以实现的。表3 主要从结构的角度对比3 个版本和原诗的匹配度。

表3 对3 个译本的第1小节进行结构排列上的对比

在第1小节中,许渊冲先生的版本在语法结构上与原文最相近。这样的译法对于熟悉法语的读者来说,保留了原诗的原汁原味,但是对于不熟悉法语的读者来说,译文读起来不是很顺畅。比如在第1小节中,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如下:长久听泣/秋天的/梵阿玲/刺伤了我/忧郁/枯寂的心。这几句译文的语序基本和原诗一致,但是某些诗句的翻译却背离了原文,“忧郁孤寂的心”就和原文不符。从原诗的语法来看,“忧郁孤寂”可以形容心或者琴声;但是从词汇的角度看,sanglots(呜咽声),longs(冗长的),une langueur monotone(单调的忧郁),表达的是相同的特点,而从本节诗唯一的动词“blesser(使心伤)”来看,“单调的”、“颓废的”不是用来形容心情,而是用来形容琴声,只有这样“冗长的”、“单调的”、“颓废的”呜咽声才能让“我”感到不舒服,感到难过,因此有悖原意。

灵石的译本虽然不像许渊冲的译文和原文的语序那么一致,但是没有语法错误,唯独“秋日里”这3个字的翻译,笔者认为不太合适,在第3部分关于词汇的选择中,笔者会分析这一点。

英文版本除了结构略显复杂外,其他语意、意向都没有改变,而且韵律配合的也很好。

对第2小节的对比,笔者同样采用列表的形式,如表4 所示。

表4 对3个译本的第2小节进行结构排列上的对比

在第2小节中,笔者还是着重分析许渊冲的译文。许先生的译文如下:使人窒息/一切/又这样苍白/钟声响着/我想起/往昔的日子/不觉泪落。根据原诗,tout suffocant(无法呼吸的),blême(苍白的)是用来修饰诗人的,而许先生的译文则让这两个词修饰“一切”,虽然他的译文在词序上最大程度地和原诗保持了一致,但却使诗意和原文不太相符。表5 是对第3小节的对比。

表5 对3个译本的第3小节进行结构排列上的对比

在第3小节中,英文译本的优势自不必说,在翻译某些短句时,某些句子的相似程度能超过90%,如And I go(Et je m'en vais);To and fro(Deçà,delà)。

许先生的第3小节译得较完美,译文如下:我,宛如转蓬/听凭恶风/送我漂泊/海北天南/像一片/枯叶。该小节的译文不仅在结构上和诗意上都与原文很接近,还很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在翻译外语从句时,往往需要把一个复杂句分成两个简单句,但这样一来,又无法与原文的结构保持一致。在本节中就有一个关系从句:qui m’emporte。许先生用了两个动词“听凭”和“送”很好地连接了前后的词语,解决了这个从句翻译的难题。

至于灵石先生的翻译,则和许先生忠实原文结构的翻译不同,他的翻译风格是目标学派,重新组织了结构以适应中国人的习惯。

3 词汇的选择

这首诗短小简单,大部分由名词和形容词构成。像“秋天”、“小提琴”、“树叶”等词含义比较单一,而且每小节里也只有2~3个动词,如blesser(使受伤;使有不适感);sonner(作为不及物动词,意思为钟、铃等响);se souvenir de(回想起);pleurer(哭泣);s’en aller(离开;走开);emporter(带走,夺走)。这些动词的含义不难确定,但是由于语言不对等的现象存在,使得翻译的难点为如何选词以便保证诗歌总体的协调和韵律问题。“翻译活动的要义不在于找到语言的对应物,而是能够将原文未言明的含义传达出来。”[9]237

为了达到原文的效果,有时需要增加一些词,有时却要删减一些词。对于词的取舍问题,著名翻译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增加的是原文内容所有或原文形式所无的词语,删除的却是原文形式虽有或原文内容可无的词语。这种技巧并非有悖于忠实的原则,而属于扬长避短。[10]88我们对3 个译本每个小节的词汇选择进行了分析,如表6 所示。

在第1小节中,由西蒙斯·阿瑟翻译的《秋歌》的英文版本,就运用了增词法。原文一共有16 个词,而译本有22个词。他主要加了3个词:begins(开始)、song(歌)、sound(声音)。原诗中“秋天的小提琴”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本体“秋歌”没有出现,喻词也没有出现,只出现了喻体“秋日的小提琴”,“song”这个中心词的填入,使得借喻句的本体——秋歌出现了。这样的做法更进一步明确了原文的含义,并且构成了1个韵脚。

表6 对3个译本的词汇选择进行对比分析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采用了和原文一样的借喻的用法,只有灵石的版本和其他版本有所不同,其他版本都是秋天的提琴,只有他翻译成“秋日里的提琴”,多了一个副词“里”,使得诗句的意象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失去了原诗中“秋天的小提琴”借喻的修辞效果,只变成在秋天听到小提琴琴声的景象了,当然灵石先生增加“里”字也是为了构成韵脚,唯一的不足就是改变了原诗的意象。

在第1小节,3个版本和原文的词汇场基本能对应下来,只有一个词“longs(长的)”难以处理,这个词用来修饰“sanglots(呜咽)”,诗人要传达的意象是“冗长的、连绵的呜咽声”。英文版本把修饰“sanglots(英文是sighing)”的词“longs”放到了后面来修饰“sound(声音)”,也是一种巧妙的方式,因为这里的声音指的就是呜咽声。许渊冲先生译为“长久听泣”,转变了一个角度,用“长久”这个补语来修饰“听”这个动词,就改变了原意。灵石先生的版本没有译此词,对原诗内容的传达上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呜咽声本身具有冗长的特点。

灵石先生对于这一小节的翻译,还有自己的突出之处。他在处理第1 小节中的“blessent mon coeur(使我心伤)”时,选取中文动词“慰”,将原文译成“慰我心”,故保留了法文的动宾结构,“慰”字在现代汉语中多是“使心安”的意思,但在古汉语中还有“愤怒”的意思。灵石先生选取其愤怒的含义,对于不熟悉古汉语用法的读者来说,“慰我心”容易被理解成与原诗相反的含义,而对于熟悉古汉语用法的读者,这个译法在对原诗结构的处理上就非常地巧妙了。

在第2小节诗里,英文版本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增加了两个词:“pain(痛苦)”和“deep(深深地、深沉地)”。这两个词正好能与“when(当)”和“weep(哭)”押韵,而且在形式上增加的这两个词没有改变原诗的内容。许渊冲先生的译本在词汇方面力求与原文对应,尽量不增加也不减少词,只有一个词译得不够合理,就是把原文的“非常窒息”翻译成“一切令人窒息了”。灵石先生的译文和原文的词汇基本一致,只有一个词“苍白的”没有直接对译,而是用了另外一个形容词“惊惕”代替,这主要是押韵的需要,也不影响原意。

在第3小节,英文译本也采用了增词的手法,加了“brief(突然地)”以便能与“leaf(叶子)”构成韵脚。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第一句诗“je m’en vais(我离去)”时,没有直译而使用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意象的比喻句“宛如转蓬”。转蓬是一种随风飘转的蓬草。这个比喻常用来形容人四处漂泊。和原诗“我离去”的意象比起来,译本的动作感就消失了,只留下了原诗的象征含义,而且与下文出现的比喻句“如一片枯叶……”有重复之嫌,但是这个比喻句的填入,保证了原诗结构的严密性。

灵石先生译的第3小节非常干练,“狂风卷,我飞离”已经覆盖了原文的词汇场,但他又加了一句“恍惚间”以便保持诗行的齐整。“恍惚间”虽是原文所无,但是不违背诗人原意,因为原诗的音响效果制作出一种恍惚感、混沌感、混乱感。

4 综合对比

综合以上的对比和分析,笔者可以从最佳近似度的角度,再结合可译、不可译和半可译因素来对3个译本进行综合评估。

从韵律的角度来看,中文版本和英文版本无法比拟,因为对于中文版本来说,好多韵律特色是不可译的,因此只能在两个中文版本之间进行对比。从建行形式和朗读的角度来说,灵石的版本符合了原诗短小精干及读起来节奏很齐整的特点,因此灵石的版本更胜一筹。

从结构的排列来看,西蒙斯·阿瑟除了第一小节的结构变化明显外,其他两小节和原文基本保持一致。灵石的版本则属于归化派,没有刻意遵循原诗的结构。而许渊冲的版本则和原诗最为接近。因此最原汁原味的应当属许渊冲的版本。

从词汇的选择来看,西蒙斯·阿瑟选用了增词法,但是增加的词汇不仅没有改变原意,还道出了原文未言明的含义同时还起到了保持韵律特色的作用。而两个中文版本,都在语意的表达上有一定缺点,而许渊冲的版本有悖原意之处更多一些。

综上所述,西蒙斯·阿瑟的译本照顾了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传达原诗韵律特色方面比其他版本都更胜一筹,对于魏尔伦的这首音乐性很强的诗歌来说,这样的翻译是很成功的。对比两个中文版本,许渊冲的版本属于异化范畴,灵石的版本属于归化范畴,因此对于不同类别的读者来说,也许评判结果也不同。笔者认为从忠实原意的角度来说,许渊冲的译文有悖原意之处更多,因此灵石先生的译文更值得肯定。

通过对比这3个译本,笔者从中可得到不少启示:①3位译者都没有刻意遵循原诗4/4/3音节的排列方式,而且舍弃了与原文形式的一一对应。这说明音节的对应是他们在保证了诗歌其他形式和内容的对应之后最后追求的目标。②好的译文并不是勉强地和原文逐字对应,而是能够抓住原文的精髓,这就需要在不违反原文意思的情况下改变原文的结构或者转换句型、增加词汇或者减少词汇。③对于汉语译本,两位译者都利用了汉语多音字的特点用于韵脚的配合。灵石先生还运用了一些古汉语词汇,使得某些诗句和原文的词序保持一致。因此,对于汉语译者来说,厚实自己的语言功底才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坚实基础。

5 结 语

总的来说,西蒙斯·阿瑟和许渊冲的译本属异化范畴,而灵石的译本属归化范畴。西蒙斯·阿瑟的版本在传达对原诗的理解上基本没有差错,另外该版本还保留了原诗的形式。值得称赞的一点是,该版本成功地保留了原诗的很多修辞技巧。许渊冲的版本在对原文内容和结构的忠实方面值得称道,但是对某些词的翻译不够准确,而且也没有将原诗的修辞特征表达出来。对于灵石的译本,读者在读起来时比较顺畅,而且也是一个很有节奏感的诗歌。

通过对3个译本进行比较,我们不仅对原诗有了更好的理解,而且对翻译过程也有了更深入的体会。“无论译者技巧如何高超,翻译过程中必然有增添和省略。”[10]1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这些翻译家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原诗的信息而采用的方式和技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Philippe Sabourdy.Verlaine[M].Levallois Perret Cedex:Jeunes Editions/Studyrama,2005.

[3]Arthur Symons.Autumn song.[DB/OL].2010-07-21[2014-01-15].http:∥www.textetc.com/workshop/wt-verlaine-1.html.

[4]中华诗词网/秋歌[DB/OL].2010-07-21[2013-08-22].http:∥www.cnpoem.net/west/MusicList.asp?Specialid=9950.

[5]译诗库:魏尔伦诗选[DB/OL].2010-07-21[2013-08-22].http:∥www.shigeku.org/xlib/lingshidao/yishi/verlaine.htm.

[6]沈坚.魏尔伦的《秋歌》赏析[DB/OL].2010-07-21[2013-08-22]. http:∥ blog.renren.com/blog/331110716/479078361.

[7][法]弗朗索瓦兹·普洛坎.法国文学大手笔[M].钱培鑫,陈伟,译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Bac-Facile.Fr-Bac francais-Paul Verlaine-Chanson d'automne[DB/OL].2010-07-21[2013-08-22].http:∥www.bac-facile.fr/commentaires/1209-paul-verlainechanson-d-automne.html.

[9]王秀丽.法语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0]罗顺江 马彦华.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灵石韵脚原诗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灵石山药寮”
峨眉山月歌
浅谈灵石县的历史文化名胜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决战学院星座(试阅读)
改诗为文三步走
韵脚怎么押?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