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教学法在高校手风琴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22王睿

艺海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校应用

[摘 要]手风琴在我国众多乐器中属于最年轻的乐器之一,在群众音乐生活中应用得十分普及,同时,它还是高校音乐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手风琴教学中,探究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是一种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过程,注重师生平等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运用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 高校 手风琴教学 应用

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手风琴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任务主要是向社会输送符合需要的优秀的高素质音乐人才。经过调查发现,现如今不少高校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凸现出来,受此束缚,学生的兴趣不高,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改善高校手风琴教学现状,许多教育工作者把探究教学法引入高校手风琴教学活动中。

一、探究教学法的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各国先后提出了“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也是我国《手风琴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教学法主要来源于美国,是美国教育家对于独立学习发展的信念,之后,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种教学实践,特别是各种艺术类教学实践中,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探究教学法应用到手风琴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次,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此外,探究性学习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多样性、形象性以及真实性,从而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爱上艺术、乐于探究、努力创新。

二、传统高校手风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审图,传统手风琴教学逐渐暴露出了自身的弊端与不足,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手风琴教学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传统手风琴教学所无法给予的。首先,传统手风琴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更没有师生互动,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次,传统手风琴教学的目的过于片面,它大多数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理论知识与演奏技能,它的覆盖面小,并没有涉及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这就阻碍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外,传统手风琴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手风琴教学技能,无法让学琴的过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探究教学法的推广,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手风琴,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高校手风琴探究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贯彻手风琴教学目标,教师应该致力于构建新的高校手风琴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手风琴的教学的科学性与效率。比如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等形式,采用分层教学法,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力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比如对于掌关节较紧的学生,可以让他多练习高抬指,逐渐把关节打开,最终把力量输送到指尖;对于指关节容易塌陷的学生,引导学生采用断奏的方法,把力量落下去,从而找到指关节的支点;对于手指细长又软的学生,应该重点训练学生的平衡性与整体感,不要做过多的高抬指训练,这样在有了切实可行的基本教学方案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得手风琴教学更科学、更完整、更有效率。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探究教学方法中,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与协助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积极创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上完手风琴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后,就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学生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探究手风琴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在学到谢苗诺夫的《顿河狂想曲》,教师可以以手风琴演奏为背景音乐,投影出顿河波澜壮阔的画面,再辅以饱含深情的解说。“这首曲子把我们带到了这片神奇浪漫的土地,在静静的顿河边,这位卓越的艺术家,用天才般的灵感,与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隔空对话。”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学生从音乐中充分感受到了顿河的壮美,从而激发了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以教师为主导,适时解疑点拨

目前,我国高校手风琴教学师资力量十分匮乏,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可以充分利用有经验的教师给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之有整体性的提高,与此同时,可以利用探究教学法,在教师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对于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谋取私利的现象要坚决杜绝。同时,教师应该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应该及时给予释疑点拨。比如手风琴弹奏的发音问题,弹奏中指法的合理运用,手指的独立性,力度与音色的变化等以及演奏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问题,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纠正,提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又如在《顿河狂想曲》中,学生的问题集中在:(1)谢苗诺夫是一个怎么样的创作者?(2)俄罗斯音乐与手风琴有什么关系?(3)作者在创作这首作品时,怀有怎样的民族情愫?(4)作品中的几个部分在曲式结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有什么特点?面对学生的这些提问,教师要选择其中的重点或难点,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在关键的时候再适时点拨。

(四)激励评价,拓展探究

手风琴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完一首曲目,可以让学生演奏,以表现他们的才艺。在每次表演之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激励与评价,对学生不同的演奏风格作客观的评价。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给以肯定之后,鼓励其再接再厉。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委婉地提出来,并给学生积极的措施。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当作是学习的乐趣。

总之,探究教学法是一种在新课程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在高校手风琴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王睿.浅谈手风琴在音乐教育中的普及[J].新课程研究,2008(04).

[2]闫翌.浅谈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伴奏教学[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3]林琳.谢苗夫两首《顿河狂想曲》研究[EB/OLD].http://www.accordions.com/china/biyelunwen/linlin- 3.hhn, 2006- 04- 10.

[4]席玲.试论民族高校艺术专业手风琴课程的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2).

[5]聂溪.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手风琴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 (08).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