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中国化的多重意义分析

2014-08-15张彬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意识形态上的、实践或方法论上的和社会发展理论上的三重意义。作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三种意义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功能主要在于说服、教育,在实践意义上主要作为指导方法,在社会发展意义上主要承担理想和价值引领的功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中国化;多重意义分析;意识形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涵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我国耳熟能详的真理。但是在实际理论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人名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例如:意识形态意义、社会发展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等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中,其意义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同是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党领导广大劳动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的理论,因而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性,切在实际的历史过程中是交织一起的,很难把它们绝对的区分开来。

一、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西方著名学者认为:人是意识形态动物,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无论大小都会找一个让自己相信的理由。这点就充分说明了思想对人类活动、行为起到的先导作用。但是,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简单地对人们进行意识形态的说教,以此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重要的是找到正确说服群众和教育群众的方法,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来。这就要求从事理论宣传的同志,尽可能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唯一性,阐明这条道路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和意义,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中阐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性及合法性与合理性。只有这样,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二、实践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成功实践。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的原因所在:要人民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采取人民群众易于掌握和接受的形式,即必须大众化。况且,大众化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和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是人民群众用之指导自己的实践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社会发展理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就是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未来的奋斗目标、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措施、方法、价值追求等进行阐释. 把社会发展与群众个人的发展在马克思j三义中国化的实践中统一起来,坚定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科学理沦对人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引领作川,

四、结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发展现状相结合,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足十分正确的。但是,由于中国具体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f能仅停留在单一层面,而应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乌克思主义及中同具体情况的新变化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便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既看到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发展理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性,又看到多重意义之间的区别,这对人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展开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8.

[3] 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7).

[4] 李长春.在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讯,201l(8):37.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6]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M].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41.

[7]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王志红.适度的政治期待与合理的学术推进——中国现代性视野下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

[9] 刘云山.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J].求是,2004(1).

作者简介:张彬(1994- ),女,江苏盐城人,南京政治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