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西传与“中国热”

2014-08-15闫晓雪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闫晓雪

【摘 要】文章梳理了近几个世纪以来孔子的儒学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以及二十世纪以来产生的几次“中国热”,阐述了儒学西传产生“中国热”的原因,揭示了在异质文明相碰撞的历史背景下儒学西传产生的“中国热”对西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儒学西传;“中国热”;西方社会

一、儒学西传

大约从10世纪初起,欧洲人通称中国为“契丹”(Cathay),把中国人称之为“契丹人”(Cathayan,Catalan)。15世纪时期,欧洲涌现出了各种航海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使欧洲人认识并了解了中国。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利玛窦又把被欧洲人称为最富有智慧的中国儒家思想传入了欧洲。在艾儒特的《太西利先生行迹》里曾有这样的记载:“利玛窦曾将中国《四书》译为西文,寄回本国,国人读而悦之,知中国古书,能识真原。”在1661-1662年间,《大学》、《中庸》、《论语》等书被郭纳爵、殷铎泽、柏应理等人译成拉丁文,并将其命名为《中国哲学家孔子》。译本在欧洲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整个西欧到处都有称颂中国的声音。尤其一些学者更是对孔子这位圣人赞赏有加。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词典》里的“中国”条目下写道:“他(孔子)探索思想,一点也不狂妄。/并为人类揭露了理性之光:/他是作为哲人而立言,不是先知”。在18世纪30年代,法国出版了杜赫德编写的《中国通志》,不久也有了英文译本。约翰逊也曾在1749年发表的《人类的虚荣》诗中写到:“要用远大的眼光来瞻顾人类,从中国一直到秘鲁入”。1760年到1762年间,英国作家哥尔以一位初到英国的中国人给家人写信的写作形式,内容谈及他对英国这个国家的印象及看法,歌尔共写了120余封家信,后来结集出版,把它命名为(世界公民》(The Citizen of the World),即英国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中国人信札》。该书其中不乏有一些孔子的道理,如“我们要恪守中庸之道,既不是无动于衷,也不宜悲伤自损”等。19世纪初,在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开始设立汉学讲席,在此后,荷兰、德国、英国、俄国等欧洲国家陆续创立了汉学机构,从而进行系统性的儒学研究。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在当时的欧洲大放异彩。尤其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备受欧洲人喜爱,中国古代著作中的“四书”得到的关注度最高。在西方掀起了研究儒家思想的小高潮。

二、上世纪以来出现的“中国热”

上世纪以来,世界性的“中国热”共掀起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新中国的诞生,震惊了全世界,同时也对中国开始进行全面地封锁、围堵、遏制与打击。第二次“中国热”出现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后。这次“中国热”更多地促使西方人对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而其中最让西方媒体津津乐道的是:中国的长城、故宫、兵马俑以及中国的医药、针灸、功夫等。第三次“中国热”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了“中国热”的不断升温,直至今日,都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2003年下半年,国际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明显呈现上升的趋势,而2004年下半年至今,西方的主流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密集度更是大大的增加。英国的主要报纸、杂志、出版物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关中国的新闻和报道。例如,2005年5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头条首次使用中文标题“从开封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美国著名记者纪思道评论说:“如果你看不懂上面的中文标题,你最好开始学中文,因为它是未来的语言。”这样向西方读者大肆报道推介汉语的做法,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目前全世界一共有104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此外还有许多中小学及民间办学单位也开设了汉语课教学。据不完全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约3,000万人。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及美洲都纷纷有孔子学院,学习中国文化及汉语成为当下潮流。

三、儒学西传产生“中国热”的原因

(一)学习者自身的原因

在众多的海外学习者中,由于历史、现实或是家族、个人的原因,使得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出现多元化状态。儒学西传和“中国热”出现的共同原因是学习者想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他们主要是对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十分向往。中国有他们所热爱,所向往的地方或东西。现在频繁的出现经济危机,致使人们不得不学一计之长,有些学习者是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学习汉语之后,来到中国或其周边国家,会得到政府或贸易公司的重用。而以前外国学习者一般是通过翻译中国的著作得以实现学习的价值。现在学习汉语还有一些海外华人,他们是为了保留自己文化的根基,不至于让自己成为“香蕉人”。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儒学传播和“中国热”的不断升温

中国儒学的西传大潮大多兴于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繁荣时期,周边的国家为中国马首是瞻。纷纷派传教士来中国宣传他们的宗教及学习和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而现在的“中国热”完全是西方国家看到了中国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中国申奥的成功、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语热以空前的速度加温。在经历几次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并没有像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蹶不振,而是稳步发展,西方国家更是看到了中国的优越之处。惊叹中国的不断强大。由此看出,经济的发展益于文化的传播。这也是儒学西传产生“中国热”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随着对外开放的幅度不断扩大,近几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迎来历史上空前的“中国热”。中国政府趁着“中国热”,纷纷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孔子学院,培养大量对外汉语教师,加强与世界的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及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让对中国社会及文化有误解的世人重新审视中国。消除“中国威胁论”,让世人对中国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孔子学院的建立,使中国和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和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形象及地位。endprint

四、儒学产生的“中国热”对西方社会的促进作用

(一)对西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唯物论、自然神论,无神论等观点对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影响。经过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成为了启蒙运动者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思想“仁君”、“仁政”,以及儒家学说中的“以德服人”的伦理思想,成为了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所追求的理想楷模。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民主来源于西方,尤其现代有一些人对西方民主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国家十分向往并热衷照搬其民主,其不知西方社会的民主在孕育和诞生中就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国儒家思想“民贵君轻、民为国本”等成为近代西方社会民主思想的来源。孙中山先生在其《民族主义》一书中指出:“中国领先于欧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

(二)对西方艺术的贡献

明清时期,中国丝绸、瓷器和漆器等在西方十分受欢迎,欧洲的贵族、廷臣们以拥有中国工艺品而自豪,致使所谓“中国风趣”风靡一时,随后出现了模仿中国风格的“罗可可运动”。法国商人利用中国布料染色技术,仿制中国丝织品,结果获利百倍。18世纪初,德国已经能仿造出中国白底兰花的瓷器,并用欧洲的透视法在其上画出中国风景及人物。在17、18世纪,法国宫廷贵妇人“手必持中国式折扇,无问寒暑”。轿子原为中国所有,此时在欧洲却竞相仿制,他们在轿子上漆绘,并以轿顶的质量和颜色来区分官级的大小。中国的山水画和中国戏曲也很受欧洲人的喜爱。白晋在其《中国现状志》中对中国服装大加赞赏之后,中国服装在法国的王宫贵族间就开始流行,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中,法王路易十四身穿中国服装,化身为中国人。传教士还把元曲《赵氏孤儿》和小说《好逑传》的译本介绍到欧洲,使欧洲人视野大开,其对欧洲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做出很大的贡献。就连18世纪的大文豪歌德也对中国的文化推崇备至,他的文学创作也深受其影响。

(三)增进了中西方交流,推进了世界语言的多元化

近几年“中国热”的不断升温,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孔子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它的建立加强了中国与各国的联系与沟通。尤其是加强了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民间合作频繁且密切。促进了经济合作。有效地减少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误读。虽然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世界的语言仍然是英语维持着霸主地位。“中国热”打破了世界语言的单一性,推进了语言的多元性。虽然“中国热”不断的升温,目前汉语属于语言的“出超”(一种语言超出本国或本民族范围向外辐射,称为语言“ 出超”),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面临着竞争的态势,英语和英语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扩展。汉语言的空间及其地位和作用在全球化条件下目前仍处于弱势。”语言的强弱与语言所属民族经济实力的强弱呈正相关,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面对“中国热”。努力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 杜刚,李亚光.国家实力与语言发展的历史演变[J].高职论丛,2008(6).

[3] 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传教史[M].台北:光启、辅仁联合出版社,1986.

[5]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 李宇明.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N].光明日报,2004 年7月18日,B1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