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哲学思考与探究

2014-08-15伏昭琳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关键词:哲学文明生态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深层次的生态问题也日益暴露。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不得不让我们从哲学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新的思考,以期在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争取“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生态;发展;哲学;文明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内涵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他把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同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同人的解放、同人真正地占有自己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把世界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前提下,由于异化劳动的影响,自然不再与人的本质发生联系,而成为与人相对立的自然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由此也处于异化的形态中。

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人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必备的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将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强加给大自然,使人能够从大自然中直观自身。此时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大自然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和消失;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恰如当今出现的生态失衡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明确表示了一种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见解:自然向人生成的同时,人也应该向自然生成,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二)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观与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内在关系

对于生态文明的思想,中国古代哲人也表达了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天人合一”便是对此典型的表述,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观的主基调。“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周易·乾卦》中说:“夫大夫者,与天地合其德。”在这句话里,“大人”是指大人物、统治者,“合其德”便是指大人物应该合乎天地的“德”。此后,中国儒家和道家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从儒家和道家对“天人合一”的阐述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思想:一是天与人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不应该相互对立。二是人应该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天的本性而行动。三是“天人合一”是人的最高的生存境界和人生理想。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观,它既与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有着相通相融的地方,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想材料。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冲突本质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利益博弈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相伴而生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引起学者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现如今生态学出现之后,被研究学者们用来指称近现代西方主流哲学文化的一种说法。它之所以不断受到生态学者的批评,就在于它是使生态危机不断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中心主义主观的剥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自然存在的唯一价值不过是供人类利用和使用。自然因而沦为人类实现其价值的附属物,是人类统治的对象。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大自然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轨迹,并不受人类统治,但是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两种思想在不断的对立中进行着利益的博弈,本质则是人类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发展。两者冲突的根源在于到底应该是自然为人类服务,还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

(二)“主客”二分的世界观与可持续发展

要阐述“主客”二分的世界观,首先要弄清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所谓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主客”二分的世界观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首先,主观世界实质上是被人的头脑所反映并转换为观念形式的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源于客观世界,两者具有同构性。其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再者,二者其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人类必须谦卑地放下身段,摒弃“统治客体”的主体思想,在满足自身实际需要的程度上来改造和利用“客体”。如果人类的索取和需要超过了“客体”的负荷能力,那么发展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三)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然界客观发展的对立

按照西方传统哲学,自然是人之外并与人相对而存在的自然界,是机械的、物理的、没有生命的自然界,是决定论、还原论意义上的自然界。但是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从大自然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人类要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就必须让自己的实践活动和大自然的发展协调统一。大自然有着自身发展和运动的轨迹,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人也只是大自然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人毕竟是目的性存在,不是被动的受造物,这就需要使自己的目的合于自然目的。如此,必然会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产生对立。如果人类一味的和大自然进行抗争,最终的结果是谁都不可能得到发展。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对立中寻找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立足于中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观之上,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毫无疑问,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体现,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endprint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使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新模式,大幅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排放,可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总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消耗将更少,环境污染将更低,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更大。

(三)重视环境文化的培育

由于生态意识淡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与生态文明相悖的不良习惯。仅仅依靠机制、体制和法制的强制规范,往往力有未逮,难以使生态文明成为人们自觉的价值观,必须在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和法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生态文明发展的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现实生态危机的分析和反思,大力培育环境文化。

四、结语

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社会经济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在从古到今的文明盛衰图卷中,人们始终可以看到两个相互伴随的影子: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作为一个处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全中国十几亿人民要富强,伟大的中华民族要振兴的心愿,正在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排山倒海的力量。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恢复人和自然的生态关系,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和谐协调。

参考文献

[1]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高德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3]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肖铁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伏昭琳(1987- ),男,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哲学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