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记者业缘关系的建立

2014-08-15杨晓轩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男排体校

杨晓轩

如今,成为一名体育记者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既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又能在世界各地采访的同时观看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殊不知,要想成为一名体育记者,需要付出的有很多。除了业务能力的学习以外,业缘关系的建立也非常重要。毫不夸张地说,良好的业务能力和业缘关系就是体育记者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对于一名优秀的体育记者而言,出色的业务能力是确保采访报道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而广泛、稳固、良好的业缘关系则可以为体育报道工作起到极大地帮助和促进作用,也称得上是重中之重。如果说业务能力是体育记者的“做饭手艺”的话,那么业缘关系就是体育记者“做饭的原材料”。如果说业务能力可以靠书本积累的话,那么业缘关系只能靠体育记者自己去建立和维护。我个人觉得,自身在这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给后辈们一些启示。

说到业缘关系的建立,眼下在绝大部分新闻类专著以及新闻类学科的教学中,都没有专门的、专业的介绍和论述。为什么?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它似乎并非没有一定之规可循。每一个记者业缘关系的建立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我逐渐发现,即便如此,这其中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可循。

一、先易后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体育记者而言,刚刚入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业缘关系从何下手,的确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如果找对了路,业缘关系不仅可以顺利地建立,还可以给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走错了路,或者走了弯路,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也会让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之中。因此我的方法是:先从地方队入手,逐渐过度到国家队。

2002年北京体育广播成立,成立伊始,我还是专题部的一员,主要负责健康和社教类节目的主持工作。2005年,体育广播节目大改版,我成为了新闻部的一员,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了我的体育记者生涯。

实话实说,刚开始接触体育报道的确苦难不少,想比起新闻部的其他同事,我既不是体育专业出身,之前也没有任何体育报道的经验,充其量只是爱好体育而已。最为困难的还是刚刚接触体育报道时,业缘关系为零,所有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而在体育报道中,业缘关系对于一个体育记者而言,就好比生命线那么重要。所以,我的体育报道经历是从搭建自己的业缘关系网开始的。

说到搭建关系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不仅每一个项目有自己的关系网,甚至一个项目之间,国家队与地方队还存在不同的关系网。而且运动项目不同,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不同,关系网建立的方式方法也截然不同。这层网看似无形,但是威力巨大,从何入手,的确让我煞费苦心。经过了缜密的思考之后,我选择了一条现在看来被证明是成功的办法——先地方队、后国家队——正所谓曲线救国。毕竟任何项目的影响力还是国家队的大,但任何项目国家队都是以地方队为基础组建的,因此说,如果和地方队建立了好的业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为今后和国家队的业缘关系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坚持不懈、加强学习

其实对于业缘关系的建立,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付诸实践。而在实践过程中,或许有的人凭借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可以相对轻松一些。或许有的人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相对便利一些。但是对于大多数体育记者而言,要想建立起稳固良好的业缘关系,只有努力的付出这一条路。因此我的方法是:用勤奋作为建立业缘关系的敲门砖、用体育知识的积累赢得采访对象的尊重和信任。

2005年恰逢是全运会年,因此,2005年年初,在体育广播和北京市体育局竞体处的大力支持下,由我牵头共同策划了有关北京全运代表队备战的系列采访。由于我分管的项目中,绝大部分的北京队都分布于北京木樨园体校、北京什刹海体校、北京先农坛体校和北京卢城体校,因此,在整个2005年,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泡在体校度过的。当时的采访作息时间我还记忆犹新,每周一、三的上午准时去北京什刹海体校(北京跆拳道队、北京拳击队、北京散打队、北京武术队),下午准时去先农坛体校(北京体操队、北京举重队),每周二、四的上午准时去木樨园体校(北京摔跤队、北京男子柔道队、北京手球队),下午准时去四块玉基地(北京男排、北京女排、北京女子垒球队)。周五兼顾北京卢城体校(北京女子曲棍球队、北京棒球队)和东城区体育局(北京女子柔道队)。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采访,就是为了建立关系。通过和运动员、教练员、体校工作人员的聊天,了解项目、了解规则、了解运动队、了解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这样的笨办法还是很有成效的,用了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就基本上和地方队上上下下混了个脸熟。用了半年的时间,基本上就能够做到成为朋友。等到2005年全运会真正开始的时候,此前的付出没有白费,凭借着扎实的业缘关系和逐渐积累的专业知识,在全运会的采访报道中如鱼得水,颇为受用。可以这么说,目前在我所有的稳定业缘关系中,相当一部分体育界的朋友是在2005年结识的。

与此同时,由于北京绝大部分的地方队中都有运动员或者教练员在所在项目的国家队效力,和这些队员教练相熟的好处自然也慢慢开始在对于国家队的采访中展现出来。而通过这些老相识的引见,又逐渐认识了更多国家队、包括其他地方队、项目协会、甚至是国外运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官员,这在我采访国际比赛的时候,真的派上了极大的用场。

时至今日,在我分管的项目中,朋友遍天下。没有业缘,就没有体育报道的精彩,这一点也不为过。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平时的辛勤奔波。

三、通力合作

总有人说:同行是冤家。对此,我却相当的不认同。对于体育记者而言,同行不仅不是冤家,反而是自己最得力的帮手。在体育新闻报道领域,很多时候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用的,或者孤掌难鸣,或者力不从心,特别是在面对大型统合性赛事的时候。这个时候,同行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就可以为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在《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都要求同行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因此我的方法是:和兄弟单位的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endprint

通过多年一线工作实践,我和很多媒体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同行对于体育广播的记者而言,不是对手,而是采访时的又一条触角。通过与他们的相识,他们又帮助我认识了更多的业内从业者,这些都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仅如此,信息方面互通有无,工作方面取长补短,生活方面相互照料,也让采访报道工作有了更好的保障。

四、独辟蹊径

也许有人会说,业缘关系的建立不过是为了采访报道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采访报道工作的内容和内涵不会有实质性帮助。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不敢认同。其实业缘关系不仅可以帮助体育报道顺利的展开,更可以给体育报道锦上添花。因为只有你熟悉采访对象的经历、性格、语言特点、生活习惯等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你才能捕捉到最真实的新闻、最感人的瞬间、最精彩的内容。因此我的方法是:用业缘关系帮助采访报道寻找新闻点和关注度。

在这么多年的一线实战中,我采访报道过很多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中,像足球、篮球、乒羽这样的大项,很容易在国内寻找到新闻点和关注度。但是在体育报道中,还有相当多的冷门项目,也就是平时国内老百姓关注度不高、对于规则不太熟悉的项目。比如体操、举重、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武术、手球、棒球、垒球、曲棍球等等。而如何更好的采访报道这些项目,让听众觉得好听、爱听、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发稿而发稿,这才是一个优秀体育记者的能力体现,因此这自然也成为了我的思考之一。通过不断的思索,我慢慢总结出来,对于这些项目的报道,也有自己的规律可循。不能像足球、篮球项目的报道一样,追求大而全,而应该追求小而精。通过平时在这些项目中业缘关系的积累,特别是对这些项目从业者的了解,选择先从一些小事入手。比如对于垒球的报道,就着重关注运动员的待遇低但成绩好,很多运动员的一双球鞋缝缝补补要穿好几年,但却为祖国夺取了奥运会的银牌。这与中国足球一对比,自然就让听众产生了共鸣,吸引了他们的关注。再比如对于跆拳道的报道。不熟悉这个项目的人总觉得比较暴力,容易受伤。但实际上,每一个从业者都会告诉你,练跆拳道一开始都是从先教礼仪廉耻开始的。抓住了这一点,再结合眼下国内青少年的现状,自然会发现,这个项目对于国内青少年的性格和人生观确立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无论孩子还是家长,自认就会感兴趣多了。再比如,2009年,蔡斌成为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2010年初,蔡斌黯然下课。离开中国女排的帅位之后,蔡斌对于离任的原因一直闭口不谈,对于自己的感受也忌讳如深。但是凭借和蔡斌良好的关系,我还是针对以上问题对蔡斌进行了一个专访,提出了一些在当时比较尖锐的问题,而蔡斌本人也是实话实说。在很多媒体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这个采访报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可见,如果不经常的深入一线,不建立良好的业缘关系,不熟悉项目,不熟悉从事项目中的人,你很难捕捉到采访报道时最精华的东西。长此以往,采访报道也只能陷入到程式化的模式之中。

五、不离不弃

在体育报道领域,经常有一句话被提及:体育赛事和体育记者是鱼和水的关系。的确,如果没有了体育记者的辛勤工作,恐怕再精彩的赛事也无人知晓,无人关注。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提到的,一届奥运会举办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体育记者的付出与评判。而在这种付出与评判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死盯着体育成绩不放,那么你可能没有真正领会到“体育”的含义是什么,你也就不可能结交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届的朋友”。因此我的方法是:尊重体育规律,不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

在目前我众多的业缘关系中,和排球,特别是北京排球的关系最深、最密。从2006开始,我开始从事排球项目的采访报道工作。经过7年的磨炼,目前我对于排球项目的报道不仅轻车熟路,而且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很强的专业性。在业缘方面,不仅和排管中心、国家队、其他地方队保持良好的关系,和北京排球队更是亲如一家。用北京排球队自己的话讲,我就是北京排球队的一员。

当然,有如今这样的局面也绝非一朝一夕。2005年开始,虽然我个人平时很喜欢排球,上学时也打过排球,但是谈起排球报道却是一片空白,对于排球的从业者也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于是我还是采取了那个曲线救国的老办法——先从北京队下手,再铺开到国家队。2005年年底,借着当年联赛备战的契机,我走进了北京排球队。当时北京排球的驻地是四块玉基地,基地相对封闭,很少有外界的干扰。为了建立关系,我每周至少要两次下队,既观看他们的训练,也和教练员运动员们不停的接触。当时北京男女排正好都更换了主教练,于是主教练就成为了我的敲门砖。通过不停的出现,他们见到我时不再惊讶意外,而是习以为常。通过主教练,我又慢慢的和很多队员成为了莫逆之交。更为重要的是,在当时,北京排球队的成绩非常不好,总是在降级区徘徊,媒体的关注度也相当的低。但是我依旧保证北京排球的主场比赛场场必到。无论主场在城里的朝阳体育馆、广安体育馆,还是郊区的机场体育馆,每场比赛都有我的身影。在主场比赛之外,客场比赛我也保证极高的现身率,并没有因为成绩的不理想而抛弃他们。长此以往,坚持和诚意打动了北京排球队,我也从一个局外人变为了他们的家里人。从2010赛季开始,我连续三个赛季全程报道北京男女排的联赛主客场比赛,密集的赛程,两支球队同时作战,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极大。但是正是这样的付出,让我赢得了球队所有人的尊敬。就连2012-2013赛季帮助北汽男排夺冠的加拿大外援温特斯都私下里问翻译,那个场场都出现的人到底是谁,是球队的经理吗?如果说,我之所以能和北京排球亲如一家,秘诀就八个字——不离不弃、风雨同舟。

六、风雨同舟

共患难,见真情。这个道理不必多说。要想建立起稳固良好的业缘关系,有时候,和你的这些朋友们经历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苦难与磨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的方法是:用真情和服务意识增强体育报道的力度。

说到风雨同舟,有一件事需要特别值得一提。2006年下半年,由于北京筹备奥运会的原故,几乎所有的市属场馆都面临改造和扩建的需要,北京男女排一下子在联赛即将开始之前,没有了主场。北京排球的上上下下为此焦头烂额。我得之此事后,专门撰写了一片评论《我想有个家》,呼吁北京市的有关机构能帮助球队度过难关。就在评论播发的当天早上,一位时任首都机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领导听到了我的评论,很感兴趣,马上责成下属的首都机场体育馆与北京排球进行接洽,没用几天,主场的事情就谈妥了,北京男女排的主场正式落户机场体育馆,而且这一签就是三年,直到2009赛季,北京男女排重回市区的广安体育馆。事后,主管北京排球的时任北京木樨园体校副校长屈少军特意给我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说我的报道帮了北京排球一个大忙。也正是通过这件事,北京排球真正把我不当外人了。endprint

七、实话实说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报道的灵魂,用事实说话更是新闻报道的不二法则。任何时候,体育记者都不能因为为了维护业缘关系而做出违背职业操守的傻事、错事。如果有的时候,因为想和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怕影响到今后工作的开展而对他们的一些问题不愿过多涉及,甚至是弯曲事实、混淆视听,这不仅违背了体育记者的行为规范和职业准则,对于采访对象也是极不负责的。而这样的交往,也不是真朋友所为。因此我的方法是:对于问题不回避,坚持用事实说话。

2012-2013赛季北京汽车男排首夺联赛冠军。在常规赛期间。北汽男排客场与江苏男排激战之后,北汽男排二传手赵艺找到我,跟我聊起了他的困扰——他在场上传球时,经常会同时听到三种声音,一种是主教练李牧的布置,一种是场上外援的要求,还有一种是场边督导的总教练甄九成指导的提醒。这三种声音夹杂在一起,让年轻的赵艺在场上无所适从。赵艺跟我说这些事,就说明他没拿我当外人。而我在得知这一情况过后,也觉得事情挺严重的。其实这三种声音,拿出任何一种来说,都对于另外两个人是一种伤害。毕竟意见不统一时,各自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何况这三个人又有不同的身份,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误会或者紧张。其实这个时候,我为了维护和三个人的关系,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息事宁人。但是本着实话实说的原则,我还是立刻向总教练甄九成进行了反映,并在报道中予以了提及和分析。甄指导对此也相当重视,在不停的感谢之余,立刻组织教练班子加以研究和解决,使三种声音融合成一种意见。在后续的比赛中,赵艺的表现有目共睹,为球队的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在北汽男排夺冠之后的庆功会上,老教练甄九成再次提起此事,依旧是不停的感谢,用他的话讲,这次提醒是北汽男排夺冠的重要保证。现如今,我和北京排球的关系已经可以说是密不可分了,不仅球队的报道有我,对于球队的管理和建设方面,他们也经常询问和参考我的意见。

由此可见,在日常的采访报道中,即便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再好,也不能参杂私人的感情。功是功,过是过,问题是问题。良好业缘关系的建立不是为了让体育记者混淆自己的记者身份,置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于不顾,而是借体育记者一双慧眼,让体育记者可以更好的看清事物的本质,更好、更有分量的实话实说。

应该说,我用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得自己从一个体育报道的“白丁”逐渐成长为体育报道战线上的一个主力。回顾本人的体育报道生涯,绝大部分成功报道的背后都有良好业缘关系的帮助。广泛、稳固、良好的业缘关系不仅可以帮助体育报道顺利的展开,更可以给体育报道锦上添花。因为只有你熟悉采访对象的经历、性格、语言特点、生活习惯,你才能捕捉到最真实的新闻、最感人的瞬间、最精彩的内容。

由此可见,良好的业缘关系可以为一个体育记者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良好的业缘也可以让一个体育记者有一种强大的归属感。这对于奔波忙碌的体育记者而言,心里上的慰籍是巨大的。

当然,对于业缘关系的建立,必须要因人而异,更需要因地制宜。以上我所论述的只是自己通过十几年工作的一种感悟,或许未必有共通之处,但是给有意想成为其中一员的年轻人一种启示也未尝不可。endprint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男排体校
10年后,中国男排重夺亚洲杯冠军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2017中国男排(昆山站)接应二传队员与对手同位置队员进攻效果的分析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2016年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接应二传主动得分效果分析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