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高等院校人文精神的塑造

2014-08-15周扬凯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道德教育人文精神

周扬凯

【摘 要】对于工科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研究和讨论一直都未曾中断,而研究嗲查显示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极大缺失,这也极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对于这一感慨,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专业素质强、人文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现实都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将增强科学精神和提高人文修养并重,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理工科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主体精神和以个体完善与发展为主的创新主体精神,才能改变当前高校尤其是工科高等院校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现象,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才能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工科院校;人文精神;校园文化;道德教育

一、工科高等院校校园文化与人文精神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莘莘学子的最高学府,其根本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理性与人性并存、对社会有用的人,但长期以来尤其是工科高等院校因为某些原因如自身学科结构的局限,缺乏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学生对人文精神知识的了解匮乏,从而造成高校人文教育缺失,所以,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高等院校不仅要担负起传授课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任务,更要担负起对学生人性教育如自主精神、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独立人格等的重要责任。

二、工科高等院校人文精神缺乏

(一)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

子女一人、父母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是现代家庭的基本结构,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大学生自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便是家里长辈的关注焦点,他们只是被别人关心、照顾的对象,却很少有机会去主动关心、照顾他人,这自然会使他们把自己看成中心,导致了他们只看到和想到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很少考虑别人甚至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只希望别人关心自己,却缺乏对他人的人文关怀;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甚至危害到集体利益。

(二)大学生道德滑坡,诚信缺失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时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完善、公德的冷漠、家庭及学校教育不够,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自私功利等本应为人所摒弃的落后道德有了市场,并且影响着青少年,出现了优势人群对于弱势人群所处的困境视而不听闻而不见甚至落井下石;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有待增加,如今考试作弊、履历掺假、借贷不还等现象在一些高校中以成为普遍现象,人文精神教育亟待增强。

(三)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缺乏文化素养

大部分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无用武之地,其实是因为他们虽然掌握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际工作能力差强人意。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无价之宝如今却不被重视,大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由于电脑、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无法写出简单的字或是错字连篇,这样的现象亟待改变。

综上所述,当前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在能力方面表现为有些大学生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动手能力差;在知识层面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合理,阅读层面狭隘,对传统文化知识漠不关心;在修养层面表现为道德素质低,举止谈吐不得体,因而,要让当代大学生拥有了精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关心社会,进而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幸福,实现人生价值。

三、加强工科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

一方面,由于受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和市场竞争意识下功利和实用价值取向的影响,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偏向于学习专业知识,相比之下,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时间少,主动学习人文教育课程热情低;另一方面,许多理工科院校无法放弃偏重自然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自身定位方面仍比较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方面仍比较强调对学生理性思维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轻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因而,工科高等院校需逐渐优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在教学活动中增大对人文学科知识的渗透,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也对工科高等院校人文精神缺乏提出了一些对策,具体措施如下:

(一)开展结合自身校园环境、具有校情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

工科高等院校要深入调查、认真研究、深刻挖掘,紧密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让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全校师生中得到普及,突出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创新文化中特有的人文内涵;要充分了解所在城市的地方文化、人文资源和人文景观;要充分利用、整合本院校各社团、各学院相关的人文资源,构建人文教育的平台,构建有地方和专业特色的人文教育工程;要重视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等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政策体系

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政策监督机制,制定操作性更强的人文素质教育政策的明细措施,宣传人文素质教育政策,促进工科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引导和带领高校形成高效的工作模式,为人文素养教育开展提供依据,为工科高等院校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三)推进工科高等院校教师管理改革

一方面,正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科高等院校要建立科学严谨的教师教学审核机制,建立高校教师长期培养机制,对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工科高等院校的教师在追求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精神也能的培养,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有效传播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翁晓燕.浅谈校园景观如何体现校园文化中的内涵——黄冈师范学院珠明山校区景观规划解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冷英.对理工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3] 束霞平.从高校人文精神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年0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道德教育人文精神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