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期末考试“要分”现象浅析

2014-08-15李乃舒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摘 要】“要分”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悄然开始。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校园的纯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还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文章尝试通过历史考查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该现象带来的危害,最后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三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要分;教学事故;知识传递

一、“要分”现象的产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校园中曾经流行一个口号,叫“六十分万岁”。当时学生上学不用交学费,毕业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再加上国家刚刚开放市场经济,有着不计其数的创业机会,分数对学生而言没有那么重要。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4年。在这一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提出国家以方针政策指导、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今日耳熟能详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即由此滥觞。

自主选择与生存压力并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就业问题早已成为悬在学生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对于学生特别是平民子弟而言,学业成绩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关键。

通过了解,据学生干部介绍,这位学生的父母全靠开小卖铺维持生计,经济上并不宽裕。他性格好强,总想拿一次奖学金,但是由于竞争激烈,连续两年都没能如愿。由于大四需要集中精力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今年或许是他最后的机会。也许是压力太大,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行为。

知道这些以后,我思绪万千,想了很多,感觉即便存在上述因素,也并不足以构成学生要挟老师给分的全部理由。如果这个学生没有浸染社会上的浮躁风气,思想上没有存在偏差,如果他还能够尊师重道,也许他能够用更巧妙的方式与老师沟通,就不是采取这种要挟以“要分”的手段。但是在这两点上,他表现出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话题。

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沧浪之水打磨着每一个人。当社会上潜规则大行其道,特别是当某些不正之风获得普遍认同,学生也难免会利益面前的妥协。况且,对于“候鸟式”的外地学生而言,他们只是学校的过客,并不需要顾及熟人社会的成本。

《苟子》中记载:“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显然,由于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尊师重教的精神还有待继承发扬。这也是学生敢于“要分”的原因之一。

二、“要分”的危害

首先,它是对学生人格和成长的损害。好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品德的养成,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律习惯。人无信则不立,一个为了自身利益试图破坏规则、不劳而获,连自己老师都可以威胁的学生,又有谁愿意养虎遗患,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当这样的人走向苛刻的社会环境,该怎样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不在平庸和琐碎中度过一生?

其二,它是对教育纯洁性的损害。大学系统不是贩卖分数文凭的名利场。它不仅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双重重任,还承担着社会净化的职责。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教育本身具有乌托邦性质,传递的是人生的经验和理想,而现实永远是有缺陷的”,学校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坚守和传递“正能量”。

最后,“教学事故”本来是学校的正常管理手段。对散漫和不负责任的教师教学起到了督促作用,直接受益者是学生群体,但是,若纵容学生利用“教学事故”等渠道,势必会导致教师的不安,甚至畏惧心理,不敢严厉管教,这绝非学生之福。

从表面上来看,这一切都是学生的责任。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个学生并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差生”,相反,他平时积极上进,几乎全勤,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想到这里,我对这个学生一点都恨不起来。

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

作为教师,要杜绝要分现象,除了片面要求学生提高自身修养之外,在教学上,尚有三个方向值得期待。

首先是进行合理地进行考核设计。比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将每一次课堂作业、课堂发言都纳入到考核范围当中;再如调整考试内容,减少机械记忆的题目,增加分析理解与实践性较强的题目比例;或者调整考试形式,改为半开卷、实验作业等。此外,在考前尽量不做专题复习,鼓励学生考试发挥平时所学。这样,学生就没有必要再为了期末成绩而大费周章。

其次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个学生每次来的都是最早的,没有缺过一次课,依然没有考好,显然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存在问题。这提醒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传递,还要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通,帮助他们取得学业上的好成绩。

最后,身为高校教师,理应清除中学应试教育的积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素质教育,向学生传递一些为人处世的态度,特别是如何平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唯有让学生在技能和精神上都打好基础,当他们在走出校园的时候,才能独立面对困惑,走向成熟。

其实,教书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因为你不仅需要保持自己,也需要为了适应教学环境去夸张、重复、甚至表演,学生面对的这些问题也是我们这些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所要面对的。这种挣扎和痛苦,是我们的宿命,也是我们的幸运。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科赛.理念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 钱理群.做教师真难,真好[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乃舒(1986- ),女,郑州市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