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的发展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2014-08-15何琛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城镇化发展

【摘 要】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广大不发达农村广泛的存在于内陆地区。发展缓慢,资金链不完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是目前农村目前存在的巨大问题。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更重要的是其两次主要出现的位置:第一次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相关章节中,第二次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章节中。从局限“区域协调发展”一隅,到上升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哪怕用最挑剔的眼光,依然可以看出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城镇化;宏观经济;发展

一、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高,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其固有环境的和发展意识的单一性,让不少农村地区发展的速度相对于城市来说相对缓慢,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在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当中尤为明显。笔者认为,农村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后发优势,城镇化的进程的快慢已经牵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更好,更深入的继续进行下去。

二、我国城镇化的必要性

(一)城镇化——农村的长期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重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例,2006年左右开始试点,将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竞争能力、增强成员收入为目的。这样的合作组织在宣传和初衷上确实是站在农民和农村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的,但是经济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理性经纪人,具体说就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但是往往却忽略了中国农村的特殊性,中国农民的天然弱点在于不善合。他们只知道眼前的利益,但看不到长远的利益。更看不到在长远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利益。因为看不到共同利益,所以不能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建立起超家庭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就算很多合作组织建立起来了,也很难长久。

(二)城镇化——城市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

在城市体系“链条”中,农村城镇处于末端,通常被视为是理想的城市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基石,它们一方面接受大中城市的扩散和辐射,同时又是各中心城市和大城市进一步防治的基础,也是规模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良性发展与体现的必要前提,从而促进大中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整个城市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结语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一)城镇化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

200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12265元,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支出为3993元,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07倍。在现有水平下,农村居民每减少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需求可以增长1.1个百分点,消费总需求增加超过1000亿。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农民工,如果通过城镇化,将他们的消费需求得以充分释放,城镇化带来的消费需求总量还将大幅度提高。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按照农村劳动力的负担比重计算,农民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45元。如果通过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将农民工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左右(2009年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5%和41%),那么农民工年均消费支出将增加1963元,粗略计算可以增加消费支出3000亿元左右。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变,可以显著增加消费需求。

(二)城镇化带动国内投资需求增长

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人口的集中,带来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城镇住房需求的增加。而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在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考虑到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城镇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的因素,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要达到联合国的高标准,要实现202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那么从投资角度来看,年均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至少为1万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城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直接投资,自上世纪中期以来,房地产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已成为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房地产投资需求仍然是巨大的。

(三)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区域之间不平衡是发展过程中一种常态现象,区域之间一般要经历先分化然后趋同的过程。人口从落后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是实现区域趋同的一种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仅有193个城市和7916个建制镇,而且分布极为分散。到2009年,城市数量增加到654个,建制镇数量调整到19322个。占国土面积14.2%的东部地区,集中了61.5%的超大城市、57.7%的特大城市、40%的大城市。东部三大都市圈占全国2.2%的国土面积,容纳了12%的人口,产出了近40%的GDP和2/3的出口总额。东部沿海地区吸纳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数量在不断增加,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其中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分别为2816万人、3282万人,占全国外出农民工的19.4%和22.6%。中西部农村人口的流出,减少了农村人口数量,加快了发展速度。

作者简介:何琛(1989.03-),男,重庆市北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城镇化发展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