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应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2014-08-15王天芳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中学生心理健康

【摘 要】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前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必要性,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并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分析了中学生存在的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干预;策略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纽约:每年精神病发病率平均为8.3%,同时每年还以0.6%的速度在递增。在这个美国,有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近50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89%的人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表(身体)轻里(心理) 的现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受到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指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环境,在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时,心理上都不会失调,都能予以克服。

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心理健康的评判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来源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四大矛盾:生理和性成熟带来的新需要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性成熟意识增强与心理、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做到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是对中学生的接纳,然后是因势利导,切勿“逆向而行”,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根本。下面对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进行阐述。

(一)考试焦虑症。对成绩不好的预期担心,可能由于知识掌握不牢或者焦虑性格造成。主要表现为主观焦虑体验、行为不安、躯体症状。调整方法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打好基础、目标切合实际、积极暗示、淡化考试成绩并注重学习过程、自我放松和需求医生帮助。

(二)与发育有关的问题及应对。解决的策略包括性知识教育,树立正确贞操观;正确引导、鼓励中学生异性交往;教导中学生与异性交往技巧,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鼓励参加集体活动;帮助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三)社会化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强烈焦虑并主动回避。表现人际交往中害羞、局促不安、紧张等,以致影响正常的交往。这可能是由于挫折的打击、错误的认识、不良的性格等造成的。解决方案是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改变自己性格,掌握社交技巧。交友及集体活动对于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帮助。练习社会化的技巧和经验,交换与获得知识和经验,检验证实自己的看法,建立自我认识和自信心,培养彼此合作的团队精神,练习做领袖的机会。

(四)代沟问题。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理上的差异和距离以及由此引起的隔阂、猜疑、苦闷,甚至离家出走。解决的策略:平等交流,了解子女的需要和希望,设法给予解决;对子女不要过分唠叨,多给鼓励而不是责备;减少对孩子的过多的要求;尊重、理解孩子。

(五)加强挫折教育。挫折是指个人的欲望和目的,在实现的过程中受到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面对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的所及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发怒时尽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以消火泄愤;能伸能屈。

四、结语

正确面对心理问题,积极疏导有利无弊。有人曾说;“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荣誉,都始于一个信念。”说得浅显易懂些:你习惯于在心理上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暗示,就是成与败的根本原因。发展积极心态,走向成功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去做那些想做而又怕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陶玉凤.中学心理教育与辅导课程模式及设计浅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2] 袁鑫.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

[3] 程灵,梁美凤.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基于福建省371名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的调查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王天芳(1982.12- ),大专,内蒙古商都县第五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心理辅导。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