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方式探索

2014-08-15孟旭红

语文天地 2014年33期
关键词:小羊句式想象

孟旭红

口头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需要。

一、撷取生活素材,泛化说话训练

训练说话的资源不仅局限在教材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更是说话训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各种奇妙的幻想。因为在观察以后,有了丰富的感性题材,这样,说话课上就能感到有话可说。比如有一次,带着学生观察春天后,让学生说话训练:

学生大声喊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正在地里沉睡的小草,迷迷糊糊地露出了头,往外一看,大声叫道:“太好了,春天来了!”正关着窗户避寒的小河听见了,打开了玻璃窗,大声说道:“哇!春天来了!”声音被不喜欢冬天而正在低头哭泣的小花听见了,立马绽开了笑脸,大声喊道:“太好了,春天终于来了!”它的话被正在冬眠的动物们听见了,大家齐声说道:“太好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爱美丽的春天!”

二、挖掘教材资源,落实说话训练

小学低年级教材每篇文章都是美文,不仅文字优美、内涵丰富,而且有着极大的延伸空间,深深吸引着学生。因此,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使说话训练落到实处,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无疑非常重要。

利用课本插图,直接说话。低年级文本插图色彩鲜艳,内容逼真。教学中,我常常不拘一格引导学生欣赏插图,有时放在课始,让学生看图说话,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训练观察图片的能力;有时放在课尾,让学生看图总结,操练课堂中学习到的句子或句式。教学一年级上册《人有两件宝》一课,我把课文插图放在课堂总结的时候使用,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两句诗的含义。我引导学生模仿“谁在哪里干什么,是怎么做的”说说插图的内容,并引导他们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使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的句式特点,帮助他们感受句式的多样性。

结合课文内容,拓展说话。尤其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大多以生动有趣的儿歌为主,内容也以贴近学生的生活或想象为主。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说话,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拓展说话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家》是首优美的小诗,全诗童趣盎然,含义丰富,学生们很喜欢诵读学习。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说中内化,设计了许多练说的环节,如上课伊始,我请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相片或自己画的全家福,介绍自己的家。引导学生用“我是 ________,我的家在________”的句式训练说话,这样设计,与课文学习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

利用文本空白,想象说话。有些课文似乎没有结尾,给人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文本的留白,对于留白,学生常常好奇地询问结果。此时,老师就顺势问道:“你说结果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设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把结果说一说。如教学课文《狼和小羊》时,利用课文后的省略号,我提问:“小羊会不会被狼吃掉?”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有的说,小羊最终被狼吃掉,因为它在喝水时,思想上没有准备,所以狼扑过去把它吃了;有的反驳说,不会的,狼扑过去的时候,小羊一闪,狼扑了个空。这一讨论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开展争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进行了一次较好的说话训练。

三、有效利用媒体,拓展说话训练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识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唯有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改变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爱说乐说。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为学生营造一个喜闻乐见的说话乐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可以利用媒体再现他们的活动场面场面,唤起他们对活动的记忆。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熟悉的身影,听到自己兴奋的喊声,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快乐的活动场面。说话的兴趣就更浓了。

总之,要让低年级学生真正做到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善于说话,还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找出更好的有效训练的教学方法,引导低年级学生好说话、说好话,促进思维的健康发展,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小羊句式想象
软萌小羊诞生记
毛茸茸的小羊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狼和小羊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