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2014-08-15淳正杰谭书敏

天府新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变量样本影响

淳正杰 谭书敏

目前,企业的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即研究与开发,简称研发)活动已经成为国内R&D活动的主力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达到10298.41亿元,较2011年增加18.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8%。其中,企业资金达7625.02亿元,占据了相当重的比例。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只有研发强度在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竞争力;而研发强度保持在2%以上的企业才能维持目前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水平;若企业研发强度低于1%,则很难维持生存。〔1〕因此,R&D投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已成为学者们竞相研究的对象。

目前,国内外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接关系上。任海云,师萍将这方面的研究划分为R&D投入与企业生产率和企业价值两部分。〔2〕本文在参考其分类方式的同时,将R&D投入与会计绩效关系的研究加入进来。由于R&D投入不一定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也有学者开始寻找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

一、R&D投入与企业绩效直接关系的研究

从企业层面对R&D投入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对R&D投入与企业生产率的研究、R&D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会计绩效的研究,以及寻找R&D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中介变量的研究。

1.R&D投入与企业生产率

这方面的文献主要运用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同时,以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或部分要素生产增长率为因变量。

Griliches,Z以美国、日本的大型制造企业为样本,结果发现,美国和日本的制造企业都将尽可能多的投资于R&D活动,在1976年分别达到了销售收入的2.3%和1.9%,并且,两国企业的生产率增长不相上下。〔3〕Griliches,Z以美国大型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R&D投入与企业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收益率;基础研究相比其他形式的R&D投入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企业层面,私人资助的R&D投入比联邦政府资助的R&D投入效率更高。〔4〕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从Griliches的两篇文章可以看出,R&D投入与企业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就已经有较高的R&D投入,同时已经对其他因素对R&D投入的影响有所研究。

其他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研究还有:Guangzhou Hu A.检验了中国企业R&D投入与生产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私人R&D和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5〕Hu A G等以中国北京大中型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R&D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贡献,但随着时间显著性会减小。〔6〕吴延兵以中国四位数制造产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R&D对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影响。〔7〕刘伟,李丹以青岛市12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自主知识产权产出和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收入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8〕

在较好的数据支持下,Cobb-Douglas生产函数法能够反映过去R&D投资带来的绩效。但是,生产函数法只能评价绩效的好坏,而无法判断一个具体的R&D项目的优劣。〔9〕因此,其他方法也被引入研究之中。Hall,L.A.等以加拿大的生物技术产业1994-1997年的数据为样本,验证了R&D强度、革新措施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终发现,当以新产品开发的形式进行革新时,R&D强度与企业绩效相关。〔10〕Stam E,Wennberg K. 以荷兰647家公司为样本,运用OLS回归模型发现,R&D对新创立的高科技和高增长企业存在有限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对于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Aw B Y等建立了一个生产者决定研发和出口投资的动态结构模型,允许这两种选择对未来生产率的发展产生内生性影响。通过对台湾电子工业的工厂级数据的研究,他们发现,研发和出口都对工程未来的生产率有积极作用。〔12〕

总体来看,R&D投入与企业生产率是呈正相关关系的。目前有的研究在样本上选择了制造企业,这还不够全面。同时,仅对R&D投入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是不够的,应该从更多方面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而且,研究对象应该拓展到更多性质的企业。由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局限性,也应当采用更多的方法开展研究。

2.R&D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及企业会计绩效

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以托宾Q值 (Tobin’s Q)、市场价值或某些会计指标作为因变量。

有学者对R&D投入在当期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Warusawitharana,M的研究认为,R&D投入有巨大影响:通过成功的创新从而使得企业获得经济上和统计上显著的盈利能力的提升。〔13〕周艳,曾静 (以深沪市的5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R&D投入与企业绩效有一定正相关性,其中R&D资金投入对绩效的正相关影响大于R&D人员投入。〔14〕陈晓红,马鸿烈将研发投入作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以414家中小型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研发投入越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而技术创新又对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成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5〕

然而,R&D投入不一定在当期立即转化为企业绩效,也不一定只在当期促进企业绩效。因此,有学者对R&D投入的时滞性展开了研究。梁莱歆、严绍东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本期以及前一、二期R&D投入都与无形资产没有明显关联性,而本期、前一、二期R&D投入均与企业盈利正相关,且R&D投入与企业增长正相关。〔16〕程宏伟等以9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结果发现,研发投入与绩效呈正相关,但研发投入带来的效益在总销售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并不是很高。〔17〕陈守明等以2007-200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R&D强度对当期和后一期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8〕杜兴强等发现,R&D投入持续、稳定的增加了公司业绩。在对R&D投入的时滞性的研究中发现,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逐年递减。〔19〕企业如何保持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与R&D投入的滞后效应类似,杜跃平,王良引入了企业年龄这一变量,以118家深市中小板上市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为样本,发现研发投入与销售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D投入与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正相关;随着企业年龄的增大,R&D投入对销售增长的正相关性在逐渐减小。〔20〕

除此之外,生命周期理论也被引入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梁莱歆等从生命周期视角,以99家深市的机械、设备及仪器及电子公司2007-2009三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共同研究,把样本公司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3个阶段,最终分别划分出28、48、23家。结果发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R&D投入对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同时,R&D投入对绩效的滞后效应也不同。〔21〕这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制定相应的R&D投入政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如何避免企业步入衰退期,也成为企业应当思考的问题。

可以看出,以企业市场价值或会计绩效为因变量的研究,其研究样本企业的类型较以企业生产率为因变量的研究更为广泛,这对于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的研究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有的研究选择的样本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企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对研究结果是有影响的。我们认为,还是应选择同一类型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从企业生产率还是从企业价值和会计绩效研究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说不上孰优孰劣。有学者进行了综合分析,比如孙维峰,黄祖辉就既考虑了R&D投入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也考虑了R&D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综合两方面的影响来衡量企业绩效,最终发现,无论从哪方面度量,R&D支出都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22〕从R&D投入与企业绩效直接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R&D投入对企业绩效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是由于样本类型和变量选取的不同,以及不同调节变量的引入,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还是有差异的。

二、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中介变量的研究

然而,R&D投入不一定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邵波提出,应关注R&D投入转化为企业绩效的中间途径。〔1〕与“蝴蝶效应”类似,R&D投入后有可能先作用于一个中介变量,再由这一中介变量作用于企业绩效。因此,寻找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是有必要的。

程华、邵波等认为,R&D活动能提高企业技术能力,也能提高企业绩效,因而重点关注技术能力能否成为中介变量。他们以266家浙江省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技术能力分为人员能力、信息能力、设备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四方面。首先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接着研究了R&D投入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最后再对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R&D投入对企业绩效无直接显著影响,而企业R&D投入对技术能力有显著影响,技术能力整体上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从而证明技术能力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23〕

廖中举则认为这一中介变量是技术创新能力。他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新产品产出能力和知识产出能力两个方面,知识产出能力主要是指专利。他选取浙江省312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以R&D资金作为投入指标,企业利润作为绩效指标,并引入了企业规模和行业类别为控制变量。研究发现,R&D投入对企业经济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R&D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的研究中发现,新产品产出能力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发明专利申请量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发明专利申请量的中介效应低于新产品产出能力。〔24〕

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究竟是什么,还无法轻易下结论。但对于这一中介变量的研究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企业的R&D投入,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才能最终变成企业的绩效产出。若直接研究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忽略了中间转化这一环节,就有可能忽略中间环节潜在的问题。如果能够找到两者之间的中间变量,就能更有效地把R&D投入转化为企业绩效,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中介变量的研究,应该成为重点。

三、影响企业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因素研究

在部分研究R&D投入与企业绩效直接关系的文章中,引入了各种控制变量,以研究这些变量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还有一些文章则专门研究某些因素对R&D投入,从而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产生的影响。

1.企业规模与行业特征的影响

企业规模会影响企业的R&D投入,从而影响企业的R&D绩效。大公司和小公司具有不同的优势,小公司更加灵活,而大公司拥有资源优势,可以从事费用高昂的 R&D 投入。〔14〕〔25〕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其管理团队的能力越强,从而更具有竞争力。一般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其R&D投入也就越大。但安同良等〔25〕和张西征等〔26〕发现,就存在R&D投资的企业而言,小企业R&D投入强度并不低,R&D投入强度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倾斜的“V”型结构变化。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越大,并不意味着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就越显著。当然,关于企业规模是否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目前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

行业特征也是影响R&D绩效的重要因素。安同良等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考察了企业所处行业、企业规模及企业所有制对企业R&D行为的影响,发现行业是影响企业R&D活动最主要因素之一。〔25〕ORTEGA ‐ ARGILS R 等〔27〕发现 R&D投资在高科技部门更有效率,在政策设立时应给予考虑。

可以肯定的是,R&D投入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肯定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因为在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大多能够直接应用到产品中去,从而引起一定的市场反响。而非高新技术企业则不一定,其R&D投入有可能会造成无法转化的投资收益。〔27〕非高新技术产业,即传统产业,更多是在生产技术上改进,提高生产效率,不会引起太大的市场反响。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应该将两种类型的企业分开对待。因为在两种企业中,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程度不同,如果放到一起研究,会使得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2.股权结构的影响

Zhang,A.等以8341家中国工业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所有权对R&D和生产效率都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国有企业的R&D投入绩效和生产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28〕任海云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股权集中有利于R&D投入,且一定的股权制衡很重要,一股独大不利于R&D投入;非机构企业法人大股东与R&D投入显著正相关;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不符合短视投资者假定;国有控股不利于R&D投入;个人大股东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明确。〔29〕孙维峰,黄祖辉发现在非控股企业里,R&D支出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0〕

大部分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低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有关。国有企业由于受到政府的投资或者参与控制,具有一定行政性,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投资上会受到不少限制;而非国有企业则不同,在投资上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3.高管激励与政府介入的影响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高管激励和政府介入是影响企业R&D绩效最主要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王燕妮以2007-2009年年报披露研发投入的52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高管长期股权激励和短期报酬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长期股权激励和短期报酬激励对研发投入都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激励相对于非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明显;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受长期股权激励影响,低成长性和低盈利性企业则主要受短期报酬激励的影响。〔30〕姜涛、王怀明以医药生物制品业、电子业和信息技术业3个行业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了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R&D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与R&D投入呈倒“U”型关系,在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与R&D投入不相关;高管股权激励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中都能显著提高R&D投入,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31〕

朱平芳、徐伟民研究了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的科技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这两个政策工具,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自筹的R&D投入有积极效果,且拨款资助越稳定效果越好;同时,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互为补充,该互补效应以税收减免为主。〔32〕张化尧,史小坤发现,政府的R&D投入对企业 R&D投入的影响非常显著。〔33〕白俊红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中国政府R&D资助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34〕李婧研究了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最终发现政府R&D资助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有明显的负向影响,而对非国有企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5〕

4.其他方面的影响

另外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影响,如公司治理结构〔36〕、外部投资因素〔33〕〔37〕、民营企业家社会关系资本〔38〕、税收和 R&D 成本补贴政策〔39〕、要素市场扭曲〔40〕、环境监督〔41〕以及技术获取模式〔42〕。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R&D投入和绩效的关系产生影响。但因为多方面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有这些因素,因此,都是个例,并不能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在此就不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研究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引入调节变量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应当注意的是,首先要考虑哪些因素有造成影响的可能性,不能盲目引入;其次,在引入调节变量时应尽可能考虑全面,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更具实际意义。

四、结论与展望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两者间直接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并且大多数研究都得出了R&D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的结论。但由于样本选择的不同,导致这一正相关关系有程度上的差异。有的研究选择的是高科技企业,而有的研究样本则涵盖了多个行业;同时,在企业规模上也不尽相同,这导致了研究结果上的差异。也有研究将R&D投入继续进行细分,得出部分指标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虽然在总体R&D投入上仍然呈正相关,但这部分呈正相关的指标值得深入研究。同时,也有研究对R&D投入的滞后效应展开了论证,结果发现R&D投入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因此,在研究时不能仅关注当期绩效,而应该对后期R&D产出进行持续研究。

也有学者意识到仅研究两者的直接关系是不足的,应考虑到两者之间的中间环节。R&D投入不一定直接作用到企业绩效,有可能先作用在其他地方,然后再影响企业的绩效。因此在研究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虽然对于究竟这一中间环节是什么还没有形成统一结论,但这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另外,对于影响两者关系因素的研究也有很多,但大多都单独考虑一种因素的影响,没有综合考虑。相比之下,把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到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去,更具有研究意义。同时,由于各个企业性质不同,并不是所有变量都会对企业R&D绩效产生影响,在引入时应慎重权衡。

之前的研究种类很多,也为将来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是研究样本的选择。由于行业差异对R&D绩效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应当尽量选取同类行业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特别是以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另外,由于R&D投入具有滞后性,因此,应当不仅仅选取企业当期的数据,应该把后一期甚至两期的数据都纳入进来。

其次是变量的选择。解释变量方面,R&D强度是公认的较为合理的变量。同时,如果引入研发人员比重,可以将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划分开来分别讨论,就可以探讨究竟是R&D资金还是R&D人员的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被解释变量方面,比较常用的是主营业务利润率这一变量,同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则可以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是最受学者关注的控制变量,与R&D投入和产出都有密切的关系。

最后是R&D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是学者们一直在探寻的方面。除了可以沿用之前提出的技术能力这一中介变量,还可以去发现其他的中介变量。关于企业生命周期这一视角的研究,也可以借鉴。可以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即在企业各个生命周期中,技术能力或其他变量是否都能够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

〔1〕邵波.企业R&D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J〕.经济论坛,2011,(10).

〔2〕任海云,师萍.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从直接关系到调节变量的引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

〔3〕Griliches Z,Mairesse J.R&D and productivity growth:Comparing Japanese and US manufacturing firms〔M〕Productivity growth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317-348.

〔4〕Griliches,Z.Productivity,R&D and basic research at the firm level in the 1970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6):141-154.

〔5〕Guangzhou Hu A.Ownership,government R&D,private R&D,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1):136-157.

〔6〕Hu A G,Jefferson G H.Return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Evidence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Beijing〔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5(1):86-107.

〔7〕吴延兵.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11).

〔8〕刘伟,李丹.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产出绩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

〔9〕Griliches 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92-116.

〔10〕Hall,L.A.,Bagchi-Sen,S.A study of R&D,innovation,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the Canadi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J〕.Technovation,2002(22):231-244.

〔11〕Stam E,Wennberg K.The roles of R&D in new firm growth〔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9,33(1):77-89.

〔12〕Aw B Y,Roberts M J,Xu D Y.R&D investment,exporting,and productivity dynamics〔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9,6(4):1312-1344.

〔13〕Warusawitharana M.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fits and firm value:A structural estimation〔M〕.Divisions of Research&Statistics and Monetary Affairs,Federal Reserve Board,2008.

〔14〕周艳,曾静.企业R&D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挖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

〔15〕陈晓红,马鸿烈.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对成长性的影响——科技型企业不同于非科技型企业?〔J〕.科学学研究,2012,(11).

〔16〕梁莱歆,严绍东.中国上市公司R&D支出及其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7).

〔17〕程宏伟,张永海,常勇.公司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3).

〔18〕陈守明,冉毅,陶兴慧.R&D强度与企业价值——股权性质和两职合一的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2,(3).

〔19〕杜兴强,曾泉,王亚男.寻租、R&D投资与公司业绩〔J〕.投资研究,2012,(1).

〔20〕杜跃平,王良.高科技成长型企业R&D投入与绩效的关系——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2).

〔21〕梁莱歆,金杨,赵娜.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

〔22〕孙维峰,黄祖辉.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J〕.科研管理,2013,(2).

〔23〕程华,邵波,徐阿进.企业R&D投入、技术能力与绩效关系——基于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5).

〔24〕廖中举.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1).

〔25〕安同良,施浩,Alcorta,L.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2).

〔26〕张西征,刘志远,王静.企业规模与R&D投入关系研究——基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2).

〔27〕ORTEGA‐ARGILS R,Piva M,Potters L,et al.Is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in high-tech sectors more effective?〔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10,(3).

〔27〕Zhang A,Zhang Y,Zhao R.A study of the R&D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firm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3,(3).

〔29〕任海云,师萍.公司R&D投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

〔30〕王燕妮.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7).

〔31〕姜涛,王怀明.高管激励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4).

〔32〕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6).

〔33〕张化尧,史小坤.大中型企业R&D投入影响因素和技术现状分析〔J〕.科研管理,2009,(2).

〔34〕白俊红.中国的政府R&D资助有效吗?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 (季刊),2011,(4).

〔35〕李婧.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基于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3).

〔36〕Chung K H,Wright P,Kedia B.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market valuation of capital and R&D investments〔J〕.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2).

〔37〕Le S A,Walters B,Kroll M.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external monito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spending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2):278-287.

〔38〕陈爽英,井润田,龙小宁,邵云飞.民营企业家社会关系资本对研发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

〔39〕熊维勤.税收和补贴政策对R&D效率和规模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5).

〔40〕张杰,周晓艳,李勇.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J〕.经济研究,2011,(8).

〔41〕Yang C H,Tseng Y H,Chen C P.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induced R&D,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Taiw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12,34(4):514-532.

〔42〕严焰,池仁勇.R&D投入、技术获取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浙江省高技术企业的实证〔J〕.科研管理,2013,(5).

猜你喜欢

变量样本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抓住不变量解题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也谈分离变量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村企共赢的样本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