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4-08-15李宇平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军训国防大学生

李宇平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卫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教育的活动。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国际方面,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恐怖组织不时制造各种事端,一些国家领土之争、战略利益之争、资源之争、贸易之争此起彼伏;国内方面,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不断激化,自然灾害频发,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仍受到诸多威胁,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可以作为我国军事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但现实不容乐观。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重视还不够,实施效果不好,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国防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我国国防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对高校国防教育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到位,普及程度较差,实践中缺乏相应的追踪、评估、监督机制,使得这些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有的高校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片面认为国防教育是军队和武装部的事情。一些高校盲目扩招,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偏离了大学教育的方向,再加上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所以,在重视程度、专业设计、教育资源配置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诸方面,忽视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更谈不上任何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认识的误区,导致了工作上的偏差,使大学生国防教育机构设置不科学,教育资源配置不足,人员匹配不到位,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高校,国防教育只限新生的军训,而且,军训理论课程设置不系统,缺乏连续性与科学性,实践课程形式多、内容少,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教学方法单一,针对性、时效性较差,起不到国防教育应有的效果。

(二)大学生国防意识不强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出生于和平年代的大学生,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从小备受呵护与关爱,有些更是娇生惯养。在新的思潮冲击下,一些大学生更是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更没有追求,逐渐失去献身国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国际风云和国内形势缺乏关注和关心,忧患意识淡薄,国防意识落后。一些大学生片面认为军训就是国防教育,军训结束后就应当全力以赴学习文化课,军事知识对于考试没有作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校期间应学点实用的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

(三)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连续性,人为因素较大,极为不科学。国防教育的教材没有统一要求,理论课程多,军事课程少。常常以听讲座、看录像、参观部队、军事训练等为主要教育形式,讲课内容缺乏变化,授课方式缺乏创新。重视程度不够,理论课常常是选修课,更谈不上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课时量,外出参观学习往往是蜻蜓点水,难以深入实际。在教师队伍配备上,大部分是兼职,专职甚少,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欠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在职称评定方面,不占有优势,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国防教育缺乏应有的组织保障

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机构是武装部和保卫处合二为一。事实上,武装部和保卫处是两个机构,各自的职能不尽相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国防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模式渐渐显露出弊端,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此外,工作中存在政出多门、分工不清、任务不明、互相扯皮、相互推诿等问题,追踪、评估、监督机制不到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防教育工作的实施,不利于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国防教育的健康开展至关重要。首先,要深刻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全面准确地把握国防教育的定位,大力宣扬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牢固树立国防教育的观念。国防教育不仅是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而且主要是培养对国家、对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赋予了国防教育的特殊权利,要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和内容,纳入到高校的教育体系中,要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周密的教学计划,把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的相关考核结合起来,而不能流于形式。其次,在经费的投入上,一定要有足够的保证,要有专项资金,把经费落到实处。严禁挪用、侵占国防教育经费。利用各种渠道开源节流,争取国防教育经费。最后,要配备国防处。国防处与保卫处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真正把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意识

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强化国防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性教育。针对大学生国防知识贫乏、国防意识淡薄、成长环境安逸、缺乏艰苦环境磨练的特点,再加上就业压力,实践中,应加强国防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紧紧抓住教育的重点环节,找准开展国防教育的切入点,比如,新生军训、校园文化建设、征集新兵、重大节假日等。利用好各种教育手段和互联网阵地,选配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举办各种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到校园生活、课堂教育和娱乐活动中去,使大学生了解国防建设的现状,增强国防观念,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我国安全环境的状况,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

(三)强化课程建设,丰富教育载体

首先,在课程建设上要进行创新。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增加国防教育的知识,科学把握必修课与选修课,抓住国防教育的热点与焦点,定时举办讲座。借助投影、挂图、录像、模型等教具,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团队教学、拓展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社会实践,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渠道扩大国防教育信息量。其次,拓宽渠道,扩大国防教育载体。利用好传统国防教育基地,通过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进行形象生动的国防教育。注重与社区、街道联系,重点抓住国防宣传日、节假日、征兵等时机,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对接。最后,完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军事教师的选拔工作,应在认真考核、统一标准、科学把关的基础上,积极与军事院校合作。教师在精通专业的同时,要不断拓展知识结构,以此应对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的挑战。重视对军事教师的待遇,比如职称评定、选拔任用等等,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业务精、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军训国防大学生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