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舆论宣传中的原则性思想

2014-08-15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党报舆论报纸

周 瑾

(中共黄冈市委党校,湖北黄冈438000)

毛泽东作为一名世纪伟人,不仅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建立了卓越功勋,也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他一生创办、编辑、指导了许多报刊,也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舆论宣传的重要论述、指示等,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党报应秉承党性原则,无条件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党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的喉舌,是我们党在新闻舆论阵地上的重要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出版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党报更应该秉持党性原则,无条件地、积极地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遵循这一宣传方针,并确立了两个重要原则:(1)党的宣传组织工作必须由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的共产党人来主持;(2)党的宣传出版机构应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得刊载违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文章。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向全党发出通知,明确指出:“报纸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有利的工具,每天与数十万的群众联系并影响他们。因此,把报纸办好,是党的一个中心工作,各地方党部都应当对自己的报纸加以极大注意,尤应根据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的号召,来检查和改造报纸”。“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群众生活,要这样做,才是名副其实的党报”。在毛泽东的《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一文中,专门提到了三个原则:务必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克服宣传人员中闹独立性的倾向;经常注意掌握新闻政策和社论方针。正是由于党办报纸方针的明确性和坚定性,使得我党新闻战线上的同志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革命的原则,在工作中面对错误的思潮能够开展积极的理论斗争和思想斗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去引导、影响舆论,来教育激励人民,把我党的方针、政策和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新情况、好经验不断地让群众知晓,使得群众受教育、得实惠,更加坚定革命的信念,更加热爱我们这个伟大的党。

二、舆论宣传要为党服务,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这说明文化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积极创办党的报刊,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红军时期,毛泽东就深刻阐述了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实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的第一个重大的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并且毛泽东对于红军宣传的现状、内容、技术问题、注意的方法等细节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抗战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军事侵略和“亡国论”的消极思想影响,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认真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后,写下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为国家和全民族抗战凝聚力的增强和抗战胜利自信心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为争取战争的完全胜利,毛泽东多次亲自撰写讲话稿、起草指示、修改稿件,为最终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发挥了重大的舆论影响作用。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到毛泽东逝世前,毛泽东都是笔耕不辍,坚持写文章、修改文章,为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坚持舆论宣传为群众服务的原则

党的政策方针,只有通过党的舆论工具传达给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和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政策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党的舆论宣传坚持为群众服务、简洁朴实、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原则,要求我们的舆论宣传工作更多地去贴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革命、建设的实践一再证明,群众工作做得好,对于我们做好其他工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贯彻群众路线有许多具体方法。“办法之一,就是要充分地利用报纸。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党报的群众功用,让群众积极参与党报的工作,使党报的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群众,做到内容丰富,尖锐泼辣,有朝气,反映群众的呼声,为群众讲话。而且,“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为此,毛泽东专门写了批示《关于标题、导语和综合报道》,对文章的具体细节问题进行了阐述。之后,毛泽东又就群众的知情权、党报工作者与群众的关系问题、重视处理群众来信等问题分别加以了重要论述。

四、党报宣传的文章要通俗、亲切、讲真话,反对“党八股”

1957年3月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中讲到:“报上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要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针对讲假话的人和原因,毛泽东讲到“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催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此外,毛泽东很注意报纸宣传中出现的“党八股”现象。他指出:“各地党报的文字,应力求通俗简洁,不仅使一般干部容易看懂,而且使稍有文化的群众也可以看。通俗简洁的标准,就是要使那些识字不多而稍有政治知识的人们听了别人读报后,也能够懂得其意思”。毛泽东自己的文章也坚定地贯彻了上述原则,做到了通俗易懂、贴近百姓,为百姓所接受和喜欢。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各级舆论宣传工具,其宣传报道更加应该表达群众的心声和呼声,实事求是。正像毛泽东所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更好地吸取和借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宝贵经验,做到党的各级新闻宣传工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严格调查的基础上,反映百姓诉求,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为群众解决实事,为党和群众的沟通创造一条通畅的渠道。

[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毛泽东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蔡克文.试析毛泽东的报纸宣传工作思想[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党报舆论报纸
报纸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