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4-08-15付荣萍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口服药严格执行护患

付荣萍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护理不良事件主要表现

1.1 查对制度不严,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不认真执行二人核对,只喊床号,不喊姓名,不核对腕带,对药品剂量、用法、浓度查对不严,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在临床上极易引起不良后果。

1.2 不严格执行医嘱制度 具体表现在凭借主观印象盲目执行医嘱,错抄漏抄医嘱,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等。

1.3 药品管理混乱 表现在多种药品混放,高浓度药品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1.4 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病情观察不仔细,措施不到位,输液时忘松止血带造成挤压综合症;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卧床患者翻身不及时造成压疮等。

1.5 护士责任心不强 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表现在巡视病房不及时,对待患者冷漠,工作不积极,对药物的作用及效果掌握不全面,对发生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处理,与医生和患者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而造成严重后果。

2.预防护理差错事故措施

2.1 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2.2 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患者按需要加防护栏,躁动患者应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坠床,精神异常和有自杀倾向患者应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意外。

2.3 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相符,药品定时检查,使用时做好时间标记,远期先用,及时调整,确保无过期,毒剧麻药专柜上锁,高危药品严格交接班,做到账物相符。

2.4 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及急救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严格交接,保证抢救顺利进行。

2.5 合理安排人力调配,提高工作效率护理人员不足也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间接因素。因此,管理者不能因为节约成本就减少护士编制,应有科学的管理思路,按要求配置护士。护士长根据工作需要,改变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合理人力搭配,分层使用护士。建立医院支持系统,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护理患者,也是减少不良事件的根本。

2.6 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沟通不良也是造成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护士沟通包括护护沟通、医护沟通和护患沟通。护士分工是相对的,护士之间的协作、沟通与监督是减少失误的关键。医护之间应互相协作,护士在遇到不清楚或疑问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积极采取更改或补救措施。护患沟通是改善服务需要,也是执行患者知情同意的要求。护士在做任何治疗和护理时都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取得患者认可。护士树立沟通意识,提高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沟通,许多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7 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2.8 定期检查科室的用电、用氧情况,做好防火、防盗宣传,氧气应有“四防”字样保证患者安全。

2.9 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鼓励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10 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口服药严格执行护患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备用口服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从规则本源出发,强化班级课堂纪律管理
标准化口服药发放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使用PDCA循环降低病区口服药管理缺陷率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管理的实践研究
检察版(三)
确保管道安装工程质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