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创建历史回顾

2014-08-15王康泰

文史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团中央青年团太原

王康泰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全国性的地方党史研究以来,由于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的缺失,以至于围绕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创建时间、称谓、成员等诸方面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笔者根据主要当事人回忆及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后认为,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创建于1924年5月底。初称中国共产党太原小组(简称中共太原小组)。李毓棠为组长。这是当时党章所规定的基层组织名称,不同于现阶段党支部下设的党小组。至9月5日,成员仍为李毓棠(李叔荫)、潘恩溥(潘泽卿)、侯士敏(侯捷庵)、张叔平(张秉铨)、张堉麟(张养田)5人。1925年1月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根据大会通过的新修订章程中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为支部的规定,中共太原小组改称中共太原支部。张叔平任书记。

山西地方党组织创建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山西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与全国大多数地方情形别无二致,都晚于中国社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的建立,而且山西地方党组织创建之前的理论与思想准备、干部与组织准备等,均由社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山西地方党组织来实现。

在山西青年,尤其是太原大中学生声援北京五四运动之后,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新文化开始逐步输入娘子关内。先进的青年革命知识分子渴望了解省外的世界,开始接受并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1919年8月,在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今海子边文瀛公园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所在地),创办了山西《平民》周刊,反映“娘子关里的文化运动”和“社会改造”状况,“抱定为人民奋斗之宗旨,不断的以山西实况报告世人,代人民呼号,且不断地将世界思潮输送入娘子关内,供给晋民以奋斗有效的途径。”《平民》周刊由王振翼(王仲一)、李毓棠等负责编辑。经过一年多反帝国主义运动洗礼及思想发动和理论探索,1921年5月1日,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省立一中诞生,成为继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昌、长沙、潮州等城市之后,全国又一个地方团组织。成员有李毓棠、郭树帜、高成哲、郑福、武德颐(武灵初)、姚錞、王振翼、贺昌(贺其颖)等8人。5月2日,贺昌以“太原S.Y(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名义发函,“征求同志”,“加入同盟,共策进行”。暑期,全体团员和进步青年集资在开化市(后迁至桥头街)创办了晋华书社,以“改造思想,宣传文化”为宗旨。是为山西第一个公开经销和秘密翻印进步书刊的阵地。之后,省城10余所大中学校和部分县城中学的进步师生,纷纷组建进步社团。如太原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山西大学新共和学会,省立一中青年学会、见闻观摩会、革新学社,省立第一师范共进学社,山西学术研究会等,同时创办《新共和》、《青年》、《见闻》、《共鸣》、《新觉路》等进步刊物。这些社团和刊物,大都追求革命真理和社会进步,并以宣传爱国主义和新思想、新文化,研究马克思学说,提倡社会主义为宗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批判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以期改进社会,服务民众,开通民智。这些都为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以及山西各级青年团地方组织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由于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处于初创阶段,而主要成员又都是在校青年学生,其组织建设必然要遇到本埠以外的团员毕业他往的问题。加上此时全国各地青年团活动普遍处于停滞状态,太原的青年团亦一度陷于停顿。1922年春天,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进行组织整顿后,贺昌于4月11日致信临时团中央局代理书记方国昌(施存统),汇报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整顿后的情况。此时,团组织内部分工是,劳工运动委员会主任李毓棠,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高成哲,政治宣传委员会主任王振翼,社会教育委员会主任武德颐。同时,确定王振翼出席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王振翼即刻动身,准备赴广州参会。赴粤前,按照参会代表必须是中共党员的不成文规定,王振翼在京由高君宇等介绍由团转党。此外,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还编辑发行了一期《五一特刊》,“一为庆祝世界同胞,一为庆祝本团一周年纪念。”表示:“本团成立一年,对于太原的无产阶级没有十分帮助,从这个痛苦和吉祥的日子五一起,与太原无产阶级亲密接近,一同计划作战!”5月5日,团组织又在山西省立第一师范举行马克思诞辰纪念会。这些,既锻炼了革命队伍,又扩大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政治影响力。随着新团员的加入,按照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的章程及团中央《关于地方团改组问题》的《通告》要求,6月上中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团执行委员会(简称青年团太原地委、太原团地委)成立,王振翼当选为第一届执委会书记,贺昌、姚錞分任宣传部主任和联络部主任。6月12日,王振翼即以“太原S.Y.书记”的身份,向团中央汇报了开展建立职工俱乐部和开办工人学校等项工作,并通报晋华书社为太原团地委的通讯联络处。之后,由于家庭原因,王振翼准备于7月17日离晋赴京,团地委遂于7月13日召开临时大会,改选贺昌为书记,并新增贺凯、李毓棠、张寿山3位委员,贺凯继任宣传部主任。团地委制定的《太原地方团执行委员会细则》上报后,团中央高君宇等4位委员于7月15日召开第13次执委会议,批准了该细则。太原团地委正式被团中央所认可。9月中旬,贺昌被邓中夏(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邀请到京汉铁路高碑店从事工人运动而辞去团地委书记职务。于是,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已互选委员李毓棠为书记”。贺昌在京期间由团转党,并于10月回到太原,10月30日由高君宇提议,增补为团中央执行委员。12月24日,又兼任太原团地委第二届执委会书记。1923年1月,贺昌赴京就任团中央驻会委员和经济部主任,李毓棠接任团地委书记。

经过王振翼、贺昌之后的两届团地委和李毓棠、蔡振德、张堉麟(代理)、潘恩溥等团地委几位主要负责同志的辛勤工作,以及全体团员的共同努力,到1924年四五月间,太原地方团的组织建设有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团员人数虽未达到最多时的50多人,但也保持在40多人,这为创建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此时,团地委领导班子大部分成员年龄都在25岁左右,不符合团员年轻化的要求。

猜你喜欢

团中央青年团太原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除夜太原寒甚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的思考
“叠罗汉”
难忘的两年零八个月
团中央青农部派工作组下乡
青年团北平市工委办青年团学校干部学习会
民主同盟盟员可以参加青年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