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视野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问卷编制

2014-08-08王兰锋

关键词:命名个体问卷

王兰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5)

我国文化视野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问卷编制

王兰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5)

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对1000多名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进行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大样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学生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八因素结构模型为最优模型。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包括自我方向感、自我价值感等八个因素,问卷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程度揭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为自我同一性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易于理解的新视角,是适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

一、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角度解读自我同一性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提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同时也给了后继研究者以更广泛意义上的研究空间[1](P26),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首先,自我同一性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维度中,个体主观的自我一致及自身内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性;其次,自我同一性是个体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或协调一致;第三,自我同一性是个人同一性及其在民族、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中所表明的集体同一性在个体内部的保持和整合;第四,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心目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生活中客观自我的同一[2]。

本研究从具体生活领域关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关注其自我同一性危机,意在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适宜的测量工具。

二、自我同一性结构问卷的编制

(一)自我同一性危机内容调查

最初的问卷调查采用半开放式,从日常生活中探寻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内容领域。调查对象为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共计94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55人。从其中又抽取8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大学生4名,高中生2名,初中生2名。

根据自我同一性概念和理论基础,把以上的选项进行合并、归类,参考已有量表中的项目进行预测问卷的编写。问卷实行五级评分,消极性内容的项目实行反向记分。

用SPSS15.0对初测收集的样本数据(202人)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用主成分法抽取公共因素,根据项目分析理论、因素分析理论,以自我同一性的理论基础和结构构想为依据修改问卷项目,确定正式问卷的项目(66个)。用SPSS15.0和Amos4.0对数据进行处理[3]。

(二)项目分析与因素分析

1.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时,首先把反向计分的15个项目的分数进行转换。然后计算问卷中63个(三道测谎题除外)项目的总分,对高分和低分组在63个项目上的得分差异进行检验,根据P<0.05的标准,删除鉴别度不好的项目和测谎题,对剩余的59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

2.探索性因素分析

首先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KMO分数值为0.832 , Bartlett球形检验分数为7 691.877,P=0.000。表明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具有潜在的共同因素。对第一部分数据(423人)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并对抽取出的因素进行方差极大旋转,经过比较,发现抽取8个因素时得到更合理的量表结构,可解释总体变异的58.049%(见表2)。

表1 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表2 因素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方差累积贡献率

根据研究最初的理论构想和因素分析结果,对抽取自我同一性结构因素命名如下(表3)。

第一个因素内容主要涉及个体的生活目标、未来、信仰和追求,命名为“自我方向感”;第二个因素内容主要为个体生活中的烦恼、困惑及自我的消极评价,命名为“自我无力感”;第三个因素内容主要为个体对自己性别角色的感受和评价,对异性的评价等,命名为“性别角色感”;第四个因素内容主要为个体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感受或态度,命名为“自我挑战性”;第五个因素内容主要为个体面对外界权威的态度或选择,以及受外界权威影响的程度,命名为“权威定向性”;第六个因素内容主要为个体对交际、交往的态度或行为,以及个体面对开放性问题的心态,命名为“自我开放性”;第七个因素内容主要为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或体验,以及个体眼中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命名为“自我价值感”;第八个因素内容主要为个体对自身根源、自身归属的感受或评价,命名为”自我根源感”[4]。

表3 自我同一性结构因素及载荷

3.验证性因素分析

把正式施测的另一半数据(422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对探索性因素分析(EFA)所得的因素结构进行交互验证,比较表4中三个模型的多个拟合度指数,模型三的八因素模型拟合度各指标相对较好,即八个因素的结构是比较理想的自我同一性结构模型。

表4 三个假设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度指数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总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71。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773。

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八个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58.049%,研究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所得自我同一结构的八个因素进行了验证,各拟合度指数表明所得结构较为理想。此外,八个因素所包括各项目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3以上。八个因素间及其与总分的相关,也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结论

通过对青少年问卷调查和访谈探寻我国文化环境中自我同一性的内容,编制了自我同一性问卷,运用了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最终得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包括自我方向感、自我无力感、性别角色感、自我挑战性、权威定向性、自我开放性、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根源感八个维度,问卷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角度来表述自我同一性的各方面内容,用危机程度揭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程度,即因素得分越高,表示该因素危机程度越高,相应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就越低。为自我同一性的内容提供了更为明了的概念范围,提供了我国文化背景下研究自我同一性这一抽象概念的新视角,也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文化视野下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提供了测量工具。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评价,不同的行为规范及文明视野,所以其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表述及特点也不尽相同。国内对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多以引进西方的测量工具为基础,东西方文化和理念的差异势必影响研究结果。立足本土文化视野下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的问卷编制,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发展和建构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1]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韩晓峰,郭金山.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4(2).

[3] 朱晓斌,张莉渺.小学生课堂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

[4] 王兰锋.青少年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5.

(责任编辑:蔡洪涛)

AdolescentEgo—IdentityQuestionnaireundertheVisionofChineseCulture

WANG Lan-feng

(HumanitiesandArtsEducationCenter,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45,China)

Exploration the adolescent ego identity struc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e. Large sample study on self identity structure by using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over 1000 including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youth, through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eight factors that teenagers student self with a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is the optimal model structure. China’s cultural background adolescent ego identity structure includes eight factors of self direction and a sense of self-worth, the questionnaire from the self identity crisis degree reveal adolescent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 level,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easier to understand the abstract concept of self identity,it is suitable measuring tool for us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adolescent ego identity.

adolescent; ego- identity; structure

2014-04-08

教育部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公平视角下“超级中学”现象研究》(13YJC880106);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研究》(14A90005)

王兰锋(1974—),女,河南濮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G844.2

: A

: 1008—4444(2014)06—0155—03

猜你喜欢

命名个体问卷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问卷网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河鲀命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