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架构设计

2014-08-08曾倩琳

关键词:福建信息化农业

曾倩琳, 孙 安

(1. 福州大学 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2.福建江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架构设计

曾倩琳1、2, 孙 安1

(1. 福州大学 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2.福建江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从福建省的农村农业信息化现状出发,理清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变革思路,设计出福建农村农业信息云结构图,以其中的个件级标识为例,提出福建“四农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设想。要发挥和加强政府的职能作用、创新农业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快培养复合型农业信息化人才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等。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个件级管理;“四农产业链”

农业信息化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1]。目前中国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全国各地、各部门、各级建立越来越多的信息网站和业务平台,孤岛现象严重,投入不少,效益不高,经营困难,难以持续。在“十八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的精神指导下,农业部出台了规划文件,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应用示范,并成立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已批复了山东、湖南、安徽、湖北、广东、重庆与河南七省、市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建设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在已建成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该体系以市、县、乡镇信息服务点(站)为基础,以福建农业信息网、福建三农服务网为主体。新的福建农业信息网拓宽了农业信息服务领域, 不仅为广大农民、基层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提供农业全产业链等信息服务,而且与省农业电子政务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在基础设施方面,2012年农村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41.15部, 2009年就实现了所有乡镇通宽带,所有建制村覆盖移动信号、无线上网,普及农村信息机,累计新建农村通信基站5 776个、新增传输96 140公里,4 451个建制村通宽带,新增农村电话用户1 932万户[3]。在资源整合方面,全省各地的农业信息服务热线现已统一为“969155”,简称为农业“155”,规划了福建省星火科技“12396”信息网信息分类体系,制定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规范、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数据采集更新规范与共享标准[3]。在信息服务体系方面,2011年时,泉州、三明、宁德、南平、漳州等市的15个县建立了120个农业信息化乡村服务站[4],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在示范点方面,除了将上杭县作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进行建设外,从福建省省情出发,选择了16个县作为省级农村信息化试点地区,如武夷山市的“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

当前,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集成化、全程化、网络化、专业化、实用化、多媒体化、普及化、综合化等重大发展趋势,福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也不例外,需要顺应趋势建设发展。

一、福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变革思路

针对福建的14 435个行政村、970个乡镇、94个县市,笔者构建一套集群型的福建农村农业信息网站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福建农村农业信息云结构图

(一)信息云结构图说明

该信息云结构图从特征和规模来看,是一个航空母舰型的架构:主体部分是“中心平台—网站群”,相当于航母,由中心—卫星型(地方)分布式网站群建设而成,中心网站相当于母舰,卫星网站相当于飞机。中心平台向卫星网站提供服务和管理,包括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和构建支撑,卫星网站向中心网站提供本地信息。中心和卫星网站都面向本地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也包括来自用户的信息反馈。通过中间件技术企业服务总线平台可以提供更廉价的网站群无缝对接解决方案,消除不同网站平台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很好地解决农村农业信息呈现“碎片化”的问题。

侧翼的“推送平台”,相当于航母舰队的驱逐舰,专门提供推送服务,改变现有网站都是“索取”的格局,使得网站群的互动变成双向实时互动。由于推送可以达到精确和智能级别,不仅向手机推送,也向PC推送;不仅向卫星网站推送信息,还推送结构。农民用户不必到各网站了解信息,就可以通过定制的推送,获取丰富及时的信息,故名精智推送平台。精智推送平台是信息云不可或缺的构成。

侧翼的“个件级管理平台”,也相当于航母舰队的驱逐舰。当今社会信息管理以类别级管理为主,如超市的EAN条码标识,而个件级管理,则是对各个要素对象进行唯一识别码的个件级标识,从而能够对各要素进行身份识别、流程管理和宣传,追踪其来龙去脉,管理各对象间的动态相互关系。在农村各种资源处于零散无序的状况下,个件级管理具有强大的管理能力优势,个件级管理平台以方法体系的进步,使得庞大、复杂、零散的农村和农业要素成为可以管理和表达的对象。

(二)信息云结构的特点

第一,全网云计算。中心网站的网络系统全部采用云计算,在服务器、内存、硬盘、宽带网络、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分流器等方面云计算,另一个卫星网站也采用云计算,网站可以虚拟。

第二,地方网站具有三种特色能力。一是富媒体网站,同时具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能力;二是同时兼容PC和手机的大小屏幕制式,还包括平板和电视,称为全屏模式;三是大规模生成带有推送功能的网站,并且具有自如的自我空间。

第三,中心地方网站的数据库结构,可采用适合中国行政管理国情的节点型多层级数据库(节点型多层级云数据库)。将来待信息云形成规模之时,可以依此为据点研发国产的节点型多层级云数据库,填补国内IT领域这方面产品的空白,从数据库角度改善国家信息安全状况。

第四,信息的立体搜索。应用结合地理、类别关键字和时效性的高效精准立体搜索卫星网站的新型搜索技术。这不同于百度Google的关键字搜索模式,将具有更精确、更快速的搜索,但难点在于如何高效、灵活、主从有机地互动,还需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则。

第五,个件级管理体系。个件级管理是对类别级管理的升级,在对管理对象进行唯一个件标识后,能够对各要素进行身份识别、流程管理和宣传,追踪其来龙去脉。管理各对象间的动态相互关系,是一种具有时代性管理手段进步特征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能够协助解决当前社会一系列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瓶颈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大社会复杂系统的精确管理问题等。

第六,精智推送体系。这种推送系统规模大且是自建站。目前国内有一些自建的网站,但都没有集成推送。精智推送系统可以做到手机、平板、PC电脑、电视的终端全覆盖。

二、“四农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设想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经过了产业链的众多环节,有着很大的空间和时间跨度[5],可将这一产业链称为“四农产业链”,即农田投入品(如种子、农药、农机等)、农田地块、农田产出品(包括原品和加工品)和农产品流通领域(包括营销、销售渠道、物流、商店和销售等),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四农”(农民、农业、农村、农民工)。在大社会、长业务链的复杂环境下,实行个件级的管理,对农业产业链是一种管理创新,对信息技术本身也是应用性进步。笔者构想的“四农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如图2所示,其原理就是对农业产业链四大环节中的各个要素对象,进行唯一识别码的个件级标识,从而对各要素进行身份识别、流程管理和宣传,追踪其来龙去脉,管理各对象间的动态相互关系,实现诸如追溯、防伪、食品安全管控、召回、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O2O服务、农村资源要素管理、物流、便捷安全支付等一系列实用、日常、运营性服务。

图2 “四农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

“四农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和模块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件级标识,主流是二维码,也包括RFID,对产业链上的“四农”进行标识和登记;第二,通用识别,可用PC、手机客户端APP、无预装APP的WebAPP、公共APP、扫描枪(二维码或RFID)或其他识别工具和方法进行识别;第三,丰富传输,用移动网、互联网、WAN/LAN、OTT、加密、SSL、O2O转换、短信、彩信、电话等方式,实现因地制宜的适用通信;第四,大数据处理,不仅采用传统的ORACLE数据库,而且采纳更先进的拓扑数据库和云计算方式,等等。该平台旨在从内层和底层贯通农业产业链从投入品到流通的四个环节,使得四大环节中的各要素变得可联动管理,从而使得农业产业链可以精确管理和调节,对全社会瓶颈问题之一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根本性改善的机制或平台。

“四农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是从信息角度贯通农业全产业链,可以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和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也是福建农村农业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具有重大价值。

三、福建农村农业信息云建设的意义

(一)显著改善农村信息化的面貌

地方中央网站云、推送技术与个件级管理,能够使得各类网站建设快速灵活,信息传播快速准确及时,显著改善农村信息化的面貌。构建的信息云可以快速建设(升级)至少15 500个福建省的农村农业地方网站,发挥乡村十万信息员的作用,创造出更加全面、鲜活、协调的福建农村农业信息体系,直接为1 740万手机农民(包括PC)服务,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更低。如果按不同业务类型预测,未来地方网络总数可以达到几十万个之多,包括PC网站和手机网站、各地各级的综合与专业网站、产品网站或个人网站等。

(二)利于省市县镇乡村的信息统一度和专业化服务

福建农业现有体系的信息,大多是相互孤立和割裂的,而拟构建信息云下的各级各地信息,则可以做到上下协调和联动,因可以调节结构而达到肥瘦适宜。福建农村农业信息云,可以对接福建农村现有资源,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和有关行业遍布全省的村级站点,借助遍布乡村的农村信息员,以一站多能实现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以一地多站实行基层专业化服务。

(三)整合农村要素资源

农村要素资源的特点是“散”、“无序”,通过信息云和个件级管理,可以将其有效地组织起来。农田、林地、农舍的个件级管理系统,可以为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农村土地确权流转的有序进行提供技术管理和监管手段,为流转双方和各地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服务并与之对接。

(四)促进福建省跻身国家农业信息化示范省

福建农村农业信息云的建设,具有“开放化、精智化和全程贯通”的特色,对福建的“四化”、数字福建和智慧福建建设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和促进,符合国家对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公益服务、市场运营”的基本思路,有利于促进福建省跻身国家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进而取得实质性的全国领先。

四、福建农村农业信息云建设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和加强政府在农村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

作为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者和资源分配的主体,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发展农村农业信息化的根本保障,只有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农业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舆论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信息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协同工作机制,同时引入农业信息化竞争协作机制,增强市场驱动力,使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其次,农业信息化建设属于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具有高技术、高投入的特点,所以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第三,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市场的规范化、隐私权的保护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有关信息的法律法规问题已成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因此要加快农业信息化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7]。

(二)创新农业信息化管理体制

改善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市场环境,创新农业信息化管理体制,如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完善投入机制、建立监督机制等。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合作是加速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为福建农村农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加强相关试点工作,如在闽东南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建立强化信息农业的实验基地,参照国际国内先进的信息化标准进行实验性示范建设,再向农村、农民逐步推广,配置足够的专家、技术人员给农民深入浅出地讲解和示范,让农民认识该项技术的价值,并学会如何应用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增加收入[8]。

(三)加快培养复合型农业信息化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人才方面,福建省缺乏一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从多渠道吸引信息科技人才从事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推广工作。如通过实验基地、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及改革农业运营管理机制等措施,提供吸引人才的福利条件及工作环境等,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农业、管理、计算机、网络等方面人才,充实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中来[9]。另一方面,将政府农业部门的相关人员和农业科技人员送到学校或培训机构进修,学习和掌握各种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

(四)注重培养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

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是全面实现福建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对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尤为重要。我省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水平相对比较低,很多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不能很好地推广。可以从基础性教育和农民的技能培训着手,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以最恰当的方式、最低的成本来提供信息服务。

[1] 傅雷扬,朱军,陈卫,等. 基于SOA的农村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4).

[2] 张云帆.福建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3] 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福建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EB/OL].http://www.fjit.gov.cn/htm/textNews/20100401/1637395.htm.

[4] 福建农业科技信息网. 福建全省建成120个农业信息化乡村服务站[J].福建稻麦科技,2011(9).

[5] 罗利平,蒋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宗农产质量安全监控体系[J].中国科技论坛,2012 (12).

[6] 张惠珍.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7] 陈伟娣,张登伦.浅析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1).

[8] 任庆雄,黄跃东. 福建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的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9] 李道亮.农业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J].科技信息,2007(4).

(责任编辑:王菊芹)

OnFrameDesignoftheRuraland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inFujianProvince

ZENG Qian-lin1,2, SUN An1

(1.EconomicandManagementCollege,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2.DepartmentofBusinessAdministration,FujianJiangxia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This article firstly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and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then it propo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and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designing the rural and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loud chart for Fujian, and in which conceives Fujia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of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s the example of the unique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We should innovativte ru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ccelerate the training of composite personnel,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farmers' ability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so on.

Fujian Province; rural and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unique identificatio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2014-09-05

福建省软科学项目《我省产业转移效应评价与产业优化研究》(2012R0004);海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我省沿海与内地产业转移与升级研究》(2012HX022)

曾倩琳(1979—),女,福建长汀人,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区域经济物流等;孙 安(1962—),男,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F302.4

: A

: 1008—4444(2014)06—0019—04

猜你喜欢

福建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那个梦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