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8-07罗卫泉  文小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罗卫泉  文小燕

[摘要] 目的 研究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按摩手法放松、牵引及TDP照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作出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达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0%。 结论 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对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仰头摇正法;中药离子导入;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9-115-03

Clinical analysis of look up shake and corre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ontophor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LUO Weiquan1  WEN Xiaoyan2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Huatuo Hospital of Duanzhou District of Zhaoq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aoqing 526040,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aoqing 52606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ok up shake and corre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ontophoresis in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120 cases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our hospital clinic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reatment group Look up shake and correction method and iontophoresis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control group with cervical relaxation massage,traction and TDP irradiation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o make the results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Eff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 group was 95%,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90%. Conclus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ook up shake and correction method and iontophore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have better clinical results, and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Look up shake and correction method;Chinese medicine iontophoresis;Cervical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发病年龄也逐渐提前。据报道颈椎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7%~10%,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我国颈椎病的20%~25%。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病理基础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变,颈部软组织痉挛或颈椎不稳等原因,使椎基底动脉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其病情一般较长,发病率高,临床治疗疗效缓慢,是临床工作中比较棘手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为针灸、推拿及中药离子导入等。为了进一步研究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纳入标准按照第二届颈椎病专家座谈会纪要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执行。年龄分布在27~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2.5)岁,经头颅多普勒检查均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颈椎按摩手法放松,然后运用仰头摇正法纠正寰枢关节错位,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药酒由本院自行制作,电脑中频治疗仪是北京金豪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日康J18A1型电脑中频治疗仪。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低枕,先以掌揉、拇指揉法、揉捏法等放松颈部肌肉,以枕后区小肌群为重点,时间约为10min,然后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向上仰(仰头可使2~7椎后关节紧闭成“定点”)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患者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达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后弹响“咯得”声。表示复位结束。然后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患者双侧风池穴位,准备两块直径约6cm双层纱块,加上适量药酒使其湿润,与电脑中频治疗仪的两块圆形电极板贴于患者双侧风池穴位,外加胶布固定,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以保持良好的导电性,开启离子导入功能及根据症状辩证选取处方模式治疗,以患者局部舒适度为准调节大小,每次20min,每天一次。疗程:治疗7d为一个疗程,未愈者继续下一疗程,3个疗程内统计疗效。

对照组:采用颈椎按摩手法放松、牵引及TDP照射治疗,每次30min,每天一次,疗程、疗效、统计均同治疗组。

疗效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进行统计学描述,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临床实验结果可知,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8.33%。计算两组总有效率的x2值,x2=7.211,查x2界值表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评价

组别 n 无效 好转 显效 治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0 3 11 14 32 95.00

对照组 60 13 18 9 20 78.33

x2 7.211

P <0.01

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以及四肢瘫痪等[3]。椎动脉型颈椎病[4]是颈椎病的临床最常见类型之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动脉的血流障碍而导致的脑供血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等。约占颈椎病发病人群的1/5~1/4[5]。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机制为椎动脉的痉挛收缩、扭曲变形或机械压迫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在整个循行途径中,椎动脉在椎间孔中反复出入,而且在走形途径中存在较多的曲折,因此各种因素的变化均能影响椎动脉的供血情况,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椎动脉周围各种结构的异常[6]、颈部活动及颈背部软组织应力的改变[7]、交感神经刺激及血管本身病变等。因此,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时既要解决椎动脉周围组织损伤的问题,又要纠正错位和紊乱的关系。而中医学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表明[8-9],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何种方式最佳,尚没有定论。目前表明针灸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0-13],器械牵引虽然能使椎动脉迂曲度减轻,但消除交感神经激惹功能较差[14]。但是对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的研究甚少。

仰头摇正法作为龙氏正骨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15],存在明显的优点,其优点主要包括:患者仰头时可以使寰枢关节面打开,医者在患者摇头的过程选择适当的体位与时机,并巧妙的施以适当的力度与手法,力求达到“动中求正”的效果。通过仰头摇正法可以使患者的寰枢关节错位情况得到直接迅速的纠正,使椎动脉痉挛得到有效的解除,同时可以使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得到有效的改善,紧张的颈部肌肉得到缓解,从而使得椎动脉性颈椎病头晕头痛等各种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在本次临床治疗效果中发现仰头摇正法在纠正寰枢关节错位时,对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年龄大、病程长的患者,其原因主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颈部肌肉韧带比较松弛,不易稳定关节,病程长,使肌肉粘连严重及颈椎退化密切相关。

椎动脉型颈椎病额主要病因为筋骨受损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此时风寒湿邪趁虚进入体内,使经络痹阻,血不能上行于脑,导致头晕头痛。中药离子导入可以使药物经过腧穴、皮肤孔窍等直接到达患处,通过药物和电热的综合作用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

同时,国内的研究学者认为:在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是一定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热点以中等强度为主,每次治疗大约30min。开机后逐渐加大治疗剂量,以患者的舒适感为度。

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是一种疑难病,尤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较为严重,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具有非常可观的疗效。一方面在仰头摇正法有效的解除颈部肌肉及椎动脉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速度的同时,中药离子导入有效的促使药物很快到达患处,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仰头摇正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会务组.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4.

[2] 韩伟,刘克,欧阳甲.椎动脉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指标的选择及临床意义[C].广州:第一届全国颈椎伤病诊疗及内固定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96-101.

[3] 孙美玲.近年来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概况[J].中医学报,2010,25(3):586-589.

[4] 史达,孙银娣,张平安,等.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2):68-69.

[5] 潘福琼.颈椎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J].现代康复,2001,5(4):86-87.

[6] 贵康.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24.

[7] 房敏,沈国权.颈椎主要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颈腰病杂志,2002,23(2):89.

[8] 朱清广,房敏,沈国权,等.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52(15):1290-1292.

[9] 纪靖,肖璐.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新医学,2011,43(7):106.

[10] 张国桥.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J].实用中医药志,2010,26(1):31.

[11] 盛,黄传建,陈晓谦,等.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5):21-23.

[12] 潘文宇,刘醒如,庄礼兴.电针督脉经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内皮素-6-酮前列腺素F10含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460.

[13] QI Li-zhen,YANG Ling.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vertebral-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09,7(1): 47-50.

[14] 尹志江,陈新民.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5):90.

[15] 魏征.脊柱病因治疗学[M].香港:商务印书绾(香港)有限公司,1987:123-159.

(收稿日期:2014-02-21)

猜你喜欢

椎动脉型颈椎病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辨证熏蒸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例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临床观察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ESRS结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