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远流长:莱芜张氏族谱及其家风探

2014-08-07张英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泰莱氏族谱莱芜

张英明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源远流长:莱芜张氏族谱及其家风探

张英明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张氏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直隶枣强(今河北枣强县)迁入莱芜县张家泉(今莱芜市张家泉),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张氏不断壮大,户口繁衍几为泰莱地区之冠,科第蝉联代不乏人,逐步成为岱右望族。为明世系、辨昭穆、传家风,张氏族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修成《莱芜张氏族谱》,此谱为莱芜张氏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撰修的总谱,历经两年完成,其内容以先前撰修的各支谱内容为基础,再加详细考证完善而成,十分丰富。“耕读传家”是莱芜张氏的家风亦是其兴旺发达的精神保证,对张氏后人以及明清以来泰莱地区地方社会的影响极大。

明清以来;泰莱地区;《莱芜张氏族谱》;耕读传家

莱芜张氏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直隶枣强(今河北枣强县)迁入莱芜县张家泉(今莱芜市张家泉)以来,五百余年间修缮家谱若干次,其中有清一代各支派共修支谱八次,但张氏族人从未修过总谱。近代以来,泰莱地区屡遭捻军抢掠加之辛亥鼎革后时局动荡,地方社会秩序遭受严重冲击,致使世家大族家族记忆断裂,为明世系、辨昭穆、传家风,张氏家族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十五世郡庠生张云青发起,十七世张鸿发主持,众族人参与修成《莱芜张氏族谱》(以下简称张氏族谱)。该谱不仅将濒临断裂的家族记忆重新延续,同时亦将张氏“耕读传家”的家风加以传扬,对张氏后人以及泰莱地区地方社会影响极大。

一 张氏族谱的修撰状况

张氏自明初迁入莱芜县张家泉以来,至民初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其间张氏不断壮大,户口繁衍几为泰莱地区冠。中国著名教育家何思源曾称赞张氏家族为:“岱岳之灵,钟斯右族,子孙绳绳,族膺百禄”[1]。民国二十三年,张氏族人发起修纂总谱,两年后始克其功。

(一)修撰原因

北宋以降,编修家谱的宗旨由以往的“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等社会政治功能转为“尊祖、敬宗、收族”的道德教化功能。[2]461明中后期以来,朱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成为各家族修谱的指导思想。[2]19家谱功能明确为明辨昭穆、尊宗收族,加强血缘凝聚力,此即为“推其本、联其支,而尊尊亲亲之道存焉”[3]80。近代以来泰莱地区屡遭捻军抢掠,辛亥鼎革后时局动荡,地方社会秩序遭受严重冲击,致使世家大族家族记忆断裂,张氏族人希望借修谱来加强血缘凝聚力,提高家族认同意识,以统摄家族,由“(张氏)家族之团结积而为各个家族之团结”[1]3,利用家族主义最终实现民族主义。

明辨世系,尊祖敬宗,是每一部家谱撰修的必然原因,朱熹即认为家若无谱,“某昭某穆,世系本源、某派子孙”不能考其真[4]128。张氏谱序亦认为:“世无次则尊卑乱,系不昭则亲疏紊,族谱虽存犹之缺也,世系之于族谱大矣哉”[1]21。

动乱尤其是兵燹以后社会秩序必遭冲击,而赖以保存家族记忆的家谱往往会毁于动乱之中。为保存家族记忆,维护社会稳定,世家大族往往“会骨肉于离散之后,定宗盟于扰乱之余”[5]。近代以来,捻军起义以及民国匪患严重冲击了泰莱地区的社会秩序,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捻军先后攻打东平、肥城等,“把总杜昌宪督勇追至演马庄,被捻军击败,毙七十八人。陶南山馆珍藏的宋、元古籍在此役中焚烧近半”[6]114;当年二月,捻匪侵入莱芜,数十万由济宁北窜,“八月,贼大股又至。十月贼复由邑北境西窜。计是年贼入境凡三次”[7]161。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捻军一部转战于泰安角峪等地”[6]115,聚居于此的莱芜张氏支派颇受影响。后来莱芜又屡遭匪患,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28日,巨匪刘黑七率匪徒数千,窜入莱芜县境,其“先放火焚烧,继则枪毙、刀砍,逢人便杀……计先后攻破山寨,杀死3 000余人”[8]。谱牒是宗族记忆之根本,宗族的严密性与持久性是由族谱的严密性与持久性来作保障的,“家无谱,无以明世系,无以溯渊源”[9];兵燹与匪患使得“海内世族大家陵夷殆尽,其幸而存着犹恃之有谱在,故有识之士,莫不以修谱为急务”[1]5。

各大家族动乱后都希望通过修谱重建宗族记忆系统,维持宗族稳定。张氏亦受到咸同之乱、民国匪患的严重冲击,当时张氏后人散居在泰安、莱芜两地多处,为保持宗族记忆,维护宗族稳定,该家族决心修谱,希望能达到“观吾之谱者,孝弟(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10]374的效果。

通过修谱唤醒民族意识是张氏修谱的动因。中国历来是家国同构的国度,修谱能够增强家国认同意识。清末民初以来,人们的家族意识逐渐衰落,由此而影响到国家认同意识,造成了“政治杂沓,上仅能持其纲而下不能尽其条目,国异俗而家异政,其流也,一本之亲视同路人,甚至于父子诟谇,兄弟阋墙”[1]3的惨况。修谱利于形成民族意识凝聚人心拯救民族国家,“予维今日之变亟矣,修族谱以维宗法、存人类、保中国,莫先于此,此固千百万族姓所馨香以祝之者也”[1]6。孙中山即认为“把各姓的宗族团体先联合起来,更由宗族团体结合成一个民族大团体。我们四万万人有了民族的大团体要抵抗外国人,积极上自然有办法”[11]677。张氏族人亦认为“中国数千年固有之团结,即寓于敦宗睦族之间,此修谱之动机在斯矣”[1]3;修缮族谱能够“以一家之礼乐冠裳,以存天下之礼乐冠裳,以一家之忠孝廉耻存天下之忠孝廉耻”[1]5。

(二)修撰经过

莱芜张氏迁至张家泉以来曾多次修谱,其中明代所修由于“明末李闯倡乱,盗寇蜂起,族谱一卷毁于兵燹”[1]14。崇祯十四年(1641年),巨匪史东明以众数万犯莱芜,①张氏“族众惧乱散居他乡者不可胜计”[1]14。兵燹后家谱几近全失,而后不久张氏即迅速重建家族记忆,康熙年间九世孙贡生张美即邀同族众于林中立谱碑一座。此后,张氏共八次修谱但整个泰莱地区的张氏总谱一直未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十五世郡庠生张云青发起,十七世张鸿发主持张氏家族开始撰修总谱。

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结合是家谱修撰的三种方式,张氏则“先支谱而后总谱也”[1]14。该总谱的完成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致经过发起、建立谱局、筹措经费、确定凡例、资料收集、内容编辑、校对勘误、印刷出版、派发谱书等阶段。

撰修总谱首先由张氏十五世张云青发起,但他突然患病瘫痪,所以无法竟其功,而后其族孙张鸿发(时任泰安县第五区立小学校长)代为主持。张云青对族人讲:“吾以瘫痪在身,不能久立世上,吾族修谱之举,务要协力进行”[1]14,于是张鸿发邀请其族叔张继立等到九龙山协商修谱之事。1934年10月10日发起人会议召开,张继立、张鸿发等“始由途人变为叔侄,相商之下,欣然乐为,返里后一倡皆和”[1]16。

是年11月26日,张氏修谱大会召开,接着在张家泉成立谱局,公推张继立为主任,十六世张克笃、张兴武为副主任,然后建立修撰委员会,共有董事36人,下辖发起(9人)、採访(16人)、编修(10人)、协修(6人)、校对(6人)等四组。②张氏修谱的经费一般来自于族田、祭田及其他族产收入,撰修总谱之前族人卖掉老林柏树得到八百元和卖掉杨树一百二十元共作修谱开支。然后修谱委员会即开展工作,首先散发通知、做公启、编修谱简章,而后共同制定修谱凡例十四条。

对于资料搜集,委员会按照先分后总的模式,先派采访组人员实地收集了各支的情况,“採访或有谱碑、谱书及抄本叠摺,各按登据,一并查明再备编修”[1]14-15。约一年的时间资料收集工作才算完成。

正式撰修期间,修谱委员会又邀请泰莱地区及当时知名人士如范明枢、何思源等为张氏总谱撰写谱序及题字。又经一年左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总谱最终修成,经泰安大陆书社排版之后,委员会委派十七世张鸣鹤、张九卿、张学五、张更五及十八世张松林等五人进行校对,勘误完成之后印刷,而后发谱,整个修谱工作告峻。

二 张氏族谱的主要内容及价值

张氏族谱是莱芜张氏自迁入以来第一版也是唯一一版总谱,集各支谱之大成,共十二卷,十四册,一千余页,内容十分丰富。

卷一,共55页,是该谱提纲挈领的部分。包括《题字》《序文》《序言》《目录》《凡例》以及《总谱》等。《题字》11篇,其中何思源题:“谱牒既备,辉增昭穆,木本水源,共怀亲睦”。新序文有7篇,其中有泰安著名教育家范明枢的《张氏创修族谱序》。旧序9篇,是先前莱芜张氏所修支谱《序文》,较为典型的是江苏丹阳知县张庭兰的《张氏支谱序》。《凡例》共十四条,阐明了修谱的原则、体例以及编写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总系》包括自始迁祖文友公之后的五支系,每支都列至前六世。

卷二到卷十一为支世系,为张氏五支自第七世到二十三世的世系。长支、二支、四支、五支各占一卷分别为卷二、卷三、卷十、卷十一,其余六卷为三支世系。

卷十二为志文,包括:《墓表》(94)、《墓志》(19)、《传》(3)、《赞》(2)、《节孝碑》(2)、《节孝志》(1)、《志略》(1)、《寿贺词》(1),另有4幅水墨画以及8悬题字。这些志文不仅反映了张氏家族自清初以来的发展变迁同时亦是泰莱地区数百年间发展变迁的真实记载。

张氏族谱对于维持血缘凝聚力,保存宗族记忆和维系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始祖认定是族谱实现收族的基础,宗族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对同一祖先血缘传承系统的确认,所谓“谱之作何为者,人本乎祖一而已矣”[12]。另一方面,“保持‘千丁之族,未尝散处’依靠的则是‘千载谱系,丝毫不紊’”[13],该谱作为张氏家族记忆系统的载体,有维持张氏家族血缘凝聚力的重要作用。相应的,家族血缘意识的凝聚有助于国家认同意识的增强。该谱的撰修不仅推定了前代世系,而且为后世的发展明确了辈序,当时确定以后辈序共八例,每支不同:长支,中和礼仪、俊秀兰芳;二支,敦守基业、万代恒昌;三支,兆庆嘉美、裕厚增祥;四支,绥褔献瑞、承奉升堂;五支,圣化明哲、登泰春长,此例沿用至今。

张氏家谱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即认为:“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将谱牒与方志、国史相提并论”[14]892;梁启超也曾指出族谱是“重要史料”“实可谓史学界瑰宝”,[15]336该谱所包含的数百余年的家族历史资料是研究泰莱地区乃至华北地区宗族发展的重要文献。另外,张氏修谱对泰莱地区地方社会而言有着典型示范作用,家谱的社会教化功能,对于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亦有重要的作用。

三 耕读传家:张氏家风的传承

家风是家族成员的情趣修养、理想追求、思想作风的体现,陈寅恪即认为,家风便是等同于西方宗教的中国百姓信条。家风“是一句词,一个故事,一句话语,一段家庭的记忆”③,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极大,家谱是家风的载体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其中所记载的家族榜样,“成为家族引以为荣的故事,世代相传,萦绕耳畔”[16],这“无疑是对热衷于追求扬名显亲、永垂不朽的孝子贤孙们的一种极大鼓励”[17]36。

一个家族要有良好的家风,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其次,还要书香不绝,走文化兴家,读书树人之路。莱芜张氏家族几百年间逐步壮大,名士辈出,靠的就是以德立家,文化兴家的家风,所谓“进德修业二者不可或缺”[18]21。以德立家,家风得正,而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莱芜张氏特别注重德的传承,突出表现为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兄友弟恭,与人为善以及妇德等几个方面。

勤是兴家的重要原因。张氏始迁祖文友公即勤俭持家,其“世务耕读,勤俭处己”[19]5。张氏后人亦能秉承勤俭家训,十二世张从尚崇尚节俭、辛苦耕耘,一生“胼手砥足勤而夙夜不遑,量入为出,克俭而遵节自守”[19]32;张氏族人即使家境富裕,依然力行勤俭,乾隆年间十世张克宏绍承祖志,家业丰饶,仍勤于耕种,“胼手砥足,制节谨度”[19]26;十六世张锡敬极为勤劳,披星戴月,不辍劳作,日常饮食、吃穿毫无奢华可言。不仅仅是勤俭持家,不畏艰险亦更是张氏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十二世张訚自小以耕种为业,“被袯襫戴蓑笠,艰险有所不避,茹粗粝服短褐,简约无时,或忘冬温夏清之文,不分异派春露秋霜之感”[19]17,后来得以广置家业;另有十六世张营时,不畏艰险未成年时弃读就耕,尚朴素,“即栗帛渐有余而勤俭不稍易”。不畏艰险、勤俭持家,是张氏族人谨遵恪守祖训的表现,亦是张氏迁居莱芜后能够迅速立足、发展乃至兴旺发达的基础原因。

孝敬父母,兄友弟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莱芜张氏能够成为泰莱望族在此方面堪为典范,乾隆年间十二世张麟瑞,侍母以孝“承志色养,从无一事拂母意”[19]93;其长兄宗尼晚年多病,麟瑞亲喂汤药几年如一日,并为侄女置办嫁妆;且为次兄弟夫妇置办棺木,资助侄子薪米,由此可见麟瑞公对母之孝、对兄之友、对侄之爱。道光年间十二世张谐,以孝敬闻名乡里,其因弟有志读书,遂废读就耕以养全家;十三世张连弟,其胞叔无嗣,其从父命过继承祧,连弟十分孝敬,供养两院无有二心,养生送死一无所愧,且恪敬众兄,终为乡里楷模。同治进士十五世张廷兰足为张氏行孝典范,其早年丧母,二十八岁时丧父,因继母祖母仍在,遂放弃求取功名的机会,以笔代耕奉养继母祖母,幼弟三人,在其教导下终有所成。

与人为善是莱芜张氏以德立家的重要内容,具体表现为救死扶伤、协调邻里、乐善好施等。救死扶伤是张氏行善乡里的重要表现。乾隆年间九世张其然,精于痘疹,其行医“性嗜重义轻财,凡来医者,即急调治”[19]1;有因家贫而延迟医治的,便慷慨许诺毫无难色。晚年虽步履维艰,依然不辞辛苦,门庭若市。协调邻里息争罢讼是张氏与人为善的重要表现。十二世太学生张谊,“常效姜肱之仗义,邻里间如有雀角鼠牙之争,必以情感之、以理誉之”[19]6,排难解纷,务必平息。乐善好施敦族睦邻亦是张氏与人为善的重要表现。十三世太学生张翰亭“赋性朴诚,不以机械变诈为能”[19]23,常资助贫穷儒士,有古贤德者之风。翰亭曾到邻村负债最多的赤贫之家收债,见其只能拿出(京蚨)二千偿还,便将债券焚毁,泰邑廪膳生刘伯原称赞其:“重义如山,轻财若蘀”[19]23。行善是张氏家族以德立家的重要内容,对张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及协调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妇德为妇女四德之一。“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20]45,张氏家族坚守妇德者代不乏人。艰苦守节是张氏妇女遵守妇德的重要表现。光绪年间张党氏,二十一岁丧夫,欲投缳殉夫,考虑公婆年老,嗣子年幼,才作罢;其公婆去世时正值荒年,棺椁俱为其节约所得,其孙亦由其一手抚养。事亲以孝亦是张氏妇女遵守妇德的重要内容。咸同年间张刘氏,孝敬翁姑闻于乡里,丈夫病故后,因翁姑年老,誓不改嫁,二十余年间以野蔬拾穗度日,翁姑去世后,靠借贷使其安葬尽礼,此后更加贫穷,邑候陶父采访烈女孝妇汇册,为其请表建坊。另有艰苦养家者,光绪年间张王氏,淑慎自持,倡随无违,孝养翁姑、和顺妯娌,对待奴婢、傭佃,“罔不驭以法而待以恩”;其不到三十岁丧夫,视嗣子若己出,“寤寐间闻不知几经淚浮枕簟”“以一身摒挡家计”[19]89。张王氏堪称妇德典范,为表彰其节鼓励后人效法莱芜县为其建节孝碑。

良好的家风不仅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更需要良好的教育来维持,正所谓“笃学修行,不坠门风”[21]58。莱芜张氏在以德立家的基础上,从未忘记读书树人,文化兴家。张氏以文兴家一方面表现为追求读书仕进,另一方面为教化乡里。

科举制以来,“学而优则仕”的选材制度,造就了大量 “书香门第”,重视教育成为众多世家大族家风的重要内容。查族谱,莱芜张氏自十一世庠生张复振(康雍年间)之后文人学士代有增多,清一代张氏共有进士1人张庭兰,贡生1人张美,太学生49人,庠生30人,其中武庠生10人,优附生1人,廪生1人,增生2人。

这些文人学士,都受到了张氏读书仕进家风的影响。如十二世庠生张廷瑞自小进入私塾,长于文章。郡守修缮赵相国读书之所(康熙进士,礼部尚书赵国麟在泰安开设的学馆“青岩义社”),请名师授课,其作为当地优秀学子被选入,自是“学业日益富文章日益进”[19]96。山东巡抚晏斯盛巡视学馆,“阅至公文撃赏不置”[19]96;其后得到督学使者的赏识,补博士弟子员,并受到安邱刘川南的器重。由此可见张氏读书尚文之风。张氏读书不仅为入仕,受家风影响,读书更为养德。十五世进士张庭兰,十九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中举,因助饷蒙僧格林沁亲王赏五品顶戴,给予金牌许照以知县录用,但其“耻于非正途不肯受,奋力芸窗不改初志”[22]8,最终于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殿试举进士。其生平只爱读书,为官多年,手不释卷,“捐馆之日囊无余资,唯置书数十筐,遗子孙读”[22]9。十五世张连敬自小悟性过人,童试屡列前茅,后补博士弟子员,又以优等生补增广生,其后“数试棘闱未获一售”[19]143,连敬不以为然,其认为“读书贵敦实行,虚名何益”[19]143。另有十五世张锦函自小资质聪慧,有大志,入私塾后几年便通晓经义,下笔成章,尚未成年即中秀才进入学馆,岁试优秀。

张锦函等之所以读书如此上进是受到张氏读书尚学之风的影响。锦函为张氏三支第十五世,其曾祖为县庠生,曾叔祖亦为庠生,祖父为太学生,其父为武庠生;锦函长子、次子皆为邑庠生。由此而可略见张氏读书尚学之家风。锦函一系,在其曾祖父兄弟复兴、复振二人教导下读书之风代代相传,三支中此二人后人在清代多有名儒学士,到十四、十五、十六几世时,张氏一族文人学士蔚为大观,俨然书香门第,见图1:

图1 莱芜张氏三支庠生复振、复兴兄弟世系中自十一世到第十六世有学衔者④

由图1可知复兴、复振兄弟一系中共有庠生15人,太学生26人,为官者5人,增生2人,廪生1人。此数量,在莱芜张氏家族获取学衔总数之中占到一半左右,由此而可知耕读继世之家风的强大作用。莱芜张氏以文兴家的家风不仅使得本族人以读书为务,张氏后人不乏教授乡里、开馆授课者,因此此风亦影响到泰莱地区许多地方。

张氏族人对子孙的教育极为重视,十三世玉芳公自幼读书,颇晓书法,因家贫不得已弃读,稍有盈余后便延请名师教授其子孙。十四世张谟平时礼敬文人学士,与通材宿儒往来甚密同时助子侄求教名师亦不遗余力。

张氏族人教授乡里、开馆授课者亦不乏人。十五世进士张庭兰即为典范,庭兰一生重视教育,举进士前即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经公指授者,下笔皆有法度”[22]11;在候补知县的六年中,施教弟子多蔚为国器,泗州的杨士骧,六和的曹福元等人,皆为其门生。杨士骧后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成为封疆大吏,其为张庭兰所题《书忍旧家》石匾被镶嵌于张氏老宅门上,至今仍存;十五世锦函公,年纪轻轻便由廪贡就职高唐儒学训导,其竭尽全力教化地方受到地方官府的褒奖,道光十四年(1834年)高唐州正堂徐公赐其“化雨时融”匾额一悬,稍后泰安县令姜公奖其“急公好义”匾额一悬。[19]87

家风作为中华文化朴素的沉淀,它体现的是文明的传承和时代的特征。近代以来,教育经历着从传统的私塾授学、私家授徒到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教育的目的亦从读书做官、科举入仕到培养新型文化人的转变。在新旧鼎革的变局下的张氏族人并没固守旧传统,而是力求革新,与时俱进,其后人中多有进入新式学校者,其中十六世张乐延于北平警察学校毕业,十七世太学生候选县丞张珤常毕业于师范大学堂,十七世张九泽毕业于政法学校。

以德立家、以文兴家的良好家风使张氏家族绵延数百年而不倒,在该家风影响下张氏更不乏有功于社会有功于国家者。有清一代因功参加乡饮酒礼者共有32人,还有例授、候选县承,例授、追赠文林郎,钦赐七品、九品职衔等多人,民国以来有功于国家者人更是众多,其中十五世张云青曾任县议事会议员,莱芜县公卖栈栈长;十六世张景崑,黄埔六期毕业,于白崇禧麾下任团长;十六世张乐亭,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晋军第三军二师二十四旅旅长,后任职少将军衔;十七世张珤常曾任区长兼团总;十九世张勋甫,1939年参加革命,历经抗日、解放战争,1979年任深圳市委书记,后又任广东省计委副主任。[23]在以文兴的家风影响下张氏家族成员对内能够教育子孙以求读书仕进,对外能够教书乡里、教化地方,为张氏家族的兴旺发达以及地方社会重教尚学风气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结语

家风是家族成员的文化修养、人格品质、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无形记录,而家谱记录的则是一个家族的根源、传承以及家规祖训,可以说家族家风的记录是家风得以传承的载体。莱芜张氏族谱的流传使得莱芜张氏以德立家、文化兴家的良好家风得以世代传扬,这不仅是张氏家族得以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更是张氏能够数百年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而莱芜张氏家风的传承在保证张氏家族数百年来兴旺发达的同时亦促进了明清以来泰莱地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族人在当地不断迁徙定居的过程中,“将张氏勤俭持家、乐于助人、读书树人的家风带入当地,有利于当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23],从而极大地维护了地方社会秩序。现今对莱芜张氏族谱的研究能够使莱芜张氏以德立家、文化兴家地家风得以更好的传承发扬,进而放大成为地方社会风气,使得莱芜张氏的家风在新时代传递出社会正能量。

注释:

①史东明又作石宗明,明末清初莱芜巨匪。可参见莱芜历代志书集成编纂委员会所编《莱芜历代志书集成》,由中国图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643页。

②因各小组人员有交叉重叠,故各小组人次比董事人数略多。

③2014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栏目主持人李瑞英的报道词。

④此图根据《莱芜张氏族谱》(泰安大陆书社1936年出版)制作。

[1]张继立,等.莱芜张氏族谱:第一卷[M].泰安:大陆书社,1936.

[2]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衡阳渔溪王氏谱序.引自欧阳宗书.中国家谱[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湖南安化)胡氏十修族谱:芗城族谱原序[M].安定堂铅印本1998.引自王鹤鸣.中国家普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唐力行.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兼论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J].历史研究,1995(1):80.

[6]泰安市地方志办公室.泰安五千年大事记[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

[7]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67[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8]山东刘黑七猖撅[N].申报,1927-05-15.

[9]吴维东,等.海阳吴氏族谱序[M]∥海阳吴氏族谱.明崇祯三年钞本.

[10]苏洵.嘉佑集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2]尚书方氏宗谱:北方村派序[M].明嘉靖四十一年刊本.

[13]唐力行.“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动乱与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J].史林,2007(2):83.

[14]仓修良.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国书店,1985.

[16]吴报中,萧慧.吴氏门风[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7]欧阳宗书.中国家谱[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18]成晓军,唐兆梅.曾国藩家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9]张继立,等.莱芜张氏族谱:第十二卷[M].泰安:大陆书社,1936.

[20]温信子.女诫品读全书[M]//女四书品读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

[21]张泰.颜氏家训解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2]张继立,等.莱芜张氏族谱:第四卷[M].泰安:大陆书社,1936.

[23]张英明.明清以来莱芜张氏迁徙及发展情况考[J].德州学院学报,2014(5):103.

〔责任编辑:王 露〕

LongstandingandWellEstablished:LaiwuZhangFamilyGenealogyandExplorationofitsFamilyTradition

ZHANG Yingming

(CollegeofHumanitiesandCommunication,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Zhang family moved from Zaoqiang of Zhili province to Zhangjiaquan of Laiwu district at the second year of Hongwu.It had stood for over five hundred years till the twenty-third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population of Zhang family had grown rapidly and became one of the largest families in Taian and Laiwu.As every generation of the family had fostered men of letters, it became a prosperous famil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untain Tai.In order to distinguish pedigree and pass down family tradition, Zhang family compiled Laiwu Zhang Family Genealogy which was the first and the only time for the family to compile genealogy.It took two years to finish the compilation.Based on the content of genealogy of each offsets, with added details after careful research, the final genealogy was comprehensive in content.The family tradition of Zhang family of Laiwu is to cultivate the family by farming and reading, which was also the spiritual guarantee of its prosperity, and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Zhang family and the local society of Laiwu and Taian.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aian and Laiwu;ZhangFamilyGenealogy; cultivate the family by farming and reading

2014-07-07

张英明(1990-),男,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近现代史研究。

K820.9

:A

:1671-5365(2014)11-0060-07

猜你喜欢

泰莱氏族谱莱芜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党支部赴莱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迷之雾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焦炉脱硫脱硝系统投入运行
泰莱集团对Sweet Green Fields公司进行股权收购
敦煌姓望氏族谱研究综述
>> 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举行清代李氏族谱捐赠仪式
略论泉州重修族谱中华侨华人史料的新变化*
莱芜里辛土地整理耕地质量级别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