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也得“小题大做”

2014-08-07樊周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铅笔盒专心王老师

+樊周明

【情境一】这是一节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座位上专心地阅读、写字,王老师站在讲桌前批改他们的作业。当改到海明的作业时,王老师不禁皱起了眉头:字又宽又大,格子填得满满的。于是,王老师打趣道:“海明啊,你的字该减肥了。”改到江涛的作业时,看到他的作业本被涂改得乱七八糟,难看极了。于是,王老师又随口说道:“江涛,给你的作业本美美容吧!”课后,几个调皮的学生把王老师围住了,“王老师,你说话真好玩,如果你总能这样批评就好了”。

【情境二】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静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唯独“小霸王”洪还在大声说着昨天的电视剧情,还时不时地高喊几句经典台词。我站在门外侧耳倾听着,正见他兴起,我脸上带着怒火冲进了教室,很多学生看到我的脸,都害怕地低下了头。我不禁心头一震,立马变脸道:“洪,你这番‘高谈阔论真有‘大将之风啊!要是你能像看电视一样对待学习,那一定是‘将帅之才呐!”顿时,教室里充满了笑声,而洪却低下了头。

两个情境中教师不经意的批评反而让学生“心悦诚服”了,看来批评并不是触碰不得的“高压线”,而是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粗放的批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时学生的心理成长模式,只有老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将批评“小题大做”,才能让批评走上教育的良性轨道。

一、 批评要“先抑后扬”

从心理学角度看,肯定和表扬是每个人最喜欢的心理需求,对肯定他的人更容易信服。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先贬后褒效果更佳,在情境二中老师对“小霸王”的批评就是用了“否定—肯定”的模式,对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比单纯的批评学生更容易让人接受,更符合学生期望的发展曲线。尤其对于那些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说教的方式效果甚微,而采用“奖励递减”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又可以在“放松”的气氛中解决问题。

二、批评要“避重就轻”

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很多老师总是喜欢由表及里为学生分析其不良行为的成因,甚至深入学生的内在品质,包括自尊、情感、理想等因素,从而伤及其内心,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便会产生过激行为。比如学生作业字写得差,教师便认为其学习态度差、不努力、敷衍了事,进而分析到其思想上不求上进,触及到了学生几项内在品质,把学生定义成了“学习罪犯”。虽然“大道理”式的深入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但同时也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理品质。所以在批评时要避重就轻,就事说事,不要深究批评的素材。

三、批评要“旁敲侧击”

说话圆滑的人总是非常讨人喜欢,教师运用批评时不要直击要害,特别注意不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学生“下不了台,丢了面子”,这会加剧其逆反心理的暴发。因此,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旁敲侧击,不要直面冲突。

四、批评要“因势利导”

很多老师在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时总是用“堵”的方式来阻止其行为的发生;在批评时“不准”“禁止”这样的命令性词语经常出现,学生在“高压政策”下必定充满了怨气。所以与其“强压”,不如用疏导的方式来批评更为有效,要让错误暴露出来,利用班队课等形式让学生互相剖析错误的根源。教师也要抓住生成的教育机会“见缝插针”,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比如一位老师正在教学“专心”这个词语时,有位同学却在尽情地摆弄自己新买的铅笔盒,于是老师轻轻走过去,拿起他的铅笔盒,对大家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听讲,不能因为有了新鲜好玩的玩具而耽误了学习。这种批评,既让学生明白了专心的必要,又对那孩子进行了批评,犯错的学生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欣然接受了老师的批评。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只要老师在教育批评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把批评作为一门“工作艺术”,而不是情绪的“发泄”,就一定能使学生喜欢上老师的批评。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铅笔盒专心王老师
哲理漫画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巧破“铅笔盒失踪案”
小袋鼠的新家
废寝忘食
放弃后的惊喜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专心的小玛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