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感”在排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8-04王相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归因发球

王相玲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自我效能感作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但是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自我效能感理论涵义的研究、学生普通文化课自我调节学习状况的研究、归因与自我效能感培养之间关系的研究等领域,而关于体育排球教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在此以排球发球活动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其对于正确解释“自我效能感对排球发球学习的影响作用”、有效提高学生排球发球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选用教学实验法,将教学实验的前、后测数据进行相关变量的T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并对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统计结果的差异化程度进行对比。

1.时间、地点和对象

2013年9月——2013年11月,从安徽工程大学2012级本科班中随机抽取四个班作为实验样本,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各两个,也是随机抽取。实验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分别为51人和52人,对照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分别为52人和51人,本次实验地点设在安徽工程大学排球训练场。

2.实验因素的控制

实验过程中,均衡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相关实验项目(即两个班的教学内容、课程总课时、教学进度、考核标准、任课教师均相同),并对主试、被试采用双盲控制(即两班学生均不知道正在实验,更不知道实验目的)。另外,对影响实验结果的教学设施、器材、场地等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公正、客观。

3.数据处理

实验前,首先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经历、自我效能感水平等问题进行问询式调研,并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百米、跳远)和两项基本技术(垫球、发球)进行能力测试,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T-检验计算,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另外,从计算结果来看,两组学生实验前排球考试成绩各等级(优、良、及格)所占的百分比基本相同。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计算结果

(1)实验后排球发球成绩比较

教学实验后发现:在排球发球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具体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班的男生发球达标成绩相对较好,但成绩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其主要受到性别生理特点的影响(因为男生力量普遍大于女生,所以对于排球发球过网来说,大部分男生相对容易做到)。另外,实验班的男生发球技评成绩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女生发球达标和垫球技评成绩优于对照班,且差异比较显著(P<0.05),这说明实施教学实验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很大发挥,进而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表1实验后排球发球成绩比较

(2)实验后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各等级所占百分比比较

实验后两组优秀水平学生人数和实验前相比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实验组中良好和一般水平的学生人数发生很大的变化,这说明通过本次实验,对成绩差的学生而言,成绩提高更明显(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所以在排球发球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排球成绩较差的学生多鼓励,增加其自信心,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排球成绩。

表2实验后成绩结果比较(分性别)

2.实验结果分析

(1)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方式

归因倾向对学生体育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排球发球教学中,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结果做出良好、积极的归因,所以自我效能感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归因思维,进而指导学生正确地对学习做出内部的、可控的归因选择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2)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在排球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其体育行为,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努力和坚持的程度也强,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会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乐趣,并能让学生明显地体会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进一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即自我效能感高),在训练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有效控制自己练习行为。

(3)自我效能感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当消极情绪受到过分重视得不到有效表达和排解时就容易引发抑郁(Bandura,2003),在排球发球练习中,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有利于调动其积极的情绪状态,并取得发球的成功,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在排球发球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论

由上分析可见,在排球发球教学中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其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特别是对成绩较差学生的发球成绩效果尤为显著,其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另外,通过试验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理论更有利于提高成绩差学生的成绩。所以在排球发球教学中,应适当重视个体差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多鼓励,以增加其自信心,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排球成绩。

[1]Zimmerman B.J.Asocia1 cognitive view of self -regu1atedacademic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1 Psycho1ogy,1989,81(3):329 ~339.

[2]张力为,任为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周国韬.自我调节学习论[J].外国教育资料,1995,(1):1~4.

[4]邢强.归因和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J].广州大学学报,2007,(5):13 ~17.

[5]张剑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自我控制力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2):240~241.

[6]汤冬玲,董妍,俞国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4):598 ~604.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归因发球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提高排球发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