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虹街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和对策探讨

2014-08-04何玲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彩虹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063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3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流动人口合格率

何玲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彩虹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0630

儿童的健康是人类休养生息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随着人们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儿童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儿童计划免疫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保证儿童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更多的家长认识了这一点,对儿童的预防保健倍加重视,特别是在提倡优生优育之后,家长对预防保健知识的渴求愈加高涨。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成为预防保健机构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对所辖区2008-2013年管理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在所辖社区居住3个月以上,2008-2013年出生的本地户口儿童350名和流动儿童674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童523名,女童501名,年龄3~15个月,平均月龄(8.04±2.43)个月。

1.2 调查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形式。以四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及时和四苗全程覆盖率为观察目标,对比本地户口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差异。分析预防接种不及时和全程覆盖率不合格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被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8-2013年出生的本辖区与流动儿童的情况 本地儿童计划免疫情况稳定,合格率99.14%,基本上能达到国家计划免疫要求。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64.54%,近3年变化大,直接影响计划免疫总合格率。通过每一年与上一年比较,本地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和总合格率方面,2011年、2012年、2013年相比上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因素的调查 2008-2013年出生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不合格人数239名,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239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应答率为100%。以母亲文化水平、儿童性别、母亲职业、疫苗知情程度、家庭月均收入为调查内容。其中,母亲文化水平越低,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不合格率越高,女性儿童不合格率约是男性儿童的2倍。疫苗知情程度、家庭收入与接种不合格率呈负相关。见表2。

表1 2008-2013年本辖区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情况

表2 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不合格因素调查(n=239)

3 讨论

3.1 影响预防接种社会因素 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低的原因,国内外报道主要有:(1)各地免疫接种策略有很大差异是导致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主要根源[1];(2)经济条件和保健意识差,缺乏主动性;(3)计划免疫宣传工作不到位,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不理解;(4)管理力度不够,服务方式有待改进[2];(5)人群流动性大,难以管理。本文结果表明:人口性质与疫苗知情率、疫苗接种及时率、全程覆盖情况呈负相关,并且这些中介关系影响了预防接种综合指标。流动人口中小儿母亲的文化水平都相对低,对疫苗的了解受到限制。有些是由为了逃避计生工作,有些是为生意,还有一些家庭因素,如经济问题、重男轻女思想。人口流动性大,卫生服务覆盖又难以兼顾得到,综合指标上不去,导致恶性循环出现[3]。

3.2 对策 (1)在全国各地区规范预防接种登记。有专家[4]指出,不同地区疫苗接种水平跟公众和医务人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及对疫苗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而与人均健康消费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即与该地区的免疫策略、公众的参与和医生的推荐有关。因此,在全国各地区规范计划免疫登记,凭证入学等工作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2)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监测,依靠网络,准确把握流动人口信息,完善流动人口登记工作,定期把信息提供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开展流动儿童摸底调查,及时进行查漏补种,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5]。开展“地毯式”查漏补种是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有效办法[6]。(3)加大投入:实行免费接种是提高接种率行之有效的途径。(4)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在外来儿童中建立教育、卫生保健一体化政策很有必要。行为改变的成功,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重要性的认知情况虽然提高了,但其行为上却没有提高,造成认知与行为分离。因此,如果有外来儿童教育、卫生保健一体化的政策支持,社会新闻媒介的参与,流动儿童家长的思想发生转变,他们必然更加支持计划免疫,从而提高接种率。(5)提高计免人员素质,改善服务态度,是提高计划免疫率的保障之一。

综上所述,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和现状,认真调查研究,制定适合本辖区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服务新模式,确实把关系民生的医疗卫生改革引向深入,见到实效。

[1]杜艳,张莉萍,金宝芳,等.上海市闵行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相关人员的知信行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1):57-59.

[2]孙华,赵丽娟,王浩杰,等.乌海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4):375.

[3]Bluestin D.Preventive services:immunization and chemopre-vention〔J〕.Geriatrics JT-Geriatrics,2005,60(3):35-39.

[4]郭春晖,安琳,高燕秋.138名北京外来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6):334-337.

[5]胡连鑫,陈燕燕,李杰,等.开发区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3):245-246.

[6]李桂娇,梁建平,等.1998-2001年中山市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制对策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2,28(5):18.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流动人口合格率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