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1)

2014-07-25范彩云马小玲

护理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岗位

范彩云,谭 杰,马小玲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取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特点是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而进行,尤其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并非学科完整性,目的是让学生提前熟悉岗位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环境及工作过程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1]。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程建设与改革,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的相关标准,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倡导加强教材建设,特别是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2]。而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3]。为缩短教学与岗位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根据行业调研结果,基于工作过程,与行业专家共同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开发《护理学基础》的实训教材,现就新开发的《护理岗位核心能力实训》教材的设计与同仁探讨。

1 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是以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对学科课程结构的解构和以“任务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内容重构的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设计步骤包括行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划分任务领域、转化学习领域、优化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

1.1 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21家行业用人单位调研,确定护生将来就业岗位为不同级别的医院、社区及个体诊所的护士,其中90%以上在医院,包括门诊和病房,而社区、个体诊所及其他不足10%。与行业专家共同对医院、社区及个体诊所护士岗位活动进行分析,列出职业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见表1,并依此确定《护理学基础》课程8项岗位职业能力。

表1 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

1.2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通过完成岗位具体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来实现,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是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在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素养,从而具备相应的能力,因此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是开发实训教材的关键,《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岗位职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接待服务病人的能力;评估病人的能力;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实施基础护理操作的能力;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的能力;配合医生实施抢救的能力;实施生活护理的能力。

1.3 重构与序化课程内容 岗位职业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操作技能,应涵盖职业情操、沟通与交往、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为使学生更好地获得此种能力,新开发的实训教材在原有《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礼仪》基础上进行整合,它不是学科课程内容的简单组合,而是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根据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重构课程结构,并合理序化课程内容,同时将职业能力标准融入到工作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获得相应工作过程知识,使岗位职业能力得以培养。见图1。

图1 护理学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情况

1.4 具体设计 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理念,根据护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了护理技能操作-序、病人门诊护理、入院护理及出院护理4个任务领域,其中护理技能操作-序包括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评估、沟通及护理礼仪要求,总学时2学时;病人门诊护理包括门诊病人服务接待及健康教育,总学时2学时;入院护理包括病人入院后服务接待及处置、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技能操作3部分,尤其突出基础护理26项核心技能操作,每项操作均有相应的操作流程、关键环节、考核标准及沟通、礼仪提示等,共76学时;出院护理包括病人出院前后服务处置及健康教育,共4学时。总之,围绕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一条主线进行设计,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涵盖基础护理所有工作任务,任务领域设计及实施见表2、表3。

表2 护理岗位核心能力实训教材各任务领域、任务列表及学时分配

表3 病人出院护理任务领域的实施

2 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建设特色

2.1 重构课程结构 根据岗位对护理人才的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理念,以“任务为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职业能力为明线、理论知识为暗线的任务课程结构。因基于工作过程,因此,使学习过程更富有职场氛围,“学中做,做中学”,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与职业过程、课堂与实习实训基地”的有机融合。

2.2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与资深的行业专家共同开发,根据岗位工作知识和技能选择并序化教学内容,融入临床新业务及新技术,同时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紧密对接,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就业奠定基础。

2.3 融入职业能力标准 与专家共同探讨,将职业能力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树立导航标,有效地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2.4 创新评价方式 改革评价方式,建立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过程考核为基础的用人单位满意的多元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模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及行业评价等,重视过程考核,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护理人才。

3 小结

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的课程建设,开发护理专业实训教材,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尤其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突显职业教育特色,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同时拥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及素养等,从而实现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6-42.

[2]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2006-11-16.

[3]闫宏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结构》课程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64-68.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岗位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