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丰富度分析

2014-07-25李春良徐正会张新民司徒英贤莫福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鳞翅目科学出版社自然保护区

李春良 徐正会 宋 扬 张新民 司徒英贤 莫福燕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

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丰富度分析

李春良 徐正会 宋 扬 张新民 司徒英贤 莫福燕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

为揭示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考察、分析该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合计记录12目,110科,604属,934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新增记录1目,9科,127属,287种,显著丰富了蚁科、叶蝉科、蛱蝶科、白蚁科的物种。丰富度分析表明,在科级和属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在种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以往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的研究比较全面,对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及其他小目的调查明显不足。与高黎贡山、文山、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考察结果相比较,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最高。

昆虫纲;分类学;丰富度;生物多样性;南滚河保护区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内,地处北纬23°09′~23°40′,东经98°57′~99°26′,总面积 50 887 hm2。最低海拔450 m,最高海拔 2 302 m。主要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年平均气温12.4 ℃,年平均降雨量 2 834 mm,生物多样性丰富,保存了许多珍稀物种,是我国热区主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孟加拉虎、亚洲象等大型珍稀野生动物[1]。

前人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已有一些研究,其中对该地区昆虫的研究报道主要见于《云南森林昆虫》[2],记录沧源、耿马两县境内昆虫451种;《中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记录昆虫253种;徐正会等[3-4]报道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2新种;李春良等[5]对南滚河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保护区扩建后,覆盖沧源、耿马2县11个乡镇,约为原面积的7倍,对保护区扩增部分的昆虫缺乏系统考察,及时开展相关调查很有必要。为此,在前人调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扩增部分昆虫的多样性。

1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2年4月10—30日,调查海拔范围450~2 250 m。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耿马片区和沧源片区进行系统考察:白天在不同海拔高度上选定调查样地,通过网捕法、震落法和搜索调查法采集空中、植物上、地表、朽木内、石下、土壤内等各类场所的昆虫,毒杀后保存在三角纸或95%乙醇中;晚上采用灯诱法采集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幕布用2 m×2 m的白布,采用1 kW碘钨灯和黑光灯结合诱集趋光性昆虫,毒杀后保存于三角纸或95%乙醇中。将标本带回实验室制作成干制标本,易脱水变形的软体昆虫标本保存于乙醇中。依据有关文献[2,6-28],运用形态分类学方法对标本逐一鉴定。采用文献研究法确定、汇总分散于《中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森林昆虫》等文献中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依据鉴定种类和前人记载种类,统计分析各级阶元的丰富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昆虫纲各目的阶元丰富度比较

汇总本次考察结果和前人研究资料,合计记载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12目,110科,604属,934种,结果见表1。

表1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纲各目阶元数量比较

从表1可看出,在科级水平上,多于29个科的只有鳞翅目(Lepidoptera),含20~29个科的只有鞘翅目(Coleoptera),含10~19个科的有半翅目(Hem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和同翅目(Homoptera),其余7个目均少于10个科。

在属级水平上,多于149个属的只有鳞翅目,含100~149个属的只有鞘翅目,含50~99个属的有半翅目、膜翅目和同翅目,其余7个目均少于50个属。

在种级水平上,多于199个种的只有鳞翅目,含150~199个种的有鞘翅目和膜翅目,含100~149个种的有半翅目,含50~99个种的有同翅目,其余7个目均少于50个种。

可见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各类昆虫中,在科、属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在种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

2.2 鳞翅目各科的属、种丰富度分析

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合计记录鳞翅目昆虫33科,192属,292种(表2)。在属级水平上,多于29个属的只有蛱蝶科(Nymphalidae),含20~29个属的有夜蛾科(Noctuidae),含10~19个属的有5个科,含5~9个属的有5个科,少于5属的有21个科,其中仅含1个属的有12个科。

在种级水平上,多于49个种的只有蛱蝶科,含30~49种的只有夜蛾科,含20~29种的有粉蝶科(Pieridae)、眼蝶科(Satyridae)和凤蝶科(Papilionidae),含10~19种的有7个科,少于10个种的有21个科,其中仅含1个种的有10个科。

表2 鳞翅目各科属、种数比较

2.3 鞘翅目各科的属、种丰富度分析

在云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合计记录鞘翅目昆虫21科,140属,191种(表3)。在属级水平上,多于29个属的有天牛科(Cerambycidae),含10~29个属的科有叶甲科(Chrysomel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和象甲科(Curculionidae),含5~9个属的有4个科,少于5个属的有13个科,其中仅含1个属的有7个科。

在种级水平上,多于49个种的有天牛科,含20~49个种的科有叶甲科和瓢虫科,含10~19个种的有象甲科、肖叶甲科(Eumolpidae)和丽金龟科(Rutelidae),少于10个种的有15个科,其中仅含1个种的有5个科。

表3 鞘翅目昆虫属、种数比较

2.4 半翅目各科的属、种丰富度分析

在云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合计记录半翅目昆虫17科,92属,122种(表4)。在属级水平上,多于19个属的有蝽科(Pentatomidae)和缘蝽科(Coreidae),含5~9个属的有红蝽科(Pyrrhocoridae)、猎蝽科(Reduviidae)和长蝽科(Lygaeidae),少于5个属的有12个科,其中仅有1个属的有8个科。

在种级水平上,多于39个种的有缘蝽科,含20~39个种的有蝽科,含10~19个种的科有红蝽科,少于10个种的有14个科,其中仅含1个种的多达8个科。

2.5 膜翅目各科的属、种丰富度分析

在云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合计记录膜翅目昆虫12科,77属,195种(表5)。在属级水平上,多于49个属的有蚁科(Formicidae),含5个及以下属的有11个科,其中仅含1个属的有6个科。

在种级水平上,多于149个种的科有蚁科,少于10种的有11个科,其中仅含1个种的有3个科。

表4 半翅目各科属、种数比较

表5 膜翅目各科属、种数比较

2.6 同翅目各科的属、种丰富度分析

在云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合计记录同翅目昆虫12科,53属,73种(表6)。在属级水平上,多于29个属的有叶蝉科(Cicadellidae),含5个及以下属的有11个科,其中仅含1个属的有9个科。

在种级水平上,多于49个种的有叶蝉科,少于10个种的有11个科,其中仅含1个种的有8个科。

表6 同翅目各科属、种数比较

2.7 其余各目昆虫科、属、种丰富度分析

直翅目已知:蝗科(Acrididae)13属13种,蟋蟀科(Gryllidae )3属3种,螽斯科(Tettigoniidae) 2属2种,树蟋科(Oecanthidae) 1属1种。属、种丰富度顺序为:蝗科>蟋蟀科>螽斯科>树蟋科。

蜻蜓目已知:蜻科(Libellulidae) 6属6种,蟌科(Coenagriidae) 2属2种,色蟌科(Agriidae)1属1种。属、种丰富度顺序为:蜻科>蟌科>色蟌科。

双翅目已知:食蚜蝇科(Syrphidae) 3属4种,寄蝇科(Tachinidae)2属3种,虻科(Tabanidae) 2属2种。属、种丰富度顺序为:食蚜蝇科>寄蝇科>虻科。

脉翅目已知:蚁蛉科(Myrmeleontidae) 2属2种,蝶角蛉科(Ascalaphidae) 2属2种。2个科属、种丰富度均等。

等翅目已知:白蚁科(Termitidae )6属14种。

螳螂目已知:螳螂科(Mantidae) 4属5种。

广翅目已知:齿蛉科(Corydalidae) 1属1种。

3 讨论与结论

《中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载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11目,64科,193属,253种[1];《云南森林昆虫》记载该保护区昆虫9目,72科,337属,451种[2];本次考察新增该保护区昆虫1目,9科,127属,287种,其中新增记录的目为等翅目(Isoptera),新增记录的科为:白蚁科 (Termitidae)、束蝽科 (Colobathristidae)、同蝽科 (Acanthosomatidae)、负子蝽科 (Belostomatidae)、广蜡蝉科 (Ricaniidae)、娜蜡蝉科 (Nogodinidae)、瓢蜡蝉科 (Issidae)、尖胸沫蝉科 (Aphrophoridae)、飞虱科 (Delphacidae)。合计记录该保护区昆虫12目,110科,604属,934种,其物种数占云南省已知昆虫总数 10 959 种[1]的8.52%,占全国已知昆虫总数 76 200 种[28]的1.23%。

从已有报道来看,以往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的考察比较全面,对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的调查明显不足,对其他小目的研究比较欠缺,许多目至今尚无记录。通过此次考察,显著丰富了膜翅目蚁科、同翅目叶蝉科、鳞翅目蛱蝶科、等翅目白蚁科等类群的记录,但是不少类群还有待继续研究完善。

比较南滚河、高黎贡山[30]、文山[31]、无量山[32]4个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考察结果:南滚河保护区记录12目,110科,606属,934种;高黎贡山保护区记录12目,89科,568属,806种;文山保护区记录11目,76科,185属,220种;无量山保护区记录9目,107科,466属,646种。对比看出,目级丰富度顺序为南滚河=高黎贡山>文山>无量山,科级丰富度顺序为南滚河>无量山>高黎贡山>文山,属级、种级丰富度顺序均为南滚河>高黎贡山>无量山>文山,可见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丰富度最高。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新增记录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1目,9科,127属,287种,合计记录12目,110科,604属,934种。丰富度分析表明,科级、属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在种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

以往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的考察比较全面,对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的调查明显不足,此次考察显著丰富了膜翅目蚁科、同翅目叶蝉科、鳞翅目蛱蝶科、等翅目白蚁科等类群的记录。

比较高黎贡山、文山、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考察结果,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丰富度在云南省诸多保护区中名列前茅。

[1] 黄复生. 云南森林昆虫[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87.

[2] 杨宇明, 杜凡. 中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

[3] Xu Z H. Furcotanilla, a new genus of the ant subfamily Leptanillinae from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ofProtanillaandP.rafflesiTaylor (Hymenoptera: Formicidae) [J]. Sociobiology, 2012, 59(2): 477-491.

[4] Xu Z H, Chu J J. Four new species of the amblyoponine ant genusAmblyopone(Hymenoptera: Formic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with a key to the known Asian species [J]. Sociobiology, 2012, 59(4): 1175-1196.

[5] 李春良,徐正会,宋扬,等.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34(1):82-86.

[6] 陈一心.中国动物志:第十六卷,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7] 黄复生,朱世模,平正明,等.中国动物志:第十七卷,昆虫纲,等翅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 方承莱. 中国动物志:第十九卷, 昆虫纲, 鳞翅目, 灯蛾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9] 蒋书楠, 陈力. 中国动物志:第二十一卷, 昆虫纲, 鞘翅目, 天牛科, 花天牛亚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10] 刘友樵, 李广武. 中国动物志:第二十七卷, 昆虫纲, 鳞翅目, 卷蛾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11] 赵仲苓. 中国动物志:第三十卷, 昆虫纲, 鳞翅目, 毒蛾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2] 武春生, 方承莱. 中国动物志:第三十一卷, 昆虫纲, 鳞翅目, 舟蛾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3] 刘崇乐. 中国经济昆虫志:鞘翅目, 瓢虫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3.

[14] 庞雄飞, 毛金龙. 中国经济昆虫志:鞘翅目, 瓢虫科(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15] 虞佩玉. 中国经济昆虫志:鞘翅目, 叶甲总科(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16] 蒲富基. 中国经济昆虫志:鞘翅目, 天牛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

[17] 王平远. 中国经济昆虫志:鳞翅目, 螟蛾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

[18] 吴坚, 王常禄. 中国蚂蚁[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19] 徐正会.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蚁科昆虫区系分析[J]. 动物学研究, 1999, 20(5):15-70.

[20] 李传隆. 云南蝴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21] 毛本勇, 任国栋, 欧晓红. 云南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征[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

[22] 周采瑜. 中国蝽类鉴定手册:半翅目异翅亚目,第一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7.

[23] 周采瑜, 任树芝, 郑乐怡, 等. 中国蝽类鉴定手册:半翅目异翅亚目,第二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

[24] 郑哲民. 蝗虫分类学[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25] 何时新. 中国常见蜻蜓图说[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26] 黄复生, 李桂祥, 朱世模, 等. 中国白蚁分类及生物学[M]. 杨凌:天则出版社, 1989.

[27] 周尧. 中国蝶类志:上、下[M]. 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0.

[28] 朱弘复, 王林瑶. 中国动物志:第十一卷, 昆虫纲, 鳞翅目, 天蛾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29] Hua L Z. List of Chinese Insects:Vol.IV[M]. Guangzhou:Sun Tat-Sen University Press, 2006.

[30] 李硅, 薛纪如, 伍聚奎, 等.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31] 杨宇明, 田昆, 和世均. 中国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2] 陈继海, 李军,Busstra B,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赵粉侠)

Analysis of the Insect Richness in Nangun River Nature Reserve of Yunnan Province

LI Chun-liang,XU Zheng-hui,SONG Yang,ZHANG Xin-min,SITU Ying-xian,MO Fu-yan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Disaster Warning and Control in Yunnan Province, College of Forestry,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China)

In order to reveal insect diversity of Nangun River Nature Reserve, insect richness of the nature reserve was surveyed and analyzed through sample-plot survey and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methods. Totally, 934 species belonging to 604 genera, 110 families, and 12 orders of Insecta were recognized. Besides, 1order, 9 families, 127 genera, and 287 species are newly supplemented on the basis of former researchers. The species of Formicidae, Cicadellidae, Nymphalidae, and Termitidae we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The results of families and genera richness analysis showed that Lepidoptera>Coleoptera>Hemiptera>Hymenoptera. In species, Lepidoptera >Hymenoptera>Coleoptera>Hemiptera. There were relatively sufficient researches on Lepidoptera, Coleoptera, and Hemiptera of the nature reserve in the past. In contrast, the investigations of Diptera, Hymenoptera, Homoptera, Orthoptera, Isoptera and other small orders were obviously insufficient. Comparing with insect expedition results of Gaoligo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Wenshan Nature Reserve, and Wulia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the insect richness of Nangun River Nature Reserve is on the top of numerous nature reserves in Yunnan Province.

Insecta;taxonomy;richness;biodiversity; Nangun River Nature Reserve

2014-03-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521)资助;云南省林业厅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徐正会(196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森林昆虫学。Email:xuzhenghui1962@163.com。

10.3969/j.issn.2095-1914.2014.05.015

S763.30

:A

:2095-1914(2014)05-0079-06

第1作者:李春良(1987—),男,硕士生。研究方向:森林昆虫学。Email:goodness1114@126.com。

猜你喜欢

鳞翅目科学出版社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宝清东升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资源及蝶类多样性分析
括苍山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数据库的构建
鳞翅目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
鳞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Case Study on Importa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ng Discourses Written in Non—mother—tongue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