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物流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2014-07-24刘翠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人才需求中职院校

刘翠

摘 要:一些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办学理念出现偏差,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不当,再加上师资力量薄弱,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积极探索,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学校办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95-02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物流专业发展还不成熟,办学理念较为落后,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不足,致使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了人才浪费。为改变这种现状,中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更新办学理念,把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大批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

一、市场对中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

根剧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储存、配送、运输、货运代理等领域内的物流人才会出现短缺现象,熟悉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以及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极其紧缺,各领域内基层物流操作人才需求量最大。因而,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培养大量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责任心强,具备一定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与素养高的优秀人才。

二、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物流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有的专业性太强,理论课程过多,内容不贴近实际,枯燥无味;有的课程零散,教学内容体系不完整;有的课程设置甚至只以教师为中心,考虑的是教师能否胜任课堂教学,而不是学生是否需要。课程的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质量也就不言而喻。

(二)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多数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以传统的满堂灌为主,方式呆板,形式老套,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学习效率低下,专业技能更是得不到好的培养,不能满足企业招聘的要求,就业困难。

(三)中职院校物流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物流行业是近些年新兴的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相关专业的教师较为短缺。许多教师是从其它行业转行过来的,或是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他们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此外,就是中职院校现有的物流专业教师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他们理论知识或许不容质疑,但是缺乏在相关企业的实战经验,教学过程不能联系实际进行深入讲解,教学成果有限。

三、对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以就业为导向,合适设置课程

中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满足物流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出发,设置适合学生学习能力与岗位需求的课程。当然,除了专业基础课程外,学校还应该开设一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构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和学科内容,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二)研发新教材

目前,中职院校物流专业使用的教材参差不齐,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校方应及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业界权威人士来指导学校的教学改革,校方和企业联合开发新教材。新教材要力避以前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立体的理解和掌握。

(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只是纸上谈兵,需要进行合理的实践练习,然后才能把知识内化,形成一定的专业技能。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并不具备这样的办学条件,学生在校只能学到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鉴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学校应预拨适量资金,用于硬件投入,为学生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双方取得共赢。

(四)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物流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物流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机会也微乎其微。因此,中职院校应致力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广大教师提供培训、进修、实践的机会,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学改革和培养优秀学生打好基础。

(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物流专业与其它专业不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1)案例分析法。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贴近实际、通俗易懂的案例,把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理解知识;(2)角色扮演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学以致用;(3)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将难度适当的一个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只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与帮助,让他们去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方面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只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优质的人才,一定会迎来发展的春天,为学生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中华.论中职物流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J].中国市场,2009(13).

[2]吴春一.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J].物流技术,2010(12).

[3]叶丽青.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2013(9).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人才需求中职院校
数读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